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与潘子翔面对面:深耕者的定力和战略智慧 | 博鳌·融合的力量

商业地产 公司 2025-08-18 02:53:18
为你播报
约 21分钟
潘子翔坚信中国经济的未来是向好的,当下要一起度过调整期。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凯德投资的优势正在显现。

编者按:2025年,面对新的环境,企业与个体正在加速打破边界,不断向外学习与交流,寻找互融互通的合作机会。

因应时代演变,博鳌房地产论坛升级为博鳌房地产论坛系列活动,继续推出“2025博鳌观点访谈”系列报道——“博鳌·融合的力量”。

通过对全产业链代表性企业的调研与交流、深度采访与对话,探寻融合的商业新力量。期待这股力量能穿透产业壁垒,带动产业链及经济的发展和升级。

观点网 新加坡一直以其敏锐的嗅觉,在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在商业领域的凯德投资也是一样。我们再次见到凯德投资(中国)首席执行官潘子翔,希望了解他们对市场的判断和未来计划。

近几年中国经济处在一个大的拐点,潘子翔认为,从市场的周期性角度,这很正常,只是之前20年大家都“太顺”,突然下跌的“坡”太陡,所以突然间有些不知所措。

几年过去,大家似乎不再抱有V型反弹的幻想,逐渐接受可能会经历一段漫长的调整期。在潘子翔看来,中国经济面临的内外压力具有复杂性,政府在调控政策和力度上比较谨慎,用“中医”的方法慢慢调理,用时间换空间,何尝不是中华文化的体现。

但这也考验着企业的能力和韧性。潘子翔执掌凯德投资在中国的业务,中国经济当下经历的持续调整,在他看来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过程,但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中国经济短期有压力,未来仍是向好的。”

他认为,“困难与机会是硬币的两面”,在中国经济转型、不动产行业模式重塑的过程中,凯德投资的优势会逐渐显现出来,不管是“人民币+美元”基金平台,还是“资管+运营”的双价值引擎。

主动求变

上半年,世界新闻头条围绕着关税战。 外部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国内需求亦呈现些许乏力。

潘子翔不讳言目前经济面临的挑战,称不同赛道有差异,不动产仍在探底阶段。

他告诉我们,商业板块仍然是稳定、有韧性的。凯德的商场定位于中高端,满足大部分客群的需求,波动性较小。

这背后是凯德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要主动管理,现在我们调改和租户更新的速度更快了。我们也联合租户,一起想办法提升运营效率,比如餐饮租户提高翻台率,为商户做外卖提供便利,带着商家'卷起来'”。

我们发现,凯德的“卷”,不仅是团队的执行力,更在于积极的行事风格。

在过往接受观点新媒体的专访中,潘子翔多次强调,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跟着市场调整,终归会被颠覆,“因为市场变化太快、太大。”

在他看来,“变换打法”其实是凯德的常态,“要随着外部环境'内调',主动改变”。

当行业过了高速增长期,基于“增量时代不可能永远持续,需要提前转向”的判断,凯德集团于2021年通过业务重组,实现轻重分离。

凯德投资作为上市的不动产资产管理公司,“轻资产、资本高效、规模增长”是其发展战略的核心。

加快“由重转轻”,是凯德投资持续调整动作背后的逻辑。比如向平安人寿出售6个来福士资产组合的部分股权,并继续负责项目的运营和资产管理。据潘子翔介绍,这是向轻资产转型的重要一步。

中国战略

面对地缘政治、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很多在华发展的外资企业,都在调整策略,寻找新路径。

对凯德投资来说,其“China for China”策略,正在推动在华业务实现新的增长。潘子翔进一步解释,“也就是'本土募资,服务本土',发挥我们的优势,继续做好、做强中国业务”。

凯德投资于2021年获得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资格,这意味着能够发行人民币基金产品,并且提供基金管理服务。

善用金融工具,基金管理与资产管理的“双管”能力,一直是凯德的独到之处。

据潘子翔介绍,凯德从2005年就开始设立美元基金,持续引入国际资本投资中国市场。旗下不少项目都是通过私募基金投资。

环境在变,人民币基金业务的开启,为其开辟了新的募资渠道,实现从美元到人民币的双线循环,投资灵活性、管理资金规模都得以进一步提升。

据悉,2021年以来,凯德投资成功设立了超过10只投资中国资产的私募投资工具,投资标的涵盖商办、产业园区、物流园、数据中心、特殊机会等多元类别。其中7只为在岸人民币私募基金,累计募资540亿元。

“人民币基金是我们在华发展策略的核心”,潘子翔表示,“我们在中国有市场经验、有基金管理能力,能够根据投资者的需求,打造相匹配的基金产品”。

今年5月,凯德投资再次与险资合作,在中国设立其首只在岸母基金,总股本承诺额50亿元人民币。

对于险资加码投资不动产投资,潘子翔认为,“险资要求风险可控、收益稳健,凯德既有不动产投资经验,也有专业的资产管理能力,这也是投资者选择我们的原因”。

2024年,凯德投资还成功发行两期总计20亿元人民币的可持续发展挂钩熊猫债,这也是首单由新加坡企业发行的可持续发展挂钩熊猫债。

在潘子翔看来,中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开放,为国际机构带来更多机会。通过人民币债券融资,不仅有成本优势,而且可以减轻汇率波动影响。

