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相关专题:深圳二线开发商大调查
京基集团曾参与了两部大片,一部上映于2002年,名为《克林顿代言京基楼盘》,另一部则上映于2007年,名为《中国最贵钉子户之诞生》
交付“钉子户”1200万补偿金
2007年10月,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昂贵的房屋拆迁补偿金在深圳出炉。1200万的赔偿,足以让所有人惊愕。
10月22日上午,开发商京基公司开始动手拆除这座六层高的农民房,因钉子户问题而停滞的新深圳地标"蔡屋围金融中心"终于可以全面开工。
这幢农民房建筑面积779.81平方米,补偿标准达1.6万元/平方米,1997年时的建造成本120万元,补偿价翻了十番。有人认为这是物权法下保障私人物权的胜利,有人认为这是滥用权利的漫天要价。
虽然1200万的赔偿金并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是从京基集团2004年10月拿到此地算起,该项目已延误了三年时间,为此投入的人力、物力绝不止1200万元。况且,京基集团原本认为蔡屋围的金融中心将可成为其代表之作,如果继续对峙下去,京基集团实际也并未得到任何好处。
而且坊间传闻:京基房地产开发公司为了开发此项目,费尽周折,数亿资金一直冻结在政府指定账户中。如不能尽快进入实质的开发阶段,京基集团的盈利空间将十分有限。
据悉,该金融中心是深圳准备兴建的第一高楼,楼高超过400米,88层,建成后将成为深圳的新地标,发展商预计投入人民币30亿元进行开发。
2004年获取土地
京基集团得到这块地是在2004年,与蔡屋围集团公司董事长蔡洪亮签了房地产开发合同,近4.6万平方米土地(包括宅基地)已全部被收归囊中。交易完成后,京基集团便积极规划,准备建造深圳第一高楼。
可令京基集团没有想到的是,蔡屋围集团并未把卖地的事情告诉蔡屋围的村民。村民得知土地被卖掉已是2005年11月11日,他们从《深圳特区报》看到了政府核发蔡屋围金融中心区改造项目《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公告。村里一片哗然。
蔡屋围靠近罗湖口岸,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还只是一片农田,后来随着深圳特区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到深圳淘金,蔡屋围的村民就把农田给填了,家家户户造起了4层楼的小楼房出租。于是仅凭租金,蔡屋围的村民每个月的收入差不多能有两万元,他们不需要工作,蔡屋围的房子就是他们生财的工具。
而京基集团提出的拆迁安置补偿方案是可以按"一比一"选择回迁,其中的120平方米可以现房安置,现房安置可补偿6500元/平方米。此时,蔡屋围一带的二手物业每平方米均超过万元。村人都认为补偿不公,但大多数人还是接收了开发商的补偿金陆续搬离,直到最后有7名钉子户坚持不肯签字,蔡珠祥一家就是其中一户。
蔡屋围项目陷入僵持
京基集团和钉子户的僵持一直持续着,直到2006年8月,深圳市长许宗衡调研蔡屋围拆迁难。
村里的退休老干部蔡柏荣向市长报告"四个不通"造成了拆迁难:其一是法理不通,卖村民的祖宅和集体资产,村民事先却不知道;其二是保障不通,开发商的回迁承诺能不能实现没有保障;其三是价格不够公平,周围的房价那么高,给村民的补偿太低;第四是布局不通,给村民的回迁房结构设计、布局都有问题。
政府与开发商接受这一意见。2006年8月24日,蔡屋围金融中心区拆迁工作组发布了"拆迁补偿优惠政策"。只要在2006年9月15日前与开发商签下补偿协议,京基公司对每栋再补30万元,深圳市罗湖区政府再给予每栋业主一次性补贴36万元。并且过渡期将月租金从25元/平方米提高到30元/平方米。如未在规定期内签下拆迁协议,将不再享受上述优惠政府,并严格执行裁决结果。
这样的措施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认同,于是纷纷签字同意。但是蔡珠祥一家仍坚决不同意签字。后经了解,才知道原来蔡珠祥在年轻时偷渡到香港,已取得香港身份证,不再享有中国大陆居民的身份,自然也没有蔡屋围村的股权,这栋房子所在的宅基地是他们一家四口唯一的财产,蔡珠祥一家并无工作收入。如果补偿金太低,蔡珠祥认为他们就"什么都没有了"。
资金情况紧绷
双方的矛盾就这样继续僵持着,即使京基集团给出9000元/平方米的补偿金价格,蔡珠祥依然不肯签字。
2007年3月,重庆钉子户事件的爆发使蔡珠祥一家看见了媒体舆论的力量,于是蔡珠祥的妻子匿名在网上发表文章,名为《南方第一高楼之征地拆迁令我感到弱势》,随后,媒体蜂拥而至。
而3月15日出炉的《物权法》更是让蔡珠祥挺直了腰板,和京基集团的叫板也更加理直气壮。
深圳政府和京基集团压力陡然增加。4月13日,深圳市政府在线发布了《蔡屋围金融中心改造项目依法拆迁情况》的新闻通稿。表态称:"我办(拆迁办)希望拆迁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参照其他已签订协议的几百户业主的补偿标准,充分进行沟通协商,力争达成一致。若最终仍达不成协议,只能循法律途径解决,以维护已签订补偿安置协议的绝大多数被拆迁人的利益。"
而"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方式就是强制拆迁。8月中旬,深圳市罗湖区法院受理了深圳市国土局的强制执行申请书。国土局的理由是"以避免公共利益及其他被拆迁人合法权益所受损失进一步扩大"。
让蔡珠祥庆幸、京基集团惋惜的是8月18日,国土部要求各地禁止行政命令强制拆迁。这样,京基集团不得不又一次陷入了谈判对决当中。
从2004年10月到2007年8月,京基集团的钱也被押了三年,每月还要交付巨额利息。再拖下去,京基集团无谓投入的资金就绝非1200万元了。
于是京基集团火速与蔡珠祥再次进行协商,这次,京基集团的态度没有那么强硬了,过程非常顺利。
9月21日,罗湖区法院和拆迁双方调解了四次。当晚七点,京基集团和蔡珠祥签下了那份天价拆迁补偿协议。
2007年9月22日,1200万元补偿款打入蔡家账上。
·星彦地产:关于救市争论的另类思考 08/07/17
·百仕达 欧亚平 08/07/17
·百仕达地产有限公司 08/07/17
·德思勤:深圳上半年楼市成交回到10年前 08/07/17
·鸿荣源 赖海民 08/07/17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