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黄金年代
2000年华远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2001年的目标是40亿。那时候,华远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是房地产界当之无愧的老大。1999年还有些揭不开锅的任志强在2001年看到了曙光,与华润的合作,任志强在北京做老大做得很滋润,他是国内第一个尝到资本给房地产带来好处的房地产职业经理人,于是他在2001年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对潘石屹和冯仑的海南情节充满了不屑。
樊纲说2001年的房地产商人是中国最幸运的商人,他为中国房地产定了性:一是朝阳行业,一是支柱行业。言语中颇有气度的看好房地产未来的发展,而华远的40亿仿佛隐约在昭示一个黄金时代的来临。
意识到这个黄金时代来临的人还有“博鳌房地产论坛”创始人陈诗涛。中国房地产在2001年还处于区域市场竞争的时代,并没有一个全国性的房地产论坛,刘永好大约是比较早跑到上海开展房地产业务的,但严格的说刘永好只是一个卖猪饲料卖得出彩的商人,并非一个纯粹的房地产商人。做了减法的万科在2001年的扩张远没有今天这样凶猛而目标明确;而潘石屹回到海南到底是为什么仿佛说不清楚。
所有的房地产话题都是区域性的。并没有人意识到仅仅几年之后,房地产企业开始了一种疯狂的扩张模式。
一个全国性的房地产论坛在2001年的8月16日横空出世,任志强、潘石屹、冯仑这些后来耳熟能详的名字在博鳌开始了他们向全国展示自己的历程,今天,他们甚至成为房地产行业的符号。中国的房地产商人也从这一天以一个整体的形象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前两年,人们喜欢把房地产行业说成是江湖,我想,大约是房地产有一个论剑的平台,一如没有华山论剑,单单一个傻乎乎的郭靖和有点机灵的黄蓉是绝对不能称之为江湖的。一个江湖的存在是因为有了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和中神通。在中国房地产“博鳌论剑”也因此成为一个江湖的话题。
2002:博鳌论剑
2002年,王石与任志强在博鳌的出现堪称是中国地产江湖“南帝”与“北丐”的对决。
王石迄今为止都固执并坚决地担当着一个江湖的老大。任志强不满华润对华远与万科的整合,扯回“华远”的旗子,白手起家,硬是将新华远重新做回了北京前十强。两人都是军人,军人的意志在两人的身上均有明显体现。
有人问,王石和任志强的区别是什么?
任志强说:“这样说吧,要用音乐来表示,我呢,是进行曲。当、当……他这个王石啊!是小夜曲哈……哈……”
其时,任志强与王石之间还很愉快,华润将华远与万科进行整合的事情还在进行之中,大家对整合依然充满乐观的期望。
地产圈里的是非恩怨似乎难以说得清楚,王石与孙宏斌如是,王石与任志强也如是。其时胜者王侯败者寇,在一个残酷的商业环境当中,远远不像博鳌论剑那样轻松。
也许博鳌论剑只是一个江湖的形式,一个莫大的江湖之中的种种细节之处,博鳌未必能够一一展现,博鳌只是一个地产江湖的庙堂,所有的江湖故事,你能看到它的影子,具体如何,全凭自己细细去品味。
2003:大佬的骄傲
2003年,“121文件”拉开了新一轮的宏观调控的序幕。2003年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些骄傲面目的中国地产大佬。
“把他们(中小企业)都给灭了。”潘石屹说。潘石屹在2003年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很得意,其时,他在谋划上市。潘石屹说:“我说我得到美国上市,他说为什么呢?我说我到美国的交易所里面看了一下。美国交易所有一个钟,如当天谁要上市的话,谁就可以敲这个钟,如不上市的话,那只有国家元首如克林顿、江泽民、朱镕基等去了才可以敲这个钟,我说我就想敲这个钟,所以我就想着到美国上市。”
冯仑不屑:“国人上市就像评劳模和闺女出嫁都是好事,既然是好事不考虑是不对的。”
时至今日,冯仑借壳先锋上市,成了劳模,不过冯仑这个劳模没有碧桂园响亮。碧桂园让“杨家小女”一不小心就成了中国首富,在今天的中国,房地产企业成为首富大约未必想到“评劳模嫁闺女”这样的好事情吧。
2003年不得不提的是刘晓光,你很难想像刘晓光在2006年会来到自己命运的转折点,其时,刘晓光还是媒体的宠儿,而且在资本市场上人脉过硬的刘晓光自然不会害怕当年的“121文件”。
其实,大多数圈里的人都还是认为刘晓光是个好人,只不过摩根中心的事情太难搞了,2007年,保利不是又陷进去了吗?
