2007年以来,全球金融机构已披露的次贷相关资产冲减和信用损失已达2080亿美元,包括坏账准备。但,危机还远没结束。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是一场发生在美国,因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7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2007年以来,全球金融机构已披露的次贷相关资产冲减和信用损失已达2080亿美元,包括坏账准备。但,危机还远没结束。
瑞银
欧洲最大的银行瑞银受到次贷资产减计140亿美元的影响,2007年四季度该行亏损125亿瑞士法郎(约合114亿美元),创历史最高亏损纪录。而2008年第一季度受到高达190亿美元的进一步资产冲减拖累,出现120亿瑞郎(约合121亿美元)的亏损,为连续第二个季度亏损。至此,在过去的9个月内,瑞银已经冲销了400亿美元的次贷损失,成为迄今为止这场危机中银行业最大的损失者。而瑞银CEO沃夫利已于2007年引咎辞职,董事长马塞尔·奥斯佩尔也将不会寻求连任。
美林证券
美国最大券商美林证券2007年第四季度净亏损98亿美元,因抵押贷款业务而减值160亿美元。受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问题的困扰,美林证券市值也从2007年1月底的847亿美元这一最高峰下降了420亿美元左右。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斯坦利·奥尼尔辞职。
花旗银行
美国第一大银行花旗集团2007年第四季度亏损98.3亿美元,受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问题的困扰,该公司第四季度发生高达181亿美元左右的税前减记额及信贷成本,市值更是缩水高达52%。为节约成本,花旗集团计划在2008年裁员1万7千人到2万4千人左右,并将总额达120亿美元的杠杆贷款和债券资产9折出售。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查尔斯·普林斯辞被迫辞职。
摩根斯坦利
美国第二大投行和券商第四财季出现了有史以来的首次季度亏损,第四财季持续运营亏损高达35.9亿美元。随后,摩根斯坦利宣布再减记57亿美元抵押贷款资产,使其第四财季亏损接近100亿美元。因次贷出现的亏损,CEO约翰·马克因此丢掉了年终奖。
摩根大通
在美国主要银行中,摩根大通被公认是受到次贷危机冲击较小的一个。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4%,次贷损失仅13亿美元。受次贷危机影响,07财年摩根大通的市值已经缩水了14%。
贝尔斯登
作为受“次债风波”影响最深的公司之一,贝尔斯登2007年第四财季亏损达到8.54亿美元,贝尔斯登公司历史上的首次季度亏损。贝尔斯登07年第四季度与次贷相关的资产冲减额增至19亿美元。但悲剧并没有就此终止。次贷危机的影响日渐严重,贝尔斯登最终被摩根大通以美股10美元收购,难逃被吞厄运。贝尔斯登公司董事长兼CEO凯恩也已辞职。
德意志银行
2007年,德意志银行计提23亿欧元与杠杆收购放款和资产支持证券相关的资产减损。2008年第一季度可能必须计提25亿欧元(39亿美元)的资产减损。受美国次贷危机和经济增长趋缓拖累,该行很难达到今年全年的盈利目标。今年以来,德意志银行的股价已累计下跌19%左右,市值缩水至382亿欧元。
瑞信集团
瑞信集团2007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为13.3亿瑞郎,同比减少了72%;次贷相关资产减记20.7亿瑞士法郎。2007年全年,瑞信净利润为85亿瑞士法郎,比2006年下降了25%。而2008年一季度资产减计有可能多达50亿美元,可能出现5年来的首次季度亏损。瑞信集团截至目前已经公布了58亿瑞郎的资产损失。
英国诺森罗克银行
截至2007年12月31日,该行亏损2.435亿英镑。该行预测,受信贷相关资产减记以及坏账影响,2008年仍将亏损。诺森罗克银行因得到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紧急援助而欠下240亿英镑的债款,早前更是因爆发挤兑危机而被英国政府暂时收归国有。
·褪色的风景 08/04/21
·都市时报:大变局下的中国地产新契机 08/04/21
·两岸与地产:地产商的台湾机遇 08/04/21
·央行副行长:坚决取缔转按揭 08/04/20
·房子能否担起“养老”重任? 08/04/18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