受地缘政治影响,近些年美元LP对中国市场保持观望。潘子翔分享了他的最新观察,“近期我接触的一些中东投资者都表示关注中国市场,愿意通过凯德这样的平台,帮助他们寻找好的投资机会。相信未来有更多国际投资者会回到中国市场。”

据悉,截至2025年8月13日,凯德投资的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下文简称“FUM”)为1,170亿新元(约6,500亿元人民币),按照公司的发展计划,目标到2028年FUM突破2,000亿新元(超过1万亿人民币)。

这家根植于亚洲的不动产资管巨头,正在一步步向其目标迈进--成为全球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

目前,中国业务FUM在集团占比为26%,约为1,700亿元人民币。对于未来目标 ,潘子翔向我们介绍,“随着公司的全球化发展,FUM到2,000亿,'蛋糕做大'的同时,中国市场业务规模也会提升,大约到2,200亿元人民币,比重会微降”。

“我们既是基金管理人,同时也是专业的资产及运营管理方。”据他透露,凯德投资也在拓展管理输出业务,“已经有6个项目,接下来也会有新项目落地”。

落子“C-REIT”

今年4月,凯德投资宣布申报旗下首支中国消费基础设施公募REIT--凯德商业C-REIT,其有望成为中国首单外资消费类公募REIT。消息公布后,不出意外地被广泛讨论。

不同于其他消费型基础设施REITs首发一个项目,凯德商业C-REIT拿出位于广州、长沙两个商业项目作为底层资产,总规模约为26亿元,项目整体出租率约为97%。

潘子翔表示:“首发两个项目,包括放了一线城市的项目,希望做一些突破,给市场带来一些新的经验和成功示例。”

虽然这是凯德在C-REIT市场的首秀,但其在REIT领域已经耕耘了20多年。早在2002年,凯德就推出了新加坡首只公募REIT,并且在新加坡REIT市场发展和相关规则制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潘子翔介绍,目前在新加坡REITs市场中,由凯德投资所管理的REITs市值占比近三分之一。

截至2025年3月31日,凯德投资共持股7只上市REIT(总市值370亿新元),是亚太地区最大的REIT管理人。凯德商业C-REIT成功发行后,将成为其第八只上市REIT。

实际上,凯德一直是C-REIT的积极推动者,很多年前就开始向相关监管部门建议并分享新加坡REIT市场的做法和经验。

潘子翔认为,“REIT不仅是一种金融产品,不是把资产装进去上市就结束了,更考验长期管理能力”。

“我们收到了来自各方的积极反馈和期盼,包括相关监管部门、投资机构、业内同仁,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争取能够在三季度末,国庆前在上交所敲钟”,潘子翔笑言。

据了解,未来,在新加坡上市的凯德中国信托(2006年上市)将面向国际投资者,秉持多元化、多资产类别的发展策略;而凯德商业C-REIT专注于服务国内投资者,聚焦购物中心。凯德中国信托也将作为凯德商业C-REIT的战略投资者之一。

对于发展C-REIT平台,潘子翔也有更多的期待,“我们希望把S-REIT经验带进中国市场,也为海外投资者提供一个继续投资中国的平台,助力中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

的确,这也是外资继续“用脚投票”中国市场。

可以说,凯德的C-REIT落地,不仅是其深化中国业务的重要里程碑,也将对中国不动产资管行业、对C-REIT市场带来积极的示范效应。

而随着凯德商业C-REIT成功发行,凯德投资所构建的人民币基金“募投管退”平台也迎来重要一环,完成从私募到公募多层次REITs体系的全面布局。

以下为观点新媒体对凯德投资(中国)首席执行官潘子翔先生的采访实录(节选):

观点新媒体:您如何看目前的经济形势和面临的挑战?

潘子翔:不同赛道的表现不一样,不动产还在探底。

市场有周期很正常,中国经济过去20年一直在往上,虽然有小波动,但始终在上升周期,大家太顺了,突然遇到这么大的波动,缓冲不够,所以一下子不知所措。

尤其地产开发商,之前杠杆太高,到后面发现没有足够时间调整。其实没有人觉得调整期不应该出现,但却很少人做好了准备。

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是高于市场预期的,但下半年的不稳定因素仍然比较大,压力可能会加大,也要看政策力度。

借用一个业内朋友的说法,中国和西方国家在应对经济压力的政策选择上,就好像中医和西医的区别。

西医检查发现问题后,要不就手术切掉,要不就吃速效药,快速解决眼下问题。就像美国2008年金融风暴后积极干预,但也为未来埋下隐患。

中医不一样,先坐下来,把个脉,看看哪个部位失调了,再慢慢调理。这需要时间,就像中国经济,会慢慢调回去,以时间换空间。

观点新媒体:市场普遍感受内需不足,凯德的商场项目表现怎么样?

