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抑广州房价 “挤出第二套房”是关键?
近年广州楼价飞涨。主要原因在于供求失衡。
2003年住宅供应量为902.97万平方米,成交量为780.23万平方米;
2004年住宅供应量为795.25万平方米,成交量为872.62万平方米;
2005年住宅供应量为664.25万平方米,成交量为917.89万平方米;
2006年上半年住宅供应量为321.7万平方米,成交量619.8万平方米。
面对高企的广州楼价,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抑制需求量;第二方面是扩大供应量。
“国六条”的系列措施,对抑制需求量有较大作用。如五年内交易要交营业税、所得税。大户型契税收3%等,均对“炒楼者”有一定阻吓作用。
然而,市场需求依然旺盛。除了炒楼、投资的热情尚存,“敢死队”还不断出击外,城市每年新增人口的住房需求,住宅升级换代(广州房改房就超过60万套,均已到了第一个更换周期)产生的需求,均很旺盛。
同时,广州经济发展不错。口袋里有钱的人,越来越多。住房需求下降是很难实现的事情。
最近大家都在问,广州住房供应能不能增加?
答案:可以。但只能大量供应“高价地,高价房”。大量供应“廉价房”,地方政府是很难下决心的。因为那样会摧毁房地产业,同时政府的成本也过高。
然而,广州住房供应不应只限于一手开发。2005年广州二手房成交612.53万平方米,占全市一二手住宅成交总量的40%,2006年1-9月广州二手房成交462.19万平方米,占同期一二手住宅成交总量39.58%,均价只有3366元/平方米。广州目前并不缺房。关键在于房子的分配不平衡。两极分化,拥有多套房的人不少。
鼓励大家把“第二套房”和“第X套房”拿出来租、售,是最佳的方案。
广州目前拥有“1+X”套房的人太多。只要把“X”激活,楼市供应量就可显著放大。当然就可有效抑制房价。
基于这样的思路。当前政策有必要作如下调整:
1、进一步降低出租房的税费,甚至可以在3年内免税,让大家把空置的物业租出去。
2、在2006-2007年允许部份地段的物业(如供不应求的原东山、天河中心地段)不足五年也可出售。以缓解近期供不应求的局面。
3、不租不售,空置的第二套或第三套以上物业,收取“闲置费”。
4、建议广州政府开始研究本地的物业税征收办法。进一步量化指标。(如人均35平方米以上住房面积就应征收物业税。)
(作者系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观点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