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月23日上午10时,年轻的海尔集团副总裁周云杰是和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一封热情洋溢的祝福辞一同在济南露面的,而其身旁还有济南人熟稔的汇统地产的掌门人菅轮。
随着周云杰和菅轮的手紧握在一起,传言已久的海尔、汇统之间异域战略联盟至此真正浮出水面。海尔此番与汇统合作,双方必有其秘不可宣的利益共同点,1500亿规模的家居集成市场和不断飚升的房地产市场无疑是双方一拍即合的最好诠释。
海尔转身集成家居
2002年,是海尔转身的一年。
2002年1月23日,在国际道路上日夜兼程的海尔,突然派出集团副总裁周云杰造访泉城。海尔深邃的眼睛在眺望海外的同时,突然又把目光转到了内陆城市济南,这让关注海尔的人们多少有点迷惘。而后,双方的合作让旁人看出了海尔的门道。
和汇统地产的合作,只是海尔家居自2001年成立后逐鹿集成家居市场的预告片,真正的大手笔还在后面。
2002年的广州秋交会期间,海尔集团的决策执行者、公司总裁杨绵绵亲自南下,飞身广州,在花园酒店和广州奥园集团进行了签约仪式,确定了双方跨行业合作的成功。
在当时,海尔集团刚进入家居行业,消费者不知道这个事情,不信任新的家居产品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这也是摆在海尔高层面前最大的难题。
怎么样让消费者用海尔的橱柜,怎么才能让消费者感受到海尔家居的品质?
经过多方考虑,海尔在当时并未直攻终端市场,而是很聪明的和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做起了工程单,经过此番的合作,凡是购买了广州奥园该项目的业主一定会用到海尔的产品,使用了之后,自然就知道东西是好是坏,品质如何。以后再一传十、十传百地口碑相传,海尔集成家居自然而然地让想买房的人知道了。
海尔另一个聪明的地方就在善于借力。奥园在广州是非常知名的房地产公司,和他们合作,海尔家居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亮相,一出场便受到众人和媒体的关注。
不花宣传费,却漂亮地宣告了自己的诞生。海尔家居的营销攻略的确让人折服。
和奥园的签约仪式结束后,杨绵绵马不停蹄地赶至秋交会展位现场,神采奕奕、春风满面。
也就在这天,杨绵绵清楚地表示:“我们已经将家居集成列为海尔今后发展的重点。未来家居集成的销售额将占海尔集团销售总额的1/3。刚刚起步的家居集成,将有可能为海尔带来超过30%的市场空间。”杨绵绵还表示,海尔在稳定国内市场的同时,不排除大规模进军欧美国际市场的可能。
欧倍德闪电婚姻失败
在海尔进军集成家居的成绩单上,有一笔不得不提,那就是和欧倍德的合作。
“你喜欢下零售店走访,我也有到现场和终端的习惯,”2002年9月12日张瑞敏与他的合资伙伴欧倍德集团董事局主席毛斯第一次见面,就这样直言快语。
高层言洽甚欢,双方的合作顺风顺水,9月是海尔与欧倍德联姻的蜜月。青岛会晤前后传出了欧倍德与海尔合资的重要消息:双方磋商后决定于2003年5月开设合资后的第一家分店,然后北上京城开设第二家分店,2003年的目标是开设10-15家分店。“和欧倍德的合作进程非常快。”张瑞敏这样评价海尔第一次进入商业领域的行动。新公司的名称被确定为欧海家居有限公司。根据2002年6月30日双方在德国签署的协议,新公司的投资额将达到1.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4.7亿元,双方将各占50%的股份。而注册资金为6000万欧元,这也将成为首期的投入,其他资金将分2-3年投入。董事长由海尔集团的第二把手、集团总裁杨绵绵担任,欧倍德集团公司的执委会成员、亚洲区总裁李凤江将兼任合资公司的总经理。
100家连锁店梦想,超过10位数的投资,都意味着双方的合作意在打造一家中国商业连锁领域的巨无霸企业。
