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发生特大地震,建筑物的破损是正常的,而像汶川大地震如此多的学校都是突然塌陷那就是人为了。
建筑师应该在哪里?
从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新闻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学校,幼儿园和医院这些公共建筑倒塌的案例最多,而且死伤人数也最多.从那些塌陷建筑的场景的照片中,可以发现塌陷的建筑的设计,抗震标准的设定,施工质量都存在问题。特别是有一张救援人员正在从倒塌的废墟中清理好几名已经遇难的小学生的照片,让许多人发出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我们学校和医院容易倒塌?我们的房子是什么结构?在建造这些公共建筑时我们的建筑法规是什么?建筑抗震基准的设定是否不够?能不能给我们盖一些能够维生的房子,也就是实惠一点,可以抗拒自然灾害的房子。可以让我们这些孩子在还没有能力逃生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庇护。因为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保护自身,抵抗自然的炎热和寒冷的庇护所。
说到建筑师的责任,我想起一段过去的新闻.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时,有两件抗震的故事形成鲜明的对照.当时日本的中国语新闻中有这样一条新闻,说在神户的一位中国学建筑的留学生如何死里逃生马上决定回中国避难.而另一条新闻是,日本著名建筑家安藤忠雄正在伦敦考察,他听到阪神大地震的消息,立刻决定中断在伦敦的考察,而返回神户,他认为建筑师的责任是在现场研究建筑的危机在哪里?建筑师应该提出怎样的重建计划?
这两个新闻给我们的启示是,当遇到大地震时,建筑师应该在哪里?因为,建筑师看不到赈灾的废墟,就不可能提出合理的再生方案。有责任感的建筑师应该在建筑废墟的现场。在废墟中取证,从而思考今后应该建造怎样的住宅?
破损正常而塌陷是人为
虽然许多人还没有从悲痛的情绪中恢复过来,但是需要考虑在悲痛时同时悲愤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必须理智地对学校这类公共建筑做彻底的反省。天灾是多少?人为是多少?
通常,建筑物的毁坏和倒塌造成的人员伤亡占地震伤亡人数的95%。仅有不足5%的人员伤亡是直接由地震及地震引发的水灾、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导致的。由于发生特大地震,建筑物的破损是正常的,而像汶川大地震如此多的学校都是突然塌陷那就是人为了。
我们从现场传来的照片和影像可以看到,那些原本是操场的空地摆满了学生的尸体,每天都传来有关学生遇难的数字在上升的消息.那些大部分折断的楼板的照片,都显示了,这些学校建筑在建造时大都使用空心预制板,而许多学生都被压在塌陷的楼板之间。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已经不会有人在使用空心预制板来作为建造学校的材料,然而在我国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任然会大量使用,这次的汶川大地震就暴露出所有的问题,那么这种材料为什么被指责为是这次灾害中“生命的杀手”?
·融资规模缩水 胡葆森谋求香港IPO成功 08/05/26
·SOHO成功收购北京凯恒中心 08/05/26
·地震预报等于买彩票 08/05/26
·世界15大绿色环保建筑 08/05/26
·追问:为什么建筑会成为生命的杀手? 08/05/26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