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景新城现在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创新生态住宅社区,这一点作为汇景新城的前期总策划人,侨鑫集团地产执行总裁唐明曦在接受《观点》专访时把它归结为多项全国第一:中国第一个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国际招投标的住宅社区;中国第一个进行整体生态规划的住宅社区;中国第一个规划中水处理的社区;中国第一个全面使用了户式中央空调、直饮水机、户式垃圾粉碎机的社区;中国第一个全部使用了双层玻璃铝合金隔断门窗的社区,以及中国第一个把中式庭院景观与欧美开敞式园林景观再与传统公园式景观三者融为一体的景观环境的社区。
确实,汇景新城开创的这些"第一"目前已在中国各个城市各大名盘中全面推开。汇景新城已经成为了中国生态住宅的一面旗帜。唐明曦说他想创造的是中国21世纪住宅社区的经典模式。从目前来看,这一点已大致实现了。
有人说,房地产开发的华南模式主要是"完善的社区配套",而且这些配套主要是由发展商来完成的。对此,唐明曦并不赞成,他认为:从发展商角度看华南模式,一是对市场的把握;一是对产品的专注。
把握市场是华南模式的核心
"在全国范围内来讲,广州房地产的成熟度是大多城市所不及的。"这是唐明曦的看法,他认为所谓的华南模式可以理解为供需双方都能理性地面对这个市场。
"成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消费者的成熟,广州房地产的消费梯度是非常清晰的,另一个方面则是开发商自身对市场的把握是很清楚的。"唐明曦说。把握了市场的开发商,多半不会愁有没有市场的问题,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汇景新城清晰的市场定位体现了唐明曦的这样一个基本的认识。唐明曦多次对媒体表示,汇景新城一开始就瞄准的是二次、三次置业的市场。汇景新城的2000户"富翁"业主基本上是民营企业家、海归人士、IT、金融、保险等行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及律师、会计师、建筑师等专业人士。同时,作为广州市中心少有的豪宅大盘,汇景新城的投资回报率也相当高,汇景新城物业部可以帮业主放租,小高层公寓可以放到1500美元每月的租金,而汇景的定价不过12000-15000元每平米。有业主干脆在汇景新城买上两套房,一套用来放租,另一套自己住。
"针对这样的市场,汇景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东方四合院与西方开放空间建筑理念的融合;二是每个组团都有个小会所,供业主社交和邻里之间的交流之用;而在物业管理上,我们采用的是外紧内松的模式,方便业主之间的交流。"唐明曦告诉《观点》。唐明曦认为这些考虑主要是针对广州上层社会阶层的社交习惯和生活方式而做出的,这种针对市场的周密考虑恰恰是广州开发商与华南模式的核心价值所在。
社区配套并非华南模式
似乎华南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社区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例如教育、医疗等,汇景新城受到高收入阶层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教育及社交场所等高质量配套设施。但唐明曦认为这并非所谓华南模式的特征,他说国外社区的开发,公共设施的配套是正常和必须的,只不过国内这方面一直以来多由开发商承担,华南的社区开发因接触国外先进经验较早。了解社区的需求更早的介入社区配套的建设。
"华南开发商对消费需求的把握是很深入的,因此对产品的创新很专注,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唐明曦说。
事实上,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华南住宅产品在国内依然是领先的。唐明曦曾分析华南开发商,如星河湾北上的成功,就代表了"产品主义"的华南模式在内地的成功,而另一批华南开发商北上的重要原因则在于,在华南属于中档产品的房子到了内地可能就是高档产品,因此北上的企业的产品大多在内地受到欢迎。作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及房地产市场化的广东,在对外交流上也更早,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华南模式可能是由一些国内尚未吸收,但华南较早吸收并运用的东西构成的。
宏观调控:调整房价转向结构调整
"90平米与70%之分的出发点可能是调控房价,但调控解决不了房价,后来调控开始转向市场结构调整。"关于今年的宏观调控,唐明曦对《观点》说出了自己的基本判断,"房价是市场决定的。"
在唐明曦看来,在以往的政策决策中,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往往混淆在一起,但唐明曦认为这两者有联系,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从计划经济下的政府解决住房转型而来的房地产市场,无论是决策者还是市场参与者,对消费结构的认知未必很清楚。
"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应该由政府承担一部分,而中高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可以通过市场解决,这个在国外也是一样的。住房市场放开后,房地产市场完全市场化了,消费结构有些混淆了。"唐明曦说。
唐明曦认为,政策从抑制房价的角度出发后,发现问题并不仅仅是产品结构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消费结构的问题,而在结构调整问题上政府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因此,宏观调控开始注重消费结构与产品结构共同调整,这种调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户型比例的限制,通过90平米与70%调整产品结构,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地方政府承担起住房保障体系的责任,比如说租赁型经济适用房政策。
"通过这样的政策调整,地方政府解决住房问题的责任与区域很明晰的划分出来了,"唐明曦说,"事实上在计划经济时代,单位福利分房也基本是90平米以下的,政府是能够比较恰当的把握住房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