海尔与欧倍德的联姻是一次地道的闪电式婚姻,从有意向到签字不过几个月的时间。
“在合适的时机选择了合适的伙伴。”张瑞敏用此话来评价这次合资行动,海尔在外国连锁巨头在中国立足未稳之际,发起猛烈攻势。张瑞敏解释说,之所以称合适的时机是因为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快速上升,家居产业前景看好。
可惜好事总是一波三折,磨难不断。在两年的合资期间,欧海家居仅开出了上海梅陇、天津、沈阳、青岛、成都5家门店,即使欧倍德自己在此期间也不过新开了不到10家门店。欧倍德在中国开店相当失败,其全球采购体系根本发挥不了作用,成本无法降下来,双方的优势整合在一块就成了“四不像”。
在2005年欧倍德业务每况愈下之时,海尔不得不撤出与欧倍德建立合资公司投下的巨资,随后,欧倍德成了百安居的收购对象。这一变故,极大打击了海尔在家装领域的信心。
此后,海尔整体家装在2006年经历了更残酷的打击,使得海尔彻底结束了在整体家装的经营。
2006年8月15日,在济南红星美凯龙建材广场,面积达几百平方米的海尔整体厨房旗舰店异常惹眼,但店内顾客寥寥。工作人员说到,这里只做整体厨房业务,而不做其他家装业务,“可能其他的店都不做家装了”。
16日,刚刚从海尔家居总部家装业务部辞职不久的一名员工透露,在涉足家装市场的这几年里,海尔家居并没有外界所形容的那样生意红火。特别是今年以来,家装业务量锐减,有时候一个月接的单还没有其他品牌装修公司一天接的单多,也导致了海尔其他与家装整体打包的产品销量的下滑。这几年一直在苦撑局面,但是海尔的家装业务依然不能扭转尴尬境地。
据称,海尔为了做大家装市场,将橱柜、卫浴乃至家电都“打包”装进一个家庭装修方案里,由于家装业务的不理想,不知不觉中,也淡化了海尔在橱柜、卫浴方面的品牌。“实际上,如果撤掉家装专心做产品,还可能保住橱柜、卫浴这两个让海尔引以为豪的产品品类。或者把橱柜和卫浴整合到其他多个家装公司中去,销量或许能提升不少。”
海尔家居的最大卖点是“家电一体化”,但家庭装修远远不只需要海尔自己掌控的冰箱、彩电和橱柜、卫浴等产品,地板、门窗、涂料等一系列产品都必须另行采购。而且,人们装修首先考虑的还是设计和施工,对充分利用空间、展现设计风格、节约主材成本等方面特别看中,但这些均不是海尔的专长。因此,出于止损等各种考虑以及在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外行”,海尔最终不得不舍弃“家装”这块蛋糕。
除去整体家装的失败,海尔在家居行业的日益壮大也带领了家电同行的跟进。2006年11月15日,长虹和美菱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形成优势互补发展白色家电,形成相对完整而具规模的黑色家电和白色家电产品体系。2007年初,长虹和德国伊嘉橱柜合作进军中国橱柜市场,并提出了新概念集成厨房,将产品锁定在中高端。长虹是否能成为又一个从家电业完美进入家居的企业,还有待时间的证明。
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指出,企业的惟一目的是满足顾客与创造顾客,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为顾客设计适合他们需求的生活方式。
用张瑞敏的话来说就是:“无论什么行业都需要经过服务化的改造,使之变为服务业,服务不仅仅是售后服务、维修,而是要满足用户的需求,包括满足潜在的需求。”
·姚良松 欧派之路 07/11/09
·孟义:以人为本 营造舒适家居空间 07/11/09
·王德勇:房地产企业资本战略 07/11/09
·从瑞典小镇看人类城市未来 07/11/09
·钟伟: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膨胀 07/11/0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