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东莞2007年度民营企业纳税大户与2003年对比,则会发现曾引领东莞纳税龙头的制造业,正在逐步退出纳税前10强。在2003年,东莞共有4家制造生产企业进入纳税前10强,其中房地产开发上榜企业仅占2家,其余4家分别为贸易公司、民营酒店和两家房地产咨询公司。而到了2007年,在东莞市的民营企业纳税大户前10名中,仅剩一家制造业企业,其余9家全部来自房地产开发企业,东莞市光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甚至名列榜首。
“逃离”制造
与房地产良好的赢利能力相比,制造业的成本挑战却越来越大。
据2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1%,在工业品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5%。其中,采掘工业上涨20.5%,原料工业上涨8.5%,加工工业上涨3.8%。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是反映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根据价格传导规律,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一贯是被看做CPI的先行指数,这一指数的上升将直接影响到下游产业和产品的成本和价格的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同期公布数据显示:2008年1月份,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4.3%,原煤出厂价格上涨14.9%。
另外,随着2007年年底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和东莞市第四次提高最底工资标准,许多精打细算的企业老板发现,中国劳动力的价格已经是越南的一倍。
有企业为记者算了一笔账:除了员工工资,现在要交的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平均每人每月接近200元,一年2400元,如果是一家万人工厂,一年就要增加数千万元的成本费用。
“人民币汇率、原材料价格、银行贷款利率都在逐年提高,在这些综合因素的作用下,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涨,这时候,对比2007年狂涨的房价,自然会吸引企业投资房地产。”一位珠三角民企老总陈蜀(化名)告诉记者,在中、西部一些急于招商引资的地方,14万亩的工业用地费用,其土地出让金可以减至1.4万亩。以1.4万亩将土地拿下后,企业再按照接近14万亩的价格抵押给银行,最后实质用于房地产开发的钱全部来自银行,企业的投入基本为零。
“这不仅仅是中小型低端制造业的问题,现在很多知名的大型制造企业都在这么干,已经起到标杆作用了。”陈蜀举例说。在美的和TCL,房地产已经成为企业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而海尔集团则聘请地产界名人卢铿出任海尔地产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就连原先主营空调业务的宁波奥克斯,目前也已成为当地最具规模的房地产企业之一。
根据2007年的前三季度财报,TCL、海信、长虹、康佳、海尔、两面针、吉林敖东等企业在股市或房地产上的投资收益不菲,个别企业的“副业”投资收益甚至远超主营业务的利润收益。
巧合的是,东莞房地产投资公司的增长曲线恰好与2007年股市的涨跌曲线反了过来。但这一现象,在郎咸平看来却不一定是巧合。
根据东莞市工商局的企业注册信息,如果从2007年6月开始统计,6月、7月、8月是东莞房产投资公司注册的高峰期,分别开张14家、14家、25家;9月、10月、11月为低潮期,新注册公司数分别为18家、9家、7家。然而在2007年12月~2008年1月25日期间,国内股市低迷,东莞房产公司的注册数量却再度增长,分别达到15家和16家。
“股市热、房地产热、民营企业冷,这时候怎么办?结果就是大批制造业资本向股市、楼市转移。一旦股市受到打压,资本就马上向楼市移动。”郎咸平说。
郎咸平认为,如果我们的宏观调控只是关注所谓的流动性过剩,忽略了制造业资本的流动,没有为制造业培育良好的成长环境,结果就会使得制造业资本在股市和房地产乱窜,造成宏观调控失效。
·周小川:利率政策要综合权衡决定 08/03/09
·QFII审批再开闸 外国主权基金拔头筹 08/03/09
·三盛宏业借壳 S*ST华龙曙光乍现 08/03/09
·恒大获浦发授信50亿 08/03/09
·赵鹏代表:金融应急处理机制亟待完善 08/03/0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