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圈后的生存之道:2025博鳌文商旅暨康养大会圆满落幕

2025-08-18 01:53:15
为你播报
约 20分钟
从传统的地产开发,到文商旅及康养融合,业务赛道转换之后,经营的逻辑面临重构,在实现长期发展与持续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来自同路人的真知灼见或许能带来启发。

在宏观经济稳步复苏的大背景下,传统行业壁垒逐渐消融,“融合”不仅是一种趋势,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而在融合之后,如何持续创造价值?当空间、内容、技术与服务交织重构,既有竞争力能否在未来继续发挥效用?

8月14日,2025博鳌文商旅暨康养大会圆满落幕。本次大会聚焦“繁荣与共生”,汇聚文商旅及康养领域的企业家、专业人士,以及产业链各环节、各场景的运营商与服务商,共话融合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事实上,新兴技术的应用、消费模式的转变,以及政策环境的利好,都为行业的升级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文商旅及康养产业正展现出多元化的创新趋势和发展潜力。

从传统的地产开发,到文商旅及康养融合,业务赛道转换之后,经营的逻辑面临重构,在实现长期发展与持续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来自同路人的真知灼见或许能带来启发。

新周期下的选择

大会伊始,中国商业联合会购物中心分会副会长兼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蔡云率先登台。在她的分享中,扩消费、稳增长背景下商业地产的发展路径逐渐清晰。

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1%,限额以上单位家电、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家具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和22.9%,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10.8%……各项数据表明,在政策驱动下,消费热度不减。

其中,上半年的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1.8%,居民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9.0%。康养、文旅正逐渐成为人们未来生活中必然的活动方向,而服务业也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经济活跃了,通信发达了,活动半径大了,这就是我们的市场”,蔡云总结道。

“购物中心是一个城市综合体,是一个载体……新消费趋势下,文、商、旅、康养的融合,形成了在购物中心当中,在城市综合体当中一站式的消费。“这些方式过去都是在进行尝试,现在已经成为常态。”

中国商业联合会购物中心分会副会长兼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蔡云

复星康养集团执行总裁张敬文结合具体实践,聚焦细分市场,分享了新周期下康养投资的思考与探索。

人口老龄化被视为一场静默的革命,已成为重塑社会经济结构重要的治理议题,也为康养产业的规模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据机构预测,2035年我国康养产业规模将达到30万亿,康养产业投资的前景和空间也较为广阔。

张敬文认为,“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产业周期是康养投资的现实起点,而周期的力量是巨大的,是投资当中最重要的事。如今,无论是经济周期、政策周期、人口周期、地产周期、产业周期,都迎来康养投资的机会和空间。

在他看来,我国康养产业正在进入一个需求爆发、政策赋能、模式创新和投资布局的新周期。“2026到2030年,这5年时间应该是我国康养产业向上快速发展的拐点期。”

至于投资的重点可归为三类,刚性需要、美好生活和科技赋能。“刚性需要”是指瞄准失能失智人群和高龄人群,从市场来看阿尔茨海默、特色专科类的机构比纯粹的养老机构收入高出20%到25%。

复星康养集团执行总裁张敬文

美好生活方面,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老年旅游、体育健康、文化娱乐消费分别增长 26.2%、23.9%、20.7%。在康养投融资领域当中,养老旅游、老年体育健康,以及高品质康养社区位居前列。科技赋能也是康养中最火热的领域,康养+AI正在逐步改变养老的商业模式和生态模式。

在发言的最后,张敬文表示:“中国已经进入了长寿时代,在社会无风险、利率还在不断下行的条件下,我们还是要坚持长期主义,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并重,把康养做好,对康养不要期待有太高的收益率,但是整个收益情况还是符合未来发展趋向的。扎扎实实把康养产业做好,为长者提供有温度、更专业的服务,这也是我们的期待。”

融合带来发展新动能

随后,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邵宇结合自身体验与观察,以专业视角阐述了消费分级、情绪价值和文旅跨界。

“消费包括文旅本质上还是一个宏观问题”,邵宇在发言中指出,传统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各有各的问题。消费问题最主要的函数不是信贷的函数,是收入的函数。

从主流娱乐方式来看,对比三年前和目前,酒吧、夜店、密室逃脱、KTV的消费下降得非常快,现在主要流行的消费是City Walk,其实就是省钱。还有棋牌类,现在大家都在打掼蛋。“在这样消费降级的背景下,我觉得现在更多的是分级,所谓分级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我们的居民储蓄是不少的,最新的数据是居民储蓄有160万亿,为什么放在银行不用呢?主要是为了以后养老,包括生病之后使用,这笔钱很难把它消费掉,这是养老钱。”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邵宇

