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宝地之羊城八景
寻寻觅觅,在充满时代气息的广州仍能发现不少古色古香的文华瑰宝,如在车水马龙的中山七路就有一座集广东“三最”(规模最大、最完整、最精美)于一体的传统艺术建筑——陈家祠。它以精美绝伦的结构、古朴的氛围,渲染出诗、书、礼、画、乐等文化韵味。而作为古代建筑,陈家祠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内部摆设等方面亦融合了不少古代堪舆学和人文风俗理念,别有一番研究价值。
偶尔翻阅光绪年间的广东省地图,竟发现“往陈家祠路程由轮船渡头起过沙面入澳口南岸荔枝湾直泊书院”、“由轮船渡头起入兴隆街十八甫十六甫十五甫观音桥五福太街连元通津到书院”之类众多“水路”指示标记,可见当时的陈家祠可从多条水道“直泊”到门前。除了交通便利外,同时迎合了“九曲之水,位至三公”(注:指有多条弯曲水道经过的风水有利于常居者仕途发展)的地理优势。
而从另一角度说,陈家祠南临珠水,北望云山,因秉承南北自然之气,成为历经城市巨变后仍应合堪舆择地原则的千秋福地。而有趣的是这块福地确实有“福”数不胜数,因为从屋脊到梁架到柱础,从木雕到砖雕到石雕,多以“蝙蝠”作为装饰——五只蝙蝠围绕一个“寿”字,表示“五福捧寿”;蝙蝠口中含着如意绳结、桃子,寓意“福寿如意”;在一只蝙蝠前面加上几个铜钱,称为“福在眼前”;手执扇子的钟馗招引一只翩翩飞舞的蝙蝠寓意“引福归堂”……
除了装饰外,祠内一些表述性的数理亦别有寓意。如在楹联中标榜“七十二县宗盟共守”的字词就未必真有其实,因“72”在中国是一个吉祥数目,如道教有72福地,孙悟空有72变,黄山、嵩山、衡山有72峰等,而作为书院,取“七十二”数的目的是与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之数吻合,寓意陈氏子孙学有所成,人材辈出。
·350万平米mall能否重演广州天河商圈奇迹? 07/07/05
·陈家祠:秉承南北之气,成就千秋福地 07/07/05
·歪评乱弹 07/07/05
·公共建筑的安全谁来操心? 07/07/05
·广州:扩大住宅用地能否平抑房价 07/07/05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