2004:可爱的孙宏斌
2004年孙宏斌在博鳌房地产论坛上的演讲是饱含激情的同时噙着眼泪完成的。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博鳌房地产论坛,据说带了60多顺驰员工。
作为迄今为止,中国地产界最受争议的人物之一,关于孙宏斌的争议在2004年达到顶峰。王石现场调侃孙宏斌:“那所谓的‘黑马’,现在只能是熬着!”,而在孙提出当年销售120亿的时候王石完全不顾孙的面子,说人家是瞎说。
孙宏斌的感觉是,仿佛全博鳌都在和他作对,他甚至流泪了。
孙宏斌是异类,即便是当年让柳传志给送进了牢房,后来又从柳传志手里接过了自己赖以起家的资本。孙是做中介起家的,中介的脾性在圈内大多为人所看不起,他们为了市场是可以不择手段的。而孙在联想的时候,他的眼里就全然没有权威与规则的。事实上顺驰的冒起,大多与孙宏斌打破行业规则有关。
当然,这种打破规则的方式本身是要付出代价的,将顺驰转手香港路劲基建大约是孙宏斌最后不得已的选择,也许孙重组融创本身就已经做好了放弃了顺驰的打算。
无论如何,2004年,有了孙宏斌的博鳌的确十分的有趣,而中国地产江湖,因为孙宏斌而可爱起来。
2007年,孙宏斌低调,地产江湖也无趣了许多。
2005:樊纲
“如果中国能够成功的防止房地产泡沫,中国的发展将成功一半。”迄今为止,没有人知道樊纲在2005年博鳌房地产论坛上的说法对不对,因为中国关于房地产有没有泡沫都搞不明白。
泡沫本身是搞不明白的,搞明白了就不会爆了。所以2006年和2007年的房价还在涨。樊纲还说:“但是你们还是中国最幸运的商人,其他行业赚钱更少,你们前两年赚的钱还可以让你们舒服的活下去。”
这次樊纲错了,他知道中国开发商赚钱不少,但赚了总想赚,资金链崩得随时像是一个可以崩断的绳子。
在中国做房地产实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要你自己会腾挪之术大约都是可以做房地产的。任志强在2004年博鳌房地产论坛的话没有错,中国开发商大多做的是5个锅,一个盖,但却都要做把饭做熟的勾当。如果银行一旦对开发商说不,估计中国开发商所剩下的没多少家。
2006:受惊吓的小孩
中国房地产是政策市,这是大多数人明白的道理。所以2006年,博鳌房地产论坛有点无奈。潘石屹讲话都要念稿子了,你不知道他真是害怕还是在作秀。
巴曙松大概是最不给潘石屹面子的,说他是受“惊吓的小孩儿”。如同陈淮,人家就说,支柱产业的地位是客观的,言外之意不过是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是小心的。
2006年整体而言是一个沉闷的江湖,但并不代表没有暗潮涌动。有时甚至觉得一个时代的更新该来了,果然,2007年中国地产界不再是那些曾经让我们熟悉的名字。类似于杨惠妍,吴亚军这样的女性英杰的名字开始频繁的出现在媒体。
其实,你细细去看那些上市公司的你年报你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2006年,所有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开发面积的增幅绝对没有利润的增幅大,而且你会发现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负债率的可怕,70%嘛,很正常。
如此而言,在一个政策市里开发商如何会是一个不受惊吓的小孩呢?
·博鳌史话 07/08/27
·2007“城市•观点论坛”武汉、大连行现场实录 07/08/27
·2007:寻找未来 07/08/27
·博鳌•江湖 07/08/27
·博鳌:地产商对未来的困惑 07/08/27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