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平时随意驾车兜兜风,看看市井民居,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赏心悦目。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杆路灯、每一个信箱、每一扇窗台、每一个门牌号码,处处可见浓郁温馨的生活气息,处处感受到一种凝重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欧洲看民居,看到的是安静祥和,看到的是对生命的热爱,这个时候,我们才会很轻易地明白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到底哪一个重要。
住房三大类
欧洲的住房分三大类:公寓、HOUSE和别墅。公寓的概念与国内大致相同,即常见的一幢幢高层或一排排多层,一个门牌号里有72家房客。
别墅就不同了,欧洲的别墅必是依山傍水,附带方圆几亩的绿地森林,至少也要有标准面积的网球场、游泳池,雇有侍者、园丁、车夫若干,是一个奢华的概念,一般只有艺界红星或商界大贾才能坐拥此宅。
欧洲的中等住宅是HOUSE,大致是一种独门独户的概念,有2层也有3层的,为一个家庭拥有,也有2-3个家庭合住一个的,称为多家庭HOUSE,是中产阶级理想的家居概念。对照国内现有住宅类别,HOUSE暂时还没有比较合适的现成翻译,较接近的是排屋(联体别墅),还应加上封闭小区中的单体别墅。随着我国白领阶层的壮大,排屋的市场前景豁然开朗,成为近期楼市的宠儿。
细部亮点多
学英文时,thefirstfloor指的是2楼,经常引起许多人的不解,直至到了西方住家做客,想去拜访住在底层的朋友,电梯要揿2楼,方才有了实实在在的体会。因为底层通常是公共储藏室,不属住户层。上海有的楼盘也开始采用这种结构。储藏室也是标准人居层高,楼上住家平均分割面积,一户一个单元,不常用的物件堆放于此,比如,冬天放落地电扇、夏天放油汀,也是自行车的好居所。
在欧洲,许多穷人就专门租用这一空间作为居室,一些中国留学生挤不进学生宿舍时,也经常租用这种层面落脚。在住宅平面设计日益进步的今天,楼盘之间的区别在房型设计上已难分高下,如何开拓出新的设计卖点,就意味着抢占商机。
欧洲人仿佛都商量好似的,家家户户的窗帘都采用一种样式:白色绣花纱。只是有的全幅,有的中间横截式半幅,窗棂多是白边框,2层或3层中空玻璃。家家户户的窗台上摆满了绿叶红花,仿佛镶上了一道道蕾丝花边。
初到欧洲的中国人无不惊讶于这道于无声处的风景,因为我们尚处于美化环境的初级阶段,大家正在为绿化率而努力,还未顾及鲜花率。花园城市的产生不能单靠政府的绿地建设,如果每一个公民都向自己、向社会奉献一束鲜花,花园城市就不是件多么遥远的事。我们常常赞叹人家的生活环境,其实许多事只是很简单的一个动作,就不一样了。
街坊式规划
中国人习惯了封闭性小区,与长城围国、城墙护城的历史渊源一脉相承。单看上海,除了古北新区的规划,其它有一定规模的住宅区都属于封闭式、围合式小区。
围合式小区的优点不言而喻:便于安全、卫生的管理,有同质社区的归属感。如今国内新开发的楼盘,无论规模大小,都采用封闭围合式。带来的麻烦也是显而易见,比如住小区深处的居民要步行比较漫长的路径才能走到小区的大门口或正门口;通常居住小区的道路设计是“通而不畅”型,不提倡有笔直的横贯东西或连贯南北的主干道,这就更增加了迂回曲折的路径;外部车辆一般也是不允许横穿小区的,必须绕道走,最后城市规划就像一个大大小小的圈套。
西方不大有封闭小区的出现,大多是街坊式规划,只是居民街道车辆限速行驶,城市规划就可采用简洁明了的井字格式,四通八达。
房屋租赁是棵常青树
欧洲的租房市场是成熟的市场。对于国民消费总体来说,买房一族毕竟是浮在水面的油,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也是无力供楼的,租楼则是最常见的居住方式。
不同的生命阶段,人有不同的居住需求。年轻人初长成要自立门户,往往经济积累不足,需要租房;老年人到了空巢期,子女离家,家庭规模缩小,老俩口不再需要很大的居住面积,他们追求清静的生活,少交际、不摆阔,也没多余精力收拾居室,希望换一套舒适的小居室,还可节省开支;在大城市,上班族工作流动性也大,从城市一头到另一头,或者是换城就业,都需租房。
