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集团整合旗下地产业务,在A股整体上市已无悬念。IPO之行将在2008年4、5月期间,注册资本可能超过50亿,融资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
借“壳”IPO
据中信集团内部透露,中信集团整合将借助中信地产的“壳”,将中信华南集团,中信深圳集团旗下的房地产业务,包括一级开发业务都注入其中。
中信地产原本业务并不多,主要在北京开发管理着几个商用物业。而主要的资产来源是中信华南集团以及中信深圳集团贡献的房地产业务。中信华南管理资产接近150亿,而中信深圳则拥有3.3万亩的土地储备。根据中信集团去年年报内容,房地产与土地成片开发业务已成为重点支持的业务之一。2006年施工面积14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1万平方米,实现营业收入72.2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中信华南集团与中信深圳集团一直存在竞争关系。二者都开发住宅产品以及进行区域开发,2004年两大集团开始土地储备竞赛,双方的土地储备激增。这种竞争客观上使中信集团在较好的时期,以较低的价位,掌握了大量的土地储备,为未来的IPO带来溢价。
中信深圳以区域开发为主,土地储备更为可观,根据公开资料测算,到2007年9月,中信深圳集团累计实现可控土地储备(已经签协议)2185万平方米,即3.3万亩,已经超过万科,累计土地摘牌463万平方米。在建项目10个。而中信华南也在汕头等地有大规模的经营性土地储备。
快速启动土地
快速启动这样大规模的土地储备,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投资36亿,捐献2000万成立文化论坛基金,建立太湖文化论坛。中信深圳集团正在探索一种新的可复制的,迅速盘活区域性开发的模式。
“这个模式将来完全可能在井冈山项目、成都项目中复制,”中信深圳集团郭志荣表示,“这个模式带动我们区域开发。”
太湖项目位于国务院批准的11.2平方公里的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内,仿造博鳌经济论坛的模式,建立文化论坛地址,建筑部分由中信深圳集团负责投入,总投入为36亿元,包括酒店,文化论坛的开展和运营,则交由文联。
“论坛期间,场所免费为论坛使用,别的时间仍然由我们经营管理。”郭志荣表示。
从2005年开始,中信深圳集团以区域开发为主要模式,大幅收购土地,手中握有6个大型项目,仅土地面积达到及超过150万平方米的就有4个,2个项目达到甚至超过了250万平方米。包括建设井冈山国际会议中心;惠州汤泉旅游度假风景区,同时在重庆、陴县等地均有大型项目在运作,这些项目都有可能以此种方式开发。
“今年主要的工作重点是开发,年内有80万平方米的土地在动工。”郭志荣说。
·不拿地就出局 多数中小房企面临“断粮” 07/12/10
·巨额资产腾挪 美的重构资本布局 07/12/10
·内地房企A股IPO审核程序骤紧 07/12/10
·上海地产或借中华企业上市 07/12/10
·中海重组华闻控股陷入“山重水复” 07/12/10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