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称海信在去年收购科龙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样是来自海信地产。而海信集团在入主科龙后却一直在变卖地产。
即便是在鲁能置业的网站上,青岛鲁能领秀城的项目依然被列为在售项目,但8月18日,原青岛鲁能领秀城已悄然改名“麦岛金岸”发售。然而,观点网在海信地产的网站上并未找到“麦岛金岸”的相关信息。
相关资料显示“麦岛金岸”的开发商依然是鲁能仲盛置业(青岛)有限公司。
“海信是通过控股的方式进入鲁能领袖城的,注入资金应该是30亿元左右,应该比原来媒体报道的要少。”青岛房地产界相关人士向观点网透露。而该人士同时向观点网透露,海信现在是鲁能仲盛置业的实际控股方。
按此种说法与鲁能方面澄清的并未出售青岛鲁能领秀城项目有异,只不过鲁能方面是通过开发企业股权转让的形式将青岛鲁能领秀城转让给海信地产的。
在大多数人的估算中,海信以60亿将鲁能领秀城收入囊中已经是一个低廉的价格了,而实际支付的却可能只有30亿。“项目是以分期付款的形式进行的。海信可能捡到了大便宜。”一位青岛房地产业界人士告诉观点网。
然而事实上同样有消息称此次鲁能转让的体量仅有80万平米,与之前认为的260平米或是150万平米有异。
鲁能未拿预售证
事实上,据观点网多方了解,青岛鲁能领秀城项目时至今年4月方才拿到预售许可证,这一时间已接近与鲁能方面转手该项目的5月中上旬。
“如果是这样的话,预售许可证可能是鲁能转让领袖城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分析人士认为,其认为鲁能在国内圈地的眼光独到,所圈项目土地均是优良且极具潜质的地段,非遇到特殊问题,鲁能方面应该不会将项目列入“瘦身计划”。
事实上在鲁能转让青岛鲁能领秀城之后,鲁能海南及北京等多个项目转让的消息传出,万科、上海新理益投资管理集团等多个买家接手的消息频传。
分析人士认为鲁能当时的情况肯能确实碰到了资金方面的问题,需要通过大规模的出售项目来拿到一定的现金,但这笔现金的额度可能不大,在鲁能大多数预备转让的项目当中,分期付款的形式很多。
青岛地产大鳄
海信地产是青岛地产界名副其实的地产大鳄,其2004年吸纳了当年青岛市60%的土地供应。2005年,海信地产居然同时有24个项目同时在施工。
2006年,海信地产的销售额大约在20亿元人民币左右,已经成为海信集团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但在海信35周年庆典上,集团董事长周厚健面对全球媒体,畅谈集团在各个领域的规划和蓝图,却偏偏没有提到房地产一个字。但2005年6月,周厚健、海信房地产总经理刘浩等到访万科总部。刘浩本人也与海信集团副总裁夏晓东和海信南非公司的总经理于游海一起被列为海信集团三大“功勋人物”之一。
但海信地产的产权一直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据相关人士透露,海信地产在经过多次扩股之后,已经完成了私有化。
有消息称海信在去年收购科龙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样是来自海信地产。而海信集团在入主科龙后却一直在变卖地产。不过,海信卖出的都是占用大量流动资金的工业用地。
海信地产已经集体腾挪自己的重要业务。
同时有青岛地产界人士指出,海信吞下领秀城项目远远多过当年收购科龙,一方面可能与集团近期利润好有关,另一方面则可能对海信地产造成一定的资金压力。
“经历了一系列的股权转换,项目管理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加上项目转手之后对购房者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能否顺利的把房子卖掉肯能是海信地产下一步要着重考虑的问题。”相关分析人士指出。
事实上,有分析人士认为,海信在接受领秀城项目是曾打算继续沿用领秀城项目的名城,但突然在8月将领秀城项目改名发售可能与担心项目转手之后的市场压力有关。其同时不否认改名是鲁能方面对其领秀城品牌保护的使然。
·青岛鲁能领秀城迷雾 07/09/23
·海信收购鲁能领秀城迷局 07/09/23
·北京土地12.1大限 07/09/23
·“风尚大奖”见证中国地产辉煌二十年 07/09/23
·传海尔掷数百亿欲做地产商 07/09/23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