各社交平台上热议的是,活力四射的老年人,生不如死的中年人和普遍躺平的青年人。

在邵宇看来,“50到60岁的这些人群,他们有财务积累,他们也愿意做尝试,所以银发经济,特别是初老族的消费空间是很大的,包括科技、旅游、康养等等方面的潜力。”

他认为,从消费的细分门类来看,银发经济最利好的一定是人形机器人。“当然现在的人形机器人还比较初级,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那人形机器人有没有泡沫?现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都是巨大泡沫,但泡沫是一个中性词,泡沫有良性泡沫,有恶性泡沫,如果你投科技,它大概率是一个良性泡沫。”

关于科技,亿航智能副总裁薛鹏有更深的见解。这是他首次来到博鳌房地产论坛及系列活动的现场,在“推动低空新消费——eVTOL航空器赋能文旅产业升级”的主题演讲中,薛鹏指出,目前低空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两个领域是航拍及农业植保。此外,在智慧城市管理、载人飞行、体验及观光方面有相对成熟的应用。

据他介绍,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最大的好处是智能化程度比较高。飞机在起飞之前,能够自行检查一遍。按照民航局的要求,人工还得再检一遍,所以构成双保险。即便飞行过程中出现动力失效、某一个螺旋桨突然不转了、不能输出动力了,eVTOL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挽回。“它有16条螺旋桨,在飞行的过程中允许有故障,但是不能有事故。”

亿航智能副总裁薛鹏

在他看来,在文旅市场,eVTOL未来可以提供一种新的低空体验,又区别于传统的直升机。在使用体验上,“eVTOL没有发动机,没有振动,噪音很小;其次私密性比较好,eVTOL只有两个座位;三是舒适度也比较好,相较于直升机,eVTOL可以提供比较好的乘坐体验。”

从经济账来说,对eVTOL企业来讲,做文旅项目是更适合的。薛鹏表示,现阶段首先做飞行的体验,以飞行体验和观光切入,为下一步做城市内短距离的通勤提供数据支撑。

发言的最后,薛鹏向现场发出邀请,希望文旅或者是旅游项目,能够与低空经济有一些结合,在某个点上找到可以合作的契机。

伟光汇通集团董事/总裁王军在演讲中也谈到了数字、科技与文旅的结合。王军表示,伟光汇通做文旅产业小镇二十多年,目前在文旅产业小镇中,是绝对的头部企业,是行业内规模最大的企业。“这个行业看着简单,做起来非常难。”

他分享了几点对旅游行业趋势的研判。首先,对比2019年的高峰期,旅游出行人次和旅游总收入是增长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旅游引领着新消费在全面爆发。另一个趋势是,用户的心智更加成熟,定制性、沉浸式旅游成为新的风口。

第三个趋势是文化引领和数字赋能,共同驱动旅游产品的迭代。从供给端来看,比较确定的产品迭代方向有四个:文化引领、数字驱动、个性驱动、品质优先。

第四是数字经济出现了新的动态。伴随着科技的持续发展,不同技术和产业相互赋能,贯穿经济循环和产业发展链路的通畅,包括下沉融合,经济增长更多地出现在文化、科技、内容和商业融合的链接点上。数字经济更加突出平台经济的模式,引领创新更多的新业态。

伟光汇通集团董事/总裁王军

王军认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技术的加持,所有行业都迎来了再做一遍的机会,文旅行业也不例外。以文化为根基,以数字技术为驱动,数字文旅正在牵引着行业做新一轮的产业升级。

“很多文旅场景也将被数字化和人工智能重构。数字文旅既具备数字经济的新特征,相较于传统的文旅来说,它在产品模式、业务模式、管理模式、思维模式等方面都出现了很多重大的变化,数字化和科技的创新催化着文旅行业商业化的迭代和业态的升级。沉浸式、体验式、场景化成为了文旅消费的新趋势。”

