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正式回归维多利亚港畔的香港丽晶酒店在掀起“回忆杀”的同时,也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观点网 上世纪末,“香港热”兴起并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在那段记忆里,港岛又被称作“购物天堂”。购物后的休闲住宿需求,也使得香港成为酒店业发展的沃土。
在时间的浮浮沉沉中,几家较早开业的高端酒店,见证了这一切。
近日,有消息称洲际酒店集团旗下品牌香港丽晶酒店即将于11月8日完成翻修,隆重开幕,正式回归维多利亚港畔。
据了解,香港丽晶酒店共497间客房,当中包括129间套房,并呈现6种餐饮体验。Nobu正式回归香港丽晶酒店,而酒吧Qura为酒店注入多一股崭新元素。
会务空间方面,丽晶宴会厅的无柱式设计可容纳最多1000位客人,10个多功能厅亦能够提供度身订制、灵活安排的服务。
旅游业伴生
重启“丽晶”,必然是一项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回顾这家酒店的历史,此前的几次更名,大多伴随持有方、运营方的变更。
上世纪70年代,亚洲本土酒店业尚未萌芽,面对明显具备发展前景的市场,有着华尔道夫、喜来登、希尔顿等酒店经验的Robert H. Burns等人,与日本东急集团在香港创立了丽晶酒店集团。
适逢1970年香港政府在尖沙咀填海造地,据公开资料,当时政府有意让香港半岛酒店改造并迁址于此,但半岛酒店婉拒了这一要求。
而丽晶与新世界集团一起拿下此地,双方达成协议,计划打造一间拥有全港最强海景的奢华酒店,该酒店也将成为香港乃至亚洲奢华酒店的代表作--1981年,香港丽晶酒店开业。
酒店位于香港九龙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8号,与新世界万丽酒店共同依附于新世界中心,直面维多利亚港海景是其最大卖点。
绝佳的自然景观,前沿奢华的空间布局和艺术设计,加上地处繁华闹市,使得香港各界名流对其青睐有加。香港丽晶酒店也由此迎来了一段快速发展的时期。
期间,丽晶酒店声名远扬,也引来资本的觊觎。最终还是在合伙人散伙,日本泡沫经济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1992年,由意欲进一步扩张的四季酒店集团成功接下了丽晶品牌。
之后又几经转手,直到2010年,台湾晶华酒店开业20周年之际,晶华集团的掌舵人潘思亮代表晶华集团以5600万美元买下了丽晶的品牌所有权,其中包括全球17家运营和在建酒店。
另一方面,从开业起,丽晶酒店物业就由新世界持有,“丽晶”运营。2001年,新世界因财政压力将酒店物业出售予洲际集团,并改名为香港洲际酒店,打造为洲际品牌的全球旗舰店。
2015年7月,私募房地产基金管理公司基汇资本宣布已代表买家成功主导交易,从当前业主和酒店管理公司洲际酒店集团手中收购香港洲际酒店,交易对价9.38亿美元(约73亿港元),并揽获长达至少67年的管理权。
基汇资本在收购时表示:“此番交易中亦承诺高额的资本预算,将对酒店进行翻新改造。”不过,翻新改造工作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未被提上日程。
2018年,潘思亮将51%的丽晶股权卖给了洲际。当年3月,洲际酒店集团宣布以3900万美元现金收购了丽晶酒店及度假村51%的股份,且洲际酒店集团拥有在2026年以后分期收购剩余49%股份的权力。丽晶品牌被收入洲际麾下。
彼时,洲际酒店集团表示,将丽晶定位于旗下豪华酒店板块中最顶级的位置,并且将会在公司强大系统平台的支持下,大力推进其在全球的发展。
同年,洲际宣布“重振丽晶”计划,有意在5年之内将全球的丽晶分号扩展到40家,香港洲际酒店也将从2020年开始重新翻修,重新开业时更名为香港丽晶酒店。在品牌调性上,重出的丽晶将一如既往的糅合东方的简约精致与西方的奢华优雅。
香港将再次拥有“丽晶酒店”,但从过往来看,此丽晶已非彼丽晶。
在疫情的延误作用下,翻新计划被搁置。直至2020年4月2日,该酒店公布将由4月20日起关闭,进行三十年来最大型的装修翻新工程,并将遣散500多名员工。
今年以来,已陆续传来香港丽晶酒店重新开业的消息。今年3月,洲际酒店集团开发加盟平台官微发文,香港丽晶酒店的餐饮目的地于去年12月试营业。
