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3个多月,土地储备激增2600万平方米,8月5日,碧桂园宣布纳入总建筑面积约835万平方米的四幅土地,至此,其土地储备总量已高达4500万平方米,成为在国内储备土地最多的开发商。
上市前,碧桂园用10年时间储备了1900万平方米土地,而上市后的3个多月时间里,新增土地已远远超过以往10年所得,达到2600万平方米。
而目前合生、富力、万科、雅居乐等公司的土地储备量均在1500万~2300万平方米。
从珠三角的一个家族企业到港股中市值最高的中国地产股、再到土地储备量最大的开发商,短短几个月,碧桂园的变化令人惊讶。
“就我们目前的了解,碧桂园的楼盘风格、销售情况、开发和盈利模式与上市前并没有太明显的变化。”据业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职业经理人介绍,很多开发商上市后都会进行不同程度的战略转型,比如开始或增加商业地产的投入,提高住宅产品定位等,而碧桂园目前似乎还没有转型的计划,“它们几乎不做产品的差异化,还是只专注于住宅和酒店”。
而碧桂园的全国布局步伐也显得比较慎重。“感觉它们的速度比较慢,在战略上似乎仍偏重于广东。”上述人士说。
事实上,目前碧桂园的项目已经渐渐从珠三角中心城市扩展到了广东省内的每一个地级市,今年上半年,该公司22个在建项目中只有3个是在省外。
该人士表示,虽然上市以来,碧桂园也在湖北、辽宁、安徽和内蒙古等增加了不少土地储备,但“布局没什么规律,思路不是特别清晰”。且碧桂园的核心竞争力依然是低成本、大规模的土地储备,上市筹集的充裕资金只是使碧桂园得以进一步扩大了这个优势。
“到目前为止,碧桂园还是没有参加过土地拍卖。”上述经理人表示,以前碧桂园的土地基本都属于协议拿地的性质。这种圈地方式的最大好处就是“规模大、价格低”。
“我们最近去了鹤山、阳江和高明等城市考察,发现在这些城市中,碧桂园都是以第一位外来开发商的姿态进入的,占尽先机。”该人士认为,在一二线城市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碧桂园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差异化非常明显,在广阔的地级市场,碧桂园拥有绝对的优势,这就是它能成为市值第一、土地储备第一的开发商的基础。
但对碧桂园如此大规模的储备土地,也有业内人士提出不同看法。“土地并不是越多越好,目前开发商之间竞争的核心已不单是土地储备,而是开工量、销售额和利润率的较量。碧桂园的这些土地最终有多少能快速的运作,为碧桂园带来多大的利润,目前还都是未知数。”一位操盘手坦言。
·碧桂园土地规模已居内地首位 07/08/22
·我国地产业遭遇博鳌“盛世危言” 07/08/22
·陈启宗:房地产企业的生存选择 07/08/22
·巴曙松: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转型 07/08/22
·箭牌卫浴·2007年度中国风尚大奖盛典 07/08/22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