现代社会,传统的家庭模式已经开始动摇,离婚率上升、单身贵族增加,小房型的租用需求量也不小,种种因素,使得大、中、小各种房型租用需求都很可观。
租赁业这部“永动机”需要非常完善的管理。在德国,每一笔业务往往都是厚厚十几页的合同文本,双方的权利义务点滴不漏地罗列一清。租房人要严格保证退租时房屋清洁无损。因此退租前几天总是最辛苦的时候,退租客要搬尽所有家当,一棵钉子也不能留;地面、玻璃窗要擦得一尘不染;最辛苦要算买粉刷墙,包括天花板,都要刷得白壁无瑕,平时墙上钉画留下的钉眼也要一一填塞白粉。这样下一位房客就不用面对前面家庭留下的任何一丝气味。
在私人居住空间,人味相恶大概是普世的人性。如果退租前的清洁工作不达标,撤租人就要损失预付的大额押金,而且从此休想轻易再租到房,特别是当今网络社会,天下一家,不守社会公约的居民很难钻到空子。
不动产时刻准备产业化
如果没有完整一套空房,但有空余一间照样也可作专业寓公,这在欧洲是极其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国际性城市里,租房市场很大,很多家庭拨出一间空余房间专供留学生租用,于是才有了无数留学生与异国房东老太温暖人心的故事。
对外国学生来说,与本地家庭合住,比起在学生宿舍更能深入本地人的文化,对语言学习也大有帮助,还能连带从人家的家庭温馨中分一杯羹,至少会在圣诞节得到一个巧克力小兔子之类的礼物。
很多旅游城市的居民也专门拨出一间房作租用。他们在挂牌的中介机构报名登记,列明自己的外语能力、对国籍人种或其他具体生活习惯的偏好,经安全质量审核取得出租资格,不然的话,很容易出现孙二娘的人肉包子店。
在旅游旺季,登记不上宾馆的游客、不喜欢住宾馆的游客(有的嫌宾馆价格太贵,有的嫌宾馆式服务冷冰冰缺乏人情味),会径直来到中介机构挑选合适的家庭租用。中国人选择会说中文的家庭,单身女游客会被推荐给二老型的家庭,大多数旅游者都能在几天逗留期间与房东建立起动人的“国际友谊”。
法兰克福每年10月的书市,慕尼黑闻名世界的啤酒节,都是传统的盛会,届时大小宾馆爆满,家庭出租房就更是大显身手,经常还要调动半径10公里左右的邻近小镇上的住户。巴黎等国际大都会一年四季人来人往,汉诺威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展览馆,每月国际性展会不断,还是每年的职业网球积分总决赛站。这些常年有天下客的城市,出租单间住房更是许多家庭的创收来源。
装修设计DIY
Doityourself的理念30多年前走进了欧洲人的生活,特别是机械工业发达的德国人,几乎家家都有“工程师”。
有人专门将底层储藏室或车库辟为手工工作室,家具电器修修补补、敲敲打打,其乐无穷。普通家庭,甚至隔壁邻居一个单身老太,居然也有冲击钻、金属梯、工件齐全的工具箱、各种型号的膨胀螺钉等全套装备。欧洲人动手能力很强,家庭装修,铺地板、搭家具,一家大小一起动手。买块空地自己造房的DIY也并不罕见。
走一圈装潢大超市,最深的印象是西方国家工具业发达,几乎一半的货架是提供工具。除了自身喜欢动手,工具业的发达是实现DIY的基本条件。
著名的室内装修建材超市,如BAUHAUS、OBI(欧倍德,欧洲最大的室内装修连锁超市,2000年已进驻浦东),经营从螺丝钉到车床、从墙上小挂钩到全套卫浴装备的家居用材,每一件商品的使用都有专家在场指导和示范操作,同时有详细说明书、录像带备用。客户可以在家学习,也可打专家热线咨询,使得大部分家庭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审美品位,亲手塑造私密空间,充分享受原创乐趣。
家在一个人的生活中举足轻重,创造美好优质的生活空间是人类永恒的心仪,因此房地产有着巨大的上升空间。开发商固能提供好的房子框架,如果建材品质跟不上,就可能狗尾续貂。国内有的发展商已经开始考虑在开发楼盘的同时兼做建材业,把地产品牌从源头做起。
·家居常见的风水大忌 07/06/19
·富丽豪宅3亿人民币打造20世纪敦煌 07/06/19
·在欧洲看民居 07/06/19
·皇朝家私启动奥园板材 07/06/19
·谁在掌控成都厨卫华尔街命脉 07/06/1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