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房价大涨之风席卷全国,北京、上海、广州固然是风暴的中心,杭州、长春、肇庆、清远等二、三线城市亦概莫能外。创了纪录的涨幅其真正的原因何在?2006年开始,已经有人在探讨这一问题,但是,很多分析委实难以令人信服,而且是一边分析房价一边还在涨。
根源一:供应增长赶不上需求增长分析全国房价暴涨的原因此一命题太大,不妨先看看清远房价为何暴涨。在全省,清远城市人口近40万(未包括10万外来人口)排第十四,市区面积39.5平方公里排第十六,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排第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突破400亿元大关,并首次进入中国地级以上市综合实力百强行列。工业化中期的战略任务完成在望,公务员和职工收入达到或接近全省中等水平。每年进入这里的新增就业人数、流动人口数量越来越多,这里也是人们特别是珠三角人士投资、创业的主选城市之一。考虑到这些,可以将清远市作为一个代表来分析2007年房价大涨的原因,至少作为中国中等城市的代表应该问题不大。
先来看看2007年我市房地产发展的有关数据。2007年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64.21亿元,其中市区4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75%和69.36%;商品房施工面积577.43万平方米,其中市区324.27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36.64%和16.93%;商品房销售面积203.69万平方米,其中市区106.4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52.53%和76.98%,建成大型高档住宅小区10多个。
根源二:外来投资客瞄准清远据悉,2007年清远市商品住房新开工面积为208.72万平方米,2006年为196.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48%;2007年竣工面积192.15万平方米,2006年竣工面积15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57%。虽然商品房的新开工面积有所增加,还是远远赶不上城市住房的需求增长。对于清远市商品住房的总需求,虽然没有官方的统计数据,但是,几乎没有人可以有充分理由断言,2005年至2007年我市的住房总需求是逐年大幅下降的。相反,考虑到人口增加、收入增加、投资需求增加,特别是我市大力发展品牌房产以彻底改善城市居住环境达至“人文宜居”的策略,不但成功地引来了房产商也引来了大量的珠三角的投资、自住需求。加上随着房价上涨出现的“买涨不买跌”等等因素,断言这两年清远住房总需求逐年上升倒是问题不大。
房贷新政等一系列调控措施由颁布实施到开始在某些一线城市发挥威力,这两年清远住房供销畅旺的程度令人惊讶。据了解,在2005年至2007年间开盘销售的我市几大名盘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外地购买力的追捧,如:一期入伙率高达近九成的凤城世家,外地购房者(珠三角人士为主)占三成;云山诗意开盘至今,外地购房者一直稳定在二成;比较特别的是加州花园,小高层仍处于基础建设阶段,一期别墅群却已销售一空,五至六成的业主为外地购房者。今年年初,清远市市长陈家记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清远毗邻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目标是建设岭南宜居名城。目前清远的房地产价格大概在3000~4000元/平方米之间,其中60%~70%以上的房源都是广州等珠江三角洲地区市民和港澳台同胞购买。
根源三:二、三线城市房价还有上涨的理由这里还有一个疑问,2007年,总需求稳步上升的同时总供应也在逐年大幅增加,房价怎么还会上涨?大多数清远人开始关注房价问题恐怕还是在2006年上半年。最初大家发现,对房价上涨的原因分析真是五花八门,比如有的认为开发商太贪心,捂盘囤地,所以房价高是“捂”高的;有的认为住房贷款利率太低,大家都很容易贷款买房,所以房价高是银行“抬”高的;有的认为是中国人的投资渠道太少,太多的人投资于房产导致供不应求,所以房价高是投资的人“推”高的;等等(这些原因现在还被一些人用来解释2007年中国房价何以暴涨)。然而,经过调查、访谈、查阅统计资料,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结论是:造成中国房价高的最根本原因是供应增长赶不上需求增长,其他的种种“原因”其实不是原因,最多仅仅是源于供求矛盾这一根本原因的一个结果或现象。2007年前三季度珠三角地区房价上涨过快,市场风险积聚;第四季度销售量下滑,房价高位盘整,有所回落,市场观望气氛渐浓。但对一些二线城市来说,“拐点”只能是房子价格回归理性,而非降低!因为二线城市的房子价格还没有涨到那个份上!所以这次拐点对二线城市的购房者来说有忽悠的嫌疑。
清远市把2008年确定为建设年,同时明确指出,实际工作中会碰到三个制约,其中之一是土地制约,中心区域的城区、佛冈、清新尤为突出。开发商为什么会捂盘(有房不卖)?理论上,正是供不应求造成的紧缺使开发商看到了房价会进一步上涨的趋势,所以迟卖可以多获利,于是“捂盘”。实际上,清远是否存在开发商囤地现象呢?可以供大家参考的是,在我市的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原则确定了清远市中心城区“珠江三角洲后花园、滨江山水园林城市”的城市性质定位。为良性扩展城市,有效利用紧缺的商住用地,城区政府一直致力于“东拓”战略。从今年开始,中心城市建设切切实实地把重点转移到东城新区上来。十几年的工业控制,再加上日趋完善的市政建设,清远“地王”由此诞生,去年底,位于东城清城区政府前的一块土地以3亿多元每亩7000多万元的价格被地产商竞拍获得,成为清远“地王”。
世界上愚蠢的商人并不少,但死死抱着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商品不卖干等着升值的商家应该还没有出世。只有供不应求的商品才有可能升值,并且越供不应求,升值越快,供过于求的商品捂得越久、囤得越久则贬值越大,资金链断裂、关门封铺的风险也越大。如果住房供过于求,谁还愿意投资于房地产呢?所以,投资于房地产的人多并非供不应求的原因,而是住房供不应求的结果。吵杂的2007年房产论争中,无论是任志强等房产“大鳄”还是较为中立的专家学者,都大致赞同如下分析:如果2008年非一城市线住房供应依旧下降或没有明显增加,则房价仍然会上涨。要想房价下降,就必须增加供应,且首先是增加土地供应。
·从杜拉斯到杜蕾斯 08/02/22
·房产与股票的投资学差异 08/02/22
·土地调查十年轮回 08/02/22
·三不老胡同1号 08/02/22
·未来五年中国住宅不具备任何投资价值 08/02/22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