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视平线高于四周景物的空间是开敞空间,一句话说开敞空间(OpenSpace)是指城市外部空间(不包括那些隶属建筑物的院落)。包括:自然空间(山林农田、河湖水体、各种绿地等),硬质景观(城市的广场、道路、庭院等),公园,娱乐空间等的自然与非自然空间。
城市开敞的出现与发展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我们新近文明的反映,也是我们在解决了吃、穿后对更高生活物质水平的体现,人们在空余时间需要一个休憩自我的的地方,于是城市中的开敞空间就此产生了;城市生活规律而忙碌,长时间置身于此狭小领域,令人神经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于是人们又迫切希望拥有更大的绿地空间以满足需要,由此,公园,城市娱乐场为我们创造了新的空间氛围。随着时代的进步,汽车进入家庭我们有了更快更方便的代足工具,城市中的绿地、公园及休憩场所在日益增加的人流背后以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因此,我们又走向了更远的郊外(山林农田、河湖水体、各种绿地等)。我们对于其开敞空间定义的范围也就越来越广泛……
开敞空间设计具有双重评价标准,即“心理的开敞”和“生态学的自我代谢”。开敞空间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客体,但五十年代前,开敞空间设计处理常常放到建筑形态设计之后,因此变成了城市设计的一种补遗,而不是城市设计有机构成。通常,开敞空间是为满足某种功能而已有空间体系而存在的,故连续性是其特征。开放空间的数量和位置安排水平是城市环境质量的标志。当绿地率的大小大于35%,建筑密度平均值不高于30%时,城市环境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建立广泛的开敞空间体系,为科学城居住者提供必要而高品质的活动场所,是城市设计中坚持的另一理念。设计不但在城中心区建立了完善的开敞空间系统,而且将它与周边地区开敞空间相连。开敞空间的整体构架有机地联系着各个区块,同时也为科学城的中心提供了可见的实体联系。建筑物和开敞空间的融合问题也是基地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筑物被安排在开敞空间内,形成开敞的天际线,在地表平面上形成比例适合人体尺度的环境。建筑群体和开放空间的结合创造了科学城完整的、令人难忘的形象,这种群体空间方式又为个体建筑的创作提供了自由度。
设计通过多种使用功能的混合,力图满足不同居民和游客的不同需求。可弹性发展的、能容纳需求与功能变化的土地使用与建筑功能配置,为人们展开了一个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城市中心、城市空间的图景。因此设计师要通过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当今的时代任务及客户和社会的需要来迎接新的挑战。
开敞空间的类型多样,因此要在城市社区里创造出良好的空间效果,开敞空间设计与建筑设计是同等重要的。在太平洋协和区,所有的开敞空间都围绕佛斯河盆地分布。几乎有近半数的海岸线为面积达12公顷的4个大型公园占据。为了保护水环境,规划中明文规定禁止填海造地,并限制码头区的建设范围。多种类型的开敞空间满足了人们进行不同室外活动的需要。在进行现场调查时,就人们各取所需,在不同场合下从事不同活动,包括体育运动、观看比赛、散步、骑车、跑步、练操、静坐、阅读、休息、就餐、交谈、赏鸟、私人会面、公众聚会等等。更令人惊奇的是,人们在水上也同样有着多种娱乐或竞技活动。
开敞空间设计会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内容,一般包括道路断面、交叉口和铺装,行人专用步行道路系统,专人行人和自行车使用的滨水大道以便人们沿路欣赏到不同景观,以及公园、体育用地、游戏场地、广场和公众聚会场所的设计。开敞空间设计的主要要素包括;可在恶劣天气里提供庇护的凉亭,增加高度变化的矮墙和楼梯,以及入口、环岛、喷泉和绿化配置;为了便于夜间使用,规划中还增加了灯光设计,灯光强度可以根据开敞空间的利用方式调节变化。
英国伦敦1877年制定的<<开敞空间法>>中将开敞空间定义为:任何围合或不围合的用地,其中没有建筑物,或者少于1/10的用地有建筑物,而剩余用地用作公园或娱乐场所,或者是堆放废弃物,或者不被利用的地域。美国1961年房屋法规定开敞空间是“城市区域内任何未开发或基本上未开发的土地”,具有:A.公园和娱乐用的价值;B.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保护的价值;C.历史或风景的价值。由此可见,这些空间负担着城市多样的生活活动、生物的自然生长、隔离避灾、通风导流、表现地景,以及限制城市无限蔓延等多重功能,亦及是展现生态的、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等多重目标的载体。
城市开敞空间的系统化建构,是通过建立空间的网络或等级关系,来适应多样城市生活的发展需求,并提供充分的空间与环境潜力。同时系统化的开敞空间还为城市展现连续而组织化的城市景观。将各类功能空间与场所进行合理而系统地安排,从中可获得优化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城市开敞空间的系统构筑,可有利于与城市的诸如环境保全系统、城市休闲娱乐系统、城市防灾系统以及城市景观系统等切合调节,而发挥城市总合的系统功能。
任何使人感到舒适、具有自然的屏靠,并可看往更广阔空域的地方,均可称之为开敞空间.它的规划实施,更多地体现了人性的需要,是在城市狭小空间中抒发自己情怀的一片净土,有着我们反扑大自然的意象,同时也给我们在枯燥、忙碌生活后一暇意空间。
·一场政府与高校的合谋 07/04/09
·陈杰:还是应该讨论清楚一些问题 07/04/09
·中国城市的建筑艺术 07/04/09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可能是加息前奏 07/04/09
·顺景大厦业委会状告广州房管局 07/04/0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