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房地产研究人员已经开始拒绝对上海楼市的未来走向发表评论。“说上海房价要下跌,但这个地区的楼市已经进入了非理性运行时期,预测极有可能落空;说上海房价还要继续上涨,但这种比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还高的价格令人感到不安与惊恐。”上海某著名学府的一位房地产研究人士对记者说。
“说上海楼市供应不足,事实上该地目前有大量闲置房产处于流通领域,房地产领域的投机行为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打击。我个人认为,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房价再次疯狂,地方职能部门应该反省。股市有风险教育,为什么楼市没有?两‘市’对比可谓意味深长。”顾海波这样说。
争议的未来:重演历史,还是强弩之末?
记者留意到,在房价一路狂奔的同时,地价也在高歌猛进。11月初,上海市青浦区赵巷镇特色居住区8号地块被重庆龙湖地产以15.42亿元的挂牌价格直接拿下,其楼板价为10672元/平方米,上海郊区地块价格首次突破万元关口。
一位刚从加拿大归来的“绿卡”人士告诉记者,他在加拿大的经济中心多伦多市,用30万加币(折合人民币约240万元)即可购得一幢全装修、附带花园车库、建筑面积达300平方米的独栋别墅。而在眼下上海的郊区,已买不到相同面积的公寓房。
“楼市只涨不跌,房地产领域和金融领域的风险都在持续快速累积。东部房地产市场在讲一个‘神话’,什么时候‘神话’讲不下去了,危机恐怕就会爆发。”顾海波说。
但是,另一些市场人士提醒“莫为浮云遮望眼”,因为观望很可能只是短暂的“冬眠”而非真正的降温。去年下半年,上海等东部地区一些城市的房价也曾缩量小跌,看似市场“趋冷”,但一进入2007年第一季度,报复性反弹即勃然而起。现在,人们有必要担心,在短暂观望之后,历史会不会重演?
深圳房价:微妙氛围背后的博弈
房价暂时停止了疯涨、交易量进一步萎缩、开发商暗中打折、中介公司关门歇业……这些利空消息并没有让深圳市民张清下定决心买房,反而使他陷入了更为谨慎的观望:谁知道接下来深圳的房价会不会有更大的回调?现在买房划算不划算?
“现今深圳的房地产市场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氛围,买卖双方都在观望和试探。”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城市营运中心主任高海燕说,迫于房地产市场整体的回调压力,开发商已经开始采取暗中打折或者送精装的方式让利,但购房者明显不买账,他们也在观望。
这种互相观望的心态造成了深圳楼市的交易量进一步萎缩。根据深圳市国土房管局的相关信息,今年以来深圳每天房屋成交量为300套左右,而10月份却异常惨淡,“十一”黄金周的七天内,深圳市国土房管局网站显示,市场总共成交只有82套。 同时,房价表现依然坚挺。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公布的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调查结果显示,深圳房价同比上涨19.5%,继续在全国居首位。
高海燕说,由于担心会形成连锁反应,没有开发商敢于打出降价的招牌,反正长期的获利让他们拥有了雄厚的资本,等下去是最好的选择。反而是中介公司承受不了市场的压力,开始出现了“崩塌”。据了解,目前深圳一些中介公司开始裁员,有的员工因为没有领到提成开始四处投诉。更具戏剧性的是,号称“深圳二手楼市中介十大诚信品牌”的大型中介公司——中天置业出现了老板携款逃跑的事件。
中天置业行政副总裁张宇表示,中天置业出问题主要是因为挪用了客户资金,从8月开始到现在,中天置业每月都会亏损几百万元,在原来市场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什么问题都没有,而被掩盖的问题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就暴露出来了。
业内人士表示,深圳的中介公司之所以在房贷新政面前显得那么脆弱,最根本的是因为这个市场炒家太多。根据深圳市社科院公布的《深圳蓝皮书:中国深圳发展报告(2007)》,深圳2006年置业者中有超过30%的人在取得产权证后半年内转手,市场短期炒房迹象明显。
在人民币升值、国内物价上涨的大背景下,很多深圳人将房地产看作是投资的一大捷径,加之深圳房地产盘子本身就不大,这既造成了房价的快速上涨,也造就了中介公司的繁荣。反过来,中介公司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如吃差价、挪用客户资金参与炒房等又助推房价进一步走高。
对于楼市未来的走向,市场各方显然没有达成共识。世华地产关内住宅部营业副总经理梁文辉认为,房产商担心降价会引发楼市大崩盘,因此目前正在普遍“咬紧牙关”,集体在扛着,但随着宏观政策收紧,房价在近期有可能出现下降。也有专家表示,考虑到未来几年深圳住宅用地供应的逐年减少以及大量自住需求的释放,供求矛盾会进一步紧张,中长期来看,深圳房地产价格依然有上涨空间。“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政策的走向,如果政府再出台相关政策,固化调控成果的话,开发商就有可能顶不住压力吐利售房。但如果政策松动,深圳市场就会将利空消化掉,开始新一轮的上涨。”高海燕说。
·高位房价再“高烧”蕴涵风险 07/11/26
·群体突围 珠三角民营地产商排队赴港上市 07/11/26
·深入房地产宏观调控 国务院12个督察组下月出发 07/11/26
·年内销售额或超300亿 绿地成万科强有力“追逐者” 07/11/26
·王小广:次级贷款是好的信贷方式 07/11/26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