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时代广场直径5.2米的“大苹果时针”回拨稍许,Pick在与另外两位候选人竞逐时,还不得不面对外部压力。
观点网 当地时间10月25日,摩根士丹利宣布,Ted Pick将成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自2024年1月1日起生效。Pick还将加入摩根士丹利的董事会。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James Gorman将继续担任董事长。
该公司还宣布,另外两位候选人——联席总裁Andy Saperstein将成为财富和投资管理主管,Dan Simkowitz将成为公司联席总裁兼机构证券主管。
现年64岁的James Gorman自2010年初接棒CEO后,在这个位置上已坐了14年,是大摩任期最长、也是次贷危机后的第一位CEO,作为中兴之主,他的退位早有预兆。
在2011年, Gorman告知大摩董事会,自己计划至少再留任CEO三年。2022年1月的四季报电话会上,他告知分析师们五年内将离职。
到了今年5月19日, Gorman在年度股东大会上称自己会在未来12个月的某个时刻卸任CEO,随后担任一段时间执行董事长,受此消息影响,大摩股价午盘后跌幅扩大至2.6%。
当时Gorman坦言,大摩董事会已将CEO候选人缩窄至三名“非常强大的本银行内部人士”,并表示候选人之争能够风平浪静,落选者不必匆忙离职并引发大规模人事变动。
一直以来,华尔街崇尚赢家通吃的零和博弈,“华尔街历史上就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Gorman在7月份的二季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坦率地说,我们将挑战这段历史。”
三位候选人
公开资料显示,Ted Pick现年54岁,毕业于米德尔伯里学院,并获得了哈佛商学院的MBA学位,于1990年加入摩根士丹利,并于2002年晋升为董事总经理,历任股权资本市场主管、全球销售和交易主管、联合总裁兼机构证券部门负责人等职,曾帮助大摩在金融危机期间积极筹集资金,并成功推行摩根士丹利固定收益部门改革。
在2015年的一次关键重组中,摩根士丹利大幅削减了固定收益部门的规模,全球范围内裁减该部门25%员工,涉及1200个职位。
与外界预测相反,在人手和资本削减的情况下, Ted Pick带领该部门扩大了市场份额。2016年,该公司平均一个季度固定收益收入为12.8亿美元,远好于每季度10亿美元的目标,略高于2015年的水平;2020年二季度,固定收益达到创纪录的30亿美元,当年10月份,有报道称,摩根士丹利在其固定收益部门增加了数百个工作岗位。
当时任职投行业务主管的Ted Pick宣称,五年前削减的1200个职位约有一半已重新增加。至此,摩根士丹利的固定收益业务改革被誉为华尔街后金融危机时代采取的最著名的重组行动之一。
去年6月,Pick在纽约金融会议上发言称,经济状况的转变,无论是从2008的金融危机之后,还是从现在,都需要“12、18、24个月”才能实现。
他表示,市场将由两股力量主导——对通胀或“火灾”的担忧和对衰退或“冰”的担忧。对华尔街银行来说,某些业务将蓬勃发展,而其他业务则可能闲置。金融危机后的几年里,固定收益交易员们都在人为地应对低迷的市场,让他们无计可施。但现在,随着世界各国央行开始与通胀作斗争,政府债券和货币交易员将更加活跃。
“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考虑真实利率和真实资本成本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了,真实利率和真实资本成本将区分优劣公司,优劣股票。” Pick说道。
过去几年的固定收益改革中,Pick展现了他应对下行周期的守成能力,另外两位候选人的履历也同样过硬:
现年56岁的Andy Saperstein负责财富管理业务,至于58岁的Daniel Simkowitz,是三人中最年长的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在机构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均有经验的候选人。
10月18日美股盘前,摩根士丹利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期内归属股东净利润为24亿美元,同比下降9%;每股收益1.38美元,去年同期为1.47美元;收入132.7亿美元,同比增长2%。
其中,Ted Pick执掌的摩根士丹利机构证券部门(涵盖投行和交易)期内净营收为57亿美元,同比下降3%,但仍好于预期。
由Andy Saperstein执掌的财富管理部门营收6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但仍低于66亿美元的预期,该业务的客户资产总额在季度环比基础上下降2%,至4.8万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即原来的摩根士丹利美邦(Morgan Stanley SmithBarney),由原属大摩的全球财富管理业务和花旗集团的SmithBarney于2009年合并组成, 至2013年由大摩完全控股,近年来该板块被视为大摩业绩增长的“压舱石”,但从最新数据来看,增速开始放缓。