酒店的标志性餐厅包括The Steak House、港畔餐厅 (Harbourside)、大堂酒廊。
在翻新期间仍在营业的米其林二星餐厅“欣图轩”也回归了,恢复了1984年开业时的原名“丽晶轩”,继续提供融合传统与现代风味的精致粤菜。
此次“翻新”,或许并不只是实体空间的重塑,酒店名称和功能区名称的重新启用,都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呈现”出四十年前的丽晶风貌,怀旧之举,能在多大程度上赢得品牌追随者的青睐,也还需以观后效。
新时期回归
今年3月,洲际酒店集团(IHG)全球奢华品牌副总裁Tom Rowntree表示:“对于丽晶品牌,尤其是对香港丽晶酒店而言,这是一个真正的重要时刻。新香港丽晶酒店的光环,具有将城市绿洲与隔音室、秘境与住宿地、避风港与酒店都区分开的魔力。”在他看来,“香港丽晶酒店是该品牌真正的旗舰。”
事实上,香港酒店业的发展,极大程度上有赖于旅游业。在刚刚过去的三年,香港旅游业遭受重创。
东方证券(香港)的一份研报指出,2019年,香港社会活动已经导致游客人数减少,入住率降低。疫情紧接其后,香港的酒店平均入住率受到严重打击。截至2022年5月,香港酒店的入住率约为70%,低于2017及2018年约90%的平均酒店入住率。
但好在今年初就已陆续恢复香港与内地的“通关”,随着两地往来的正常化,香港地区酒店入住率有望大大提升。
香港旅游发展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香港地区酒店入住率为78%,较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今年1-9月,酒店入住率81%,去年同期则为66%。
截至今年9月,访港旅客总人次约为2332.2万,同比增长9240%。9月单月访港旅客人次达277.18万,同比增长4097.4%。
从数据上来看,香港旅游业正快速向好。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在官网发布2023年第三季的本地生产总值预先估计数字,2023年第三季本地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同期实质上升4.1%,而第二季的升幅为1.5%。
政府发言人表示,在访港旅游业和私人消费支持下,香港经济在2023年第三季继续恢复。根据预先估计数字,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在第三季按年增长4.1%。经季节性调整后按季比较,实质本地生产总值上升0.1%。
恒生银行经济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经济师薛俊升表示,香港第三季经济增长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因为对外贸易持续录得按年跌幅,反映外围环境欠佳继续影响本港经济复苏。
第二季及第三季实质政府开支下降,也可能反映今年消费券金额低于去年的因素。不过,私人消费及旅游业复苏,继续成为香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即使香港资产市场表现疲弱,私人消费仍然录得高单位数的增长,而反映旅游业的服务贸易亦保持两成以上的增幅。
此外,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10月30日表示,自从今年2月全面恢复跨境旅游,香港旅游业全速迈向复苏,第三季的访港旅客人数超过一千万人次。为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发展,特区政府将检视和更新未来旅游发展蓝图,目标于明年公布《香港旅游业发展蓝图2.0》。
据悉,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和香港旅游发展局将积极巩固香港“亚洲盛事之都”的地位,支持吸引旅客的大型盛事和活动在港举行。
来自亚洲甚至全球的旅游都将涌向香港。在此前提下,即将正式回归维多利亚港畔的香港丽晶酒店在掀起“回忆杀”的同时,也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撰文:潘玲宣
审校:刘满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