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0月底恒大一次内部会议透露出的消息,2007年,恒大的土地储备较之去年增长了9倍,与排名第一、总土储5400万平方米的碧桂园已非常接近。
>>进入相关专题:2007年度巨献:中国房企“圈地报告”
目前该公司在珠三角、长三角、华中区域、西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等六大区域已成功布局,项目拓展到了22个核心城市,深度拓展全国的战略格局已形成。
然而,我们关心的问题是,在这些城市的土地恒大是怎么拿到的?
对于土地,恒大的主席许家印的看法绝对是外交辞令:"地方政府应该对当地房地产市场土地的存量加以把握。比如,每年销售了多少面积土地,消化了多少土地面积,应该补充消化多少土地。"
南宁项目协议拿地
恒大地产集团过去数年通过协议出让方式拿地较多,因此很难寻得关于恒大拿地的支字片语。在"碧桂园"零地价拿地的消息出来后,业内关于协议拿地的讨论不绝于耳,一位在南宁的媒体同仁就曾透露:"广州恒大已经在南宁拿了三块地了,谁能说清楚是怎么拿的么?肯定不是招拍挂的。即便是通过了所谓公开的土地招拍挂,照样存在搞猫腻的可能。"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协议拿地似乎都是以二、三线城市居多。但细想来,也不足为奇,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内定个开发商,变相返回部分甚至全部土地出让金的事情,如果细数,全国到处都是一大把多,只是没有个强势媒体可以爆出来而已,所以大量土地不知所以的就被拿了。从政府角度上说,很多事情其实也无可厚非。开发商们是商人,追求利益最大化。你不给他点甜头,他就可能不买你的帐。当然,其中有多大的政策优惠,只有当事者才明了了。有人来开发,借势周边就也就起来了,政府也就能再借此把周边的地卖高价了。所谓堤内损失堤外补,这是政治上的狡猾。不管怎么说,对于很多开发程度不足的地区,这种涉嫌违背国家规定的办法,确实对城市发展带来了些正面的东西。
全国范围四处拿地
今年,恒大相继在土地市场上动作频频。
2007年7月,恒大低调进入武汉土地出让市场,以8.29亿元获得位于武汉市九峰山森林附近的"地王",该大手笔令其在武汉声名鹊起。
2007年8月3日,恒大地产集团以25.3亿元天价竞得渝中区石油路1号(原重庆科技学院校区)地块、九龙坡区大杨石组团地块,力挫重庆本地强势企业金科实业和业瑞房地产公司。恒大方面表示,作为中国领先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该集团非常看好重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潜力,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助力重庆城市发展。
2007年10月,恒大曲线进入长沙,以土地合作方式拿下长沙河西一个300余亩的项目。该项目总占地面积315亩,建筑面积约44.7万平方米,容积率为3.2,绿化率高达40%;该小区由17栋11层小高层、5栋28层高层、23栋32层高层、7200m2超豪华会所及1.6万平方米商业街组成,小区规划居住总户数约3200户。
10月,恒大集团还获得了南京的一块土地,南京地产名人张冲下属的汉典公司近200亩地块成功与广州恒大签定转让协议。对于江宁地铁一号线南延线小龙湾站旁的这一地块,究竟出价几何,由于未有更多消息传出,所以尚不清楚最后成交底价。不过,根据张冲此前对外放出的价格,以及江宁市场每亩不低于300万的市场行情。一般估计,成交价格将在300万--350万之间。
广告拿地效果不凡
在获得土地的方式上,恒大还有一招让人意想不到,效果却出奇的好。
2007年中,上海报纸上刊登了一幅巨型广告,内容为:"寻求地产开发项目,诚寻上海及周边区域地产项目,敬请垂询,谢绝中介。"反响巨大。
以打造精品闻名的恒大对上海项目的要求并不高,"中心城区的土地面积不小于50亩,郊区的土地则在200到300亩之间,总价格在5到10亿元。周边商业配套有,固然是最好;没有也不要紧,我们可以做配套。但交通要方便,最好是在轨道交通附近,或者附近规划有轨道交通站点的地方。"
对进入上海这种土地稀缺,地价高涨的城市,这种方式的确出其不意。
10月,同样的手法再次上演于华中重镇--武汉。广告内容和上海的文字基本一样,寻求地产开发项目并拒绝中介,同样引发关注者聚集。
这种拿地方式在业内的讨论声音不断,有业内人士认为:"以广告形式拿地,也说明了在加息、土地政策等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拿地的难度比以往增加,开发商在武汉拿到满意的地并不容易。"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房地产研究专家教授邓宏乾认为,利用报纸拿地对合作双方都有利。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小开发商因资金缺口过大,企业经营不下去,如果无法开工,将面临土地被收回的压力,因此急需出售项目。对恒大而言,可以避开土地市场的那种竞价,以较低价格找到合适的地块。
宣传、拿地,一石二鸟,恒大的拿地手法让人称奇。
·万科地产等上市公司疯狂囤地推高房价 07/12/09
·万科:激进表象下的既定变革 07/12/09
·二十年一回首 王石披露万科“成长的烦恼” 07/12/09
·万科的无奈:全世界最大的开发商? 07/12/09
·卓越集团发展历程 07/12/0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