潘子翔:商业这个赛道是稳的。

我们也做了一些调整,比如在租金策略上更加灵活。我们一直是“主动管理”,会跟租户一起,想各种办法提高经营效率,把整个生态做扎实。

高端商业在疫情前两年很好,但现在影响比较大。我们主要做的是中高端,是刚需,反而比较稳。

商办市场现在比较辛苦,经济调整导致企业减租或缩面积,恢复还需要一些时间。

观点新媒体:凯德的调整步伐很快,包括早几年将20个项目出售给印力,2021年又把六个来福士资产包的部分股权出售给平安,这些动作背后的战略考量是什么?

潘子翔: 还是要回到周期看,市场不可能一直向上走,增量时代不可能永远持续。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的大方向,一是从管理角度要集中,回归一二线城市;二是“由重转轻”,尽早转型,把“管理”内功夯实。

2021年是关键一步,我们第一次和险资合作,把我们的高端产品线“来福士”资产包的部分股权出售给平安,我们也保留了一部分股权,同时继续负责这些项目的运营管理,这是由重转轻的一大步。

观点新媒体:凯德的重点是放在管理吗?公司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潘子翔:很多人问我们,2019年跟星桥腾飞合并扩大了规模,2021年重组又拆开,到底想不想做大规模?我们当然想做大,但用不同的方式。现在重点是如何更可持续的发展,要看到风险,跟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做调整。

我们的战略是明确的,也非常珍惜我们的品牌,认真的管理好资产,但在投资层面可以跟其他人一起合作,我们跟投,通过专业管理创造更大的价值。

凯德投资就是立志要做一个重仓亚洲、专业的全球化不动产资产管理公司。

观点新媒体:这几年我们看到凯德投资设立了多只人民币基金,包括今年5月宣布和友邦合作成立人民币母基金。在中国的主要发展策略是什么?

潘子翔:转型之后,我们是一个资产管理公司,发展人民币基金管理业务,把这个业务做大做强。

其实我们做不动产基金已经很多年了,之前都是美元基金。2021年拿到人民币基金牌照后,人民币、美元都可以做,并且越来越多的是人民币基金。

中西合璧是凯德的优势,我们既可以募境外的钱投到国内,也可以募国内的钱投国内资产。

我们的“China for China”策略,也就是“本土募资,服务本土”,让我们可以继续稳健的夯实在中国的业务。

观点新媒体:在国内募资,最大的投资方是否就是险资?

潘子翔:我们的投资者是比较多元的,险资是其中之一,也是重要的长期伙伴。

利率下行,市场不确定性高,险资更需要稳健、风险可控的资产配置选项,愿意投一些表现稳健以及有政策红利的不动产赛道,而且每个项目的投资体量大,能够让他们快速部署资金。

不管是投不动产项目,还是公募REIT、私募REIT,他们需要信得过的管理方,凯德的资产管理能力、REIT经验,都是他们所看重的。

观点新媒体:凯德在海外REITs市场已有很多年的经验,今年4月,凯德申报了首支中国消费公募REIT,背后的战略考量是什么?如何看C-REIT市场?

潘子翔:20多年前凯德就开始在新加坡做REITs,目前持股7只上市REITs, 加起来市值370亿新元,五只在新加坡上市,一只在马来西亚上市,今年又通过平台收购增加了一只日本酒店REIT。

我们希望这只C-REIT可以在国庆节之前敲钟,成为我们的第八只公募REIT。

但REITs不只是一个金融产品,不是把资产装进去上市就结束了,更考验长期管理能力,需要资产质量好、长期收入稳、管理人要专业。真正实现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不动产。

凯德在新加坡既是基金管理人,也是资产管理人,这种双管理能力,让我们在新加坡的REITs产品这些年都表现不错。我们希望把这只C-REIT做成一个试点,把凯德的核心本领放进来。

底层资产我们放了两个项目,长沙和广州各一个。我们希望做一点突破,证明增大规模能够降低风险,多个项目抗风险能力比单个项目强。

凯德中国信托也是这只C-REIT的战略投资者之一,我们希望积极推动中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让海外投资者能够继续投资中国市场。

观点新媒体:您如何看中国的投资机会?

潘子翔:中国新质生产力、产业升级、消费升级都有潜力,短期有重重困难,但中国经济有韧性,中长期仍看好。

基本上,发达国家的GDP,60%以上甚至近70%是服务类产出,中国现在才50%多,有很大部分还没有体现出来。不单单是服务业,而是国家消费、个人消费、科技创新,长期潜力是非常大的。

凯德投资目前集团FUM(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大约6,500亿人民币,计划到2028年突破1万亿人民币。现在中国占集团的26%,约1700亿人民币;到2028年,当集团FUM达到2000亿新元,中国业务规模会扩大到2,200亿左右,占比差不多在20%。

我坚信中国的未来是向好的,眼下大家要一起度过调整期。在这过程中,凯德的优势会慢慢体现出来,不管是“美元+人民币”,还是“资管+运管”。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陈玲 审校:武瑾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