由Daniel Simkowitz领导的投资管理部门是摩根士丹利最小的部门,三季度营收增长14%,达到13亿美元,符合市场预期。
三位候选人分管的部门业绩各不相同,但Gorman坚称,下一任首席执行官不一定要管理最大的业务。他指出,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就永远不会得到这份工作,因为他当年负责的是规模最小、表现最差的业务。
当考核标准难以量化,在尘埃落定之前,各种猜疑都无可避免。摩根士丹利内部,人们经常看到三位候选人一起吃饭,似乎交谈甚洽,但不少员工认为,这不过是他们煞费苦心呈现出的和谐景象。
就目前来看,Pick脱颖而出,另外两位候选者也获得升职,权力平稳过渡,这或许是Gorman留给大摩最后的财富之一。
“我也很高兴Andy和Dan将担任更多的领导角色。两人都是世界级高管,具有杰出的价值观和智慧。作为摩根士丹利的联席总裁,Andy和Dan将成为帮助Ted管理公司。”Gorman说道。
美国彭博新闻社分析, Pick上任后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夺回摩根士丹利被高盛集团和摩根大通公司蚕食的市场份额。另外,摩根士丹利正在等待资本市场回暖、交易活动重新活跃,从而提升公司利润水平。
灰色地带
作为世界金融的象征,华尔街全长仅三分之一英里,宽仅11米,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狭窄而短促。垒砌的大理石柱,刻满雨水痕迹的水泥墙壁,以及那些来去飘忽的老式西装,共同构成了这里无所不在的灰色——与纽约其他地区的丰富色彩相比,唯有灰色是华尔街绝对的主色调。
将时代广场直径5.2米的“大苹果时针”回拨稍许,Pick在与另外两位候选人竞逐时,还不得不面对外部压力。
5月2日,摩根士丹利一份监管文件披露,公司正试图解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其他美国当局对其股票大宗交易行为的调查——这无疑会成为Pick上位的潜在障碍。
针对该调查,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摩根士丹利滥用大宗交易买卖双方之间的信息流,正如欧洲货币基金组织所指出的,美国对金融机构此类做法的监管存在一些灰色地带。
在华尔街证券市场的连年战事中,摩根士丹利以及它的两位老对手——高盛和摩根大通,时刻都在寻找着彼此的潜在漏洞,并抓取一切机会予以回击。
据英国《金融时报》称,早在2019年,高盛曾就摩根士丹利大宗交易前的可疑价格走势与香港证监会联系。
高盛曾在报告表示,其竞争对手在亚洲有潜在的市场滥用行为,虽然颇为讽刺的是,它本身就是1MDB(1Malaysia Development Berhad,即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腐败丑闻的关键参与者。
报道指,高盛的股票资本市场部门(ECM)经常讨论由摩根士丹利安排配股的部分上市公司股价走势,并密切关注其配股交易纪录。
到了去年2月份,美国证监会着手调查摩根士丹利、高盛在内的数家华尔街大行,怀疑他们在大宗交易前通风报信,使部分客户避开大手沽货所引发的股价下调。
目前,Pick所卷入的大宗交易调查案件尚未结案及公布细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纽约南区法院仍在进一步取证。
有市场人士认为,皮克乃至摩根士丹利被调查案牵连的程度,取决于有多少家其他金融机构被监管部门同时立案。
尽管热衷于打小报告,但面对监管部门的大规模调查时,华尔街精英们也能相逢一笑,互相整理领带,从公文包里拿出另一份剧本——多家同行组成临时阵营,即便同时被监管部门罚款制裁,对单个公司的声誉影响也能分摊到最小。
例如去年9月,美国对11家未能监控WhatsApp消息的华尔街金融机构及其子公司分别处于11亿美元和7.1亿美元罚款,加上2021年12月以来对摩根大通的2亿美元罚款,总罚款金额达到20.1亿美元。
最近一起案例发生在今年5月24日,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发现五家银行在线上聊天室非法分享金边债券定价和交易敏感信息,摩根士丹利正是其中之一,但这对该行当天的股价没有太大影响。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滥用大宗交易市场信息的行为被视为行业惯例,那么对Pick的个人影响可能相对有限。
如今,Pick在风口浪尖中继任大摩CEO,占据道德高地的评论家写道,“玻璃房子里的银行家不应该互相扔石头”,但这或许正是华尔街的游戏规则所在,人们心照不宣地爬上高位,或就此陨落。
撰文:冯嘉炜
审校:钟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