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资地产商继去年斥资千亿到中国楼市后,今年趁大陆地产商手紧,大力加快布局大陆的速度。
信贷收紧、严打囤地,接连宏调之下,此前疯狂圈地的大陆地产商面临资金紧缺,而港资地产商继去年斥资千亿到中国楼市后,今年趁大陆地产商手紧,大力加快布局大陆的速度。中国楼市正处低迷期,在外资看好中国楼市,持续加码的情况下,房价不大可能有大跌的机会。
事实上,过去半年香港不少发展商都积极到大陆扩张,长实、和黄、新地、英皇等相继于大陆土地拍卖场上与大陆发展商一较高下,争夺地皮。粗略统计,过去一年香港发展商斥资逾千亿元进军大陆房地产市场。另外,按商务部粗步估算的数据是,去年一年就有高达800亿美元的热钱流入中国楼市,并且今年以来,仍有瑞银、荷兰ING集团等外资在不断加码中国楼市。在外资追捧下,大陆房价大跌的机会很小。
沪贱卖两块地 内资无力竞争
据报道,备受资金紧缺煎熬,部分中小发展商开始低价转让早前便宜圈下的土地,而对于新项目内资也不敢贸然出手。前不久,上海两块土地的“贱卖”相当引人注目。一是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各持一半股份的上海和联房产开发有限公司,以11.6亿元的价格拿下了嘉定区一块21.16万平方米的综合用地,折合楼板价2891元/平方米,而这一区周边洋房的价格大约在1.3万元/平方米以上。这也是李嘉诚首次走出上海市区拿地。二是美国房地产开发商铁狮门,以67.5亿元的底价将杨浦区新江湾城F地块吞入“狮口”,价格大大低于早前外界100亿元以上的预测。
而这两块土地的竞争度之低,也为近年来少见。外资、港资房企不费吹灰之力中标,大陆房企则几乎全体“哑火”。戴德梁行董事、华北区投资部主管叶建成表示,信贷收紧造成的资金链不顺畅,使得大陆房企在拿土地时的竞争力下降。从美国铁狮门底价拿地一役,已经可以看出许多大陆房地产公司资金面上的问题,与资金充裕的外资房企无法形成等量竞争。
携手内企 九龙仓杭州捷报频传
香港九龙仓去年8月31日连手杭州本地的金都地产投得4幅地块,正式开启了香港、杭州两大实力开发商强强连手,打造转塘高端房产的序幕。九龙仓常务董事吴梓源曾在该场拍卖会后表示,与金都合作拿地,是九龙仓在杭州土地拍卖场上的一次少有的成功。
之后的10月17日,九龙仓龙旗下的海港企业宣布与绿城大陆达成协议,共同发展杭州钱江新城的优质地块,绿城及海港分别持60%及40%股权。据悉,九龙仓很早便已青睐该块土地。绿城地产发展部有关人士表示,我们在5月以34.9亿元人民币拿下这块地,位于杭州市上城区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那时九龙仓就很关注它,并有意向跟我们合作。
叶建成认为,大陆信贷紧缩,对于包括香港在内的外资房企意味着更多机会。以往资金充裕时,一家大陆房企可以同时运作三四个项目,如今,一些原本用作长线投资的项目或土地就不得不转让出来割肉求生,从而给到外资房企接手的机会。一些活跃的外资房企甚至可能通过兼并规模较小的大陆房企,扩大并整合自己在大陆的资源,带动大陆房地产业的新一轮“洗牌”。
杭州楼市进入国际化竞争轨道
杭州楼市告别了本地开发商一统天下的局面,进入国际化竞争轨道。外来地产的力量已在杭州凸现:市中心有嘉里建设;钱江新城有华润新鸿基;九堡有万科;转塘有九龙仓;金地进入了三墩;中海在滨江、三墩和转塘遍撒棋子;复地在乔司的52万平方米大盘刚刚亮相,远洋地产又在拱墅区拿下了航母地块。
中海地产、远洋地产、九龙仓等境外地产开发商,已成为最近杭州土地市场上最为活跃的积极分子。他们在多个区域攻城略地,渗透势力,给杭州楼市注入了一股全新的空气。华润新鸿基杭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进表示,港企多看好浙江地产,认为宏调是让行业更好发展,而非打压行业。
2008年杭州住宅市场或许有约300万个新盘供应,但销售预计并不乐观。面对竞争,杭州老牌地产商坤和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位内部管理层人士指出:“对于中小型地产公司来说,要么合纵连横、走联合开发道路,要么转战三、四线城市,作梯度转移;要么干脆退出江湖。”
·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指向5大全局性发展症结 08/03/24
·美国的房贷 08/03/24
·猪肉乱相 08/03/24
·万科年报解读:由激进到保守 08/03/24
·恒大地产IPO夭折的台前幕后 08/03/24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