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年第三季录193亿港元国际收支盈余

观点网

2020-12-22 18:06

  • 香港今年第三季的经常账户录得965亿港元盈余(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为13.8%),反映香港储蓄多于投资。

    观点网讯:12月22日,香港政府统计处发布今年第三季香港国际收支平衡及国际投资头寸等初步统计数字。香港于今年第三季录得193亿港元的国际收支盈余(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为2.8%),而今年第二季则录得155亿港元的赤字(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为2.4%)。储备资产相应地于今年第三季增加同等数额(193亿港元)。

    香港今年第三季的经常账户录得965亿港元盈余(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为13.8%),反映香港储蓄多于投资,令其累积对外金融资产(例如股本证券或债务证券),在环球金融波动时提供缓冲。与去年第三季的693亿港元的经常账户盈余(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为9.6%)比较,盈余增加主要是由于货物贸易盈余增加和初次收入净流入增加,而服务贸易盈余减少则抵销了部分经常账户盈余的增幅。

    货物贸易盈余由去年第三季的2亿港元增加至今年同季的315亿港元。同期,服务贸易盈余由去年第三季的357亿港元减少至今年同季的254亿港元。今年第三季的初次收入流入和流出分别为4,017亿港元和3,570亿港元,从而产生448亿港元净流入,而去年同季则录得388亿港元净流入。

    金融账户方面,今年第三季属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资产录得1,080亿港元的整体净流出(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为15.5%),而今年第二季则录得1,042亿港元的整体净流出(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为16.4%)。今年第三季录得整体净流出,是由于其他投资净流出,而直接投资净流入、证券投资净流入和金融衍生工具现金结算所引致的净流入则抵销了部分的整体净流出。另外,今年第三季储备资产增加193亿港元,而今年第二季则减少155亿港元。

    至于国际投资头寸,在今年第三季季末,香港的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总值均处于很高的水平,分别为45.94万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6.8倍)和30.88万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1.3倍)。在第三季季末,从对外金融资产扣除对外金融负债后,香港的对外金融资产净值达15.05万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5.5倍),而今年第二季季末则为13.45万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4.9倍)。香港的对外金融资产净值与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是世界最大之一,为香港经济面对突如其来的外来冲击发挥强大的缓冲作用。

    至于对外债务,年第三季季末,香港的对外债务总额为13.32万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4.9倍)。与今年第二季季末的13万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4.7倍)比较,对外债务总额增加3,227亿港元,主要是由于银行界别的对外债务、直接投资的债务负债(公司间借贷)和其他界别的对外债务增加所致。在第三季季末,来自银行界别的对外债务,占整体的60.4%。其他的对外债务主要包括其他界别的对外债务(24.2%)和直接投资的债务负债(公司间借贷)(15.2%)。

    审校:钟凯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香港

    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