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建筑出身的枫华置业总裁李燕对作品要求特别完美,在2007博鳌房地产论坛现场,观点网对她进行了专访,我们也从建筑开始聊起。
观点网:您是学建筑的,在做温哥华项目的时候,是不是对作品特别敏感?要求也特别完美?
李燕:对,是这样,我们现在就是说,我总觉得,我们学建筑的有一种说法,就是建筑是一种实用的美学,实用就两方面,一个是实用的方法,一个是美的方面,第二就是说,跟成熟的美观也好,跟我们大的环境都应该配套,我们企业的定位,就是希望我们的产品做出来时确实能成为城市的亮点,按现在时髦的一点说法就是城市名片吧,我们经常跟合作伙伴也是这样说的,我们为大家增加了平台,但是也为大家制造了很多麻烦,要求所有的合作伙伴,比如你设计或者拟规化,就要超越原来的思想,然后超越产品,那样才能打造我们所要求的产品,我们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观点网:听说您在设计温哥华项目的时候,每一个细节你都会亲自过问?
李燕:基本上会,我就希望一个产品真的达到比较完美的时候,有一些东西比如说细节决定成败,假如你事情没有处理好,就会希望处理好,我不想把产品从开始规划到以后使用都出现遗憾的东西。
观点网:这个非常好,建筑是艺术和工程充分结合的学科,你是学建筑的,会不会感到很难?
李燕:我们说不难,你很理性的处理很多问题,你要是做产品的话,你一定表现形式,在这个表现的过程中,每一个都很认真、细致去做,那么你当然不能靠着一种很坏的心情去做,而是一种很美好的心情,这种完美的享受过程。
观点网:比如说温哥华,我听说温哥华还没有开盘。
李燕:没开盘在全面施工过程之中。
观点网:作期房销售吗?
李燕:现阶段有可能,因为市场期待的时间太久了,我们不能拖的时间太长,你对当地不了解,我觉得地产除了地点还是地点,那么我们最好的就是,我们项目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周边的房产有一个特殊性,本身有它特别的方式、开发和规划模式,政府有一些特别的方式,第二我们也要根据一样的方式,再加上我们的楼盘是后面出来的,后起之秀。市场期待了很久,按照说法我们前期花了很多的时间设计定位啊,像这种状态下,市场期待得太久了,所以我们有可能做期房销售,市场如果需求太急我们有可能会开盘,但是原来我们的想法不想这样的,现在我们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好了。
观点网:项目时间拖的过久,会不会对资金造成一定困扰?
李燕:我们资金没有压力,因为我们企业做事情比较稳妥的,有足够的资金运作,现今为什么我们敢这样做,因为我们追求立体的收获吧,现在一些银行对我们的我印象非常好,到现在从今天为止我们还没有用外面的一分钱,哪怕我们慢一点,消耗了很多成本,但是我们出来的产品是好的,我们企业有做充足准备的,而不是说我们没办法拖到今天。我们有准备,从开始接这个盘的时候,我们就和当地的领导说,前期给我们多一点时间,后期看收入,我们一开工就很快,前期我们在规划设计、市场定位花了很多的时间,但是这个是我们企业的计划范围之内的。不是说我耗不起我还要耗,而是有这个打算才敢这样做。
观点网:为什么当时枫华为什么偏偏选择郑州?
李燕:因为2003年郑州地产协会要求我们来郑州考察,当时郑州新区没开始,2003年以后我们才关注这个项目,我们协会副会长今天也来开会,他非常了解、非常热爱这个城市,他就经常跟我们宣传,并且他自己花了很多精力和金钱让我们多来考察留意和宣传,在这个过程我们了解到郑州非常开放,比较热情,觉得这个城市是我们比较好切入的点,2003年到2005年变化太大了,当我们在2005年正式投入这个盘的时候,实际上我们观察了两年,然后去做这些工作,我们不会贸然,我也不会外面说我们几句就改变策略,还有的人说温哥华项目怎么这么时间不出啊?其实可以出。原来有一些想法,我们本身有企业家协会,既然做这个项目我就很认真的去做,对海外华人来说确实你有一种行走之路,产品从项目和企业表现出来,这是一个,第二我们生产的东西,要有吸收增长的价值观念,第三我要培养我自己的客户,我不是为了这个项目做准备,而是为将来全面的项目做准备,还有我们有自己的竞争力模式市场的行为,还有一个我们确实是做产品,我不是拿这个项目赶快做完赚钱后再做另外一个,从立体项目整个来讲,我们企业收获很大,因为我们股东都是比较开阔的,从国际到国内,那么视野肯定比较高,太贸然我们不做出好东西来,所以我们不贸然。
观点网:这是很美式的做法,当地对它的反响怎么样?
李燕:当地非常期待我们的产品,民众对我们的产品还是比较期待的,对我们的企业和产品也好还是比较理解的,只是我们模式跟某一些东西不一样,我们做出来的东西涵盖所有生活模式。这种也是一种复杂的过程,一般开发商不会做这样复杂的产品,我们把所有的内容细化了,摆在人们面前,这是我们建房卖房的风险,因为它涵盖了很多模式,那么我们在将来产品当中,或者在运营之中,是整体计划的运营,推给人们的产品是另外一种,另外还会引导大家一种悠闲的生活模式,是让大家追求新的国际化理念的形成,有的时候开一句玩笑,“我站在加拿大,过这我们中国人的日子,我们中国人在加拿大过的也很开心,我们人中原人不出中原就能够领略到北美的风情,我经常在国内国外跑,所以我知道美国人的生活,或者是中原人的生活,这样我就可以把它体现出来,包括我们现在的建筑风格都是这种风格,我们现在在保持原有建筑风格,适合中原人的我们就把他搬回来,包括以后的管理行为等等,我们就融通一种中原的文化,引导大家走在前面一种生活模式。我们中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勤劳非常努力,他们往往在勤劳过程当中顾不得享受,那么也让他勤劳过后给他一些享受,我们在各方面都会有所延续,有一个深圳公司讲的社区氛围,那么从北美搬会一些社区的氛围到社区的管理中,我要脱离这种生活的困扰,这是一种心灵释放、心声释放的过程,我觉得在整个产品过程中追寻一条路,所以我们会花一点时间做,有些开发商已经做了,但是作为一些环境的制约因素没有坚持做下去,不管有多少困难我们还要做下去。那么我们将给别人不一样的生活。
观点网:您讲的真的很好,您见过李爱君吗?
李燕:我没有单独见过他,我今天听了她的一次讲话。
观点网:今天下午有对话,我觉得你们两位女士见面聊一下肯定会有很多话题出来。
李燕:我还是比较赞同她的做法,因为开发商是要社会的责任的,因为你的形体表现就是一种社会责任,那么倡导一种生活的时候也是一种责任,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是比较倾向她的,她能够建好房子去导向生活,去引导政府,或者去开解政府,一起为大家创造一个很好的氛围,我觉得这个是很好的亮点。
·写意科学 08/06/11
·“糖王”接班 郭孔丞任嘉里建设主席 08/06/04
·追问:为什么建筑会成为生命的杀手? 08/05/26
·冯仑走秀 08/05/25
·案例:冠君REIT 迷雾中寻找灯塔 08/05/13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