他表示,智慧文旅、线上文博、内容生态、短视频、直播、虚拟现实、智能装备,这些方面都让文旅的应用场景更加融合。

破圈后的转型路径

演讲之后的主题讨论会环节,由广东省房协专家委主任委员、原世联行集团首席技术官黎振伟担纲主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邵宇、复星康养集团执行总裁张敬文、伟光汇通集团董事/总裁王军再度登台,并邀请腾讯智慧零售与生活产业解决方案副总经理翟昆,共同围绕“新消费时代,不断拓宽的多元化场景”、“健康无界,打造全龄多元康养新生态”、“文旅破界,全域IP重构沉浸式体验”等多个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聚焦“出圈与破圈”,黎振伟在主持过程中谈到,房地产行业正在经历深度调整,销售额出现大幅下降,但是文商旅康养产业却提供了一个补位的作用。在结构性的替代背后,是文旅消费从到此一游向深度体验的升级。它折射出消费主权时代的到来,也是房地产从增量到存量的转变。

但转型不易,如何进行不同赛道之间的过渡?

邵宇表示,大家都谈到发达国家的消费占到整个经济结构的70%到80%,中国只占40%到50%,因为大家的发展阶段不一样,我们还在原始积累的阶段。

经历了房地产这一轮调整以后,大家对传统的一些追求可能会有不同的心态,有不同的调整。

“增长逻辑已发生深刻变化。过去依赖房地产高速发展、追求‘快钱’的模式难以为继,人均GDP从1.2万美元向2.4万美元跨越的过程中,消费品、制造业将成为核心增长极,文旅、康养等‘慢钱’领域的价值日益凸显。”

他补充道,还是要满足人的真实需求,如果只是投资的积累,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

主题讨论会:出圈与破圈

主持嘉宾:广东省房协专家委主任委员、原世联行集团首席技术官黎振伟

对话嘉宾: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邵宇、复星康养集团执行总裁张敬文、伟光汇通集团董事/总裁王军、腾讯智慧零售与生活产业解决方案副总经理翟昆

具体到地产商转型做康养的实践,复星康养集团执行总裁张敬文表示,康养是一个专业性强的领域,需要人才的积累、文化的积累、技术的积累,不是短期内所能形成的,不太建议地产开发商自己来做,还是要和专业的机构合作,在合作当中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慢慢再做一些探索和转型。

他提出地产商在转型中可能探索的三个合作路径,第一是和保险相结合,“因为保险资金的性质,它不能直接用于商业用地,但是在慈善用地、福利用地、养老用地方面,上面建的不动产和建筑物,其实是可以做一些探索的,有很多大型的保险企业也有地,可以和保险合作,它的资金周期很长,投资回报率要求也没那么高,同时又能和保险销售结合,在负债端和投资端都能形成很好的收益。”

第二,有些地产商也在探索转型,在建第四代住宅的同时,也会配套一个养老社区,这个社区和住宅在同一个区域上,一方面可以促进住宅的销售,另一方面为住宅中的人群和外部人群提供一个社区。

第三,一些物业公司,特别是地产下属的物业公司,在给现有社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同时,做适老化改造,这都是一些方式和途径,当然这也需要和康养服务商结合。

腾讯智慧零售与生活产业解决方案副总经理翟昆,则从文旅企业同质化的原因谈起,强调了在地文化的重要性。

“年轻人很多喜欢游戏、动漫。腾讯拥有大量的IP知识库。游客在逛的同时,还能体验实景的戏台的搭建,我把戏台搬到了城区,游客体验就会相对比较好。同时我们提供数字化的技术,比如我们的AR/VR数字藏经洞,这是我们做的敦煌非常有名的IP,我们把藏经洞的细节复刻到毫秒级,在游戏动画的基础上复刻古董,很多人在线上种草之后,再去线下,整个链条就变得比较顺了。”

翟昆认为,旅游是一个老客+新客的事情,“当你这个运营公司有十几个连锁景区的时候,其实就是运营人的事情,基于大数据运营这个人、理解这个人,知道他下一次的出行需求,知道他潜在的出行需求,这就是我们提供的一整套的方案。”

通过CDP(用户标签引擎),从小红书、抖音、快手等公域体系里面,将客户留存下来成为私域,“这是我们比较擅长的点”。

关于转型之路,伟光汇通集团董事/总裁王军坦言,在路径探索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旅游+地产的本质还是地产,如果你是地产逻辑,这条路本身就有问题,我们走了几年就发现这条路有问题,现在这些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传统地产的本质是做存量市场,这个市场本来就存在,参与者只是在里面分蛋糕,所以这里面就会很卷。”因此他认为,传统地产转型的一个路径就是要做增量市场。

他表示,无论是低空经济还是康养、文旅,都是在创造一个新的市场。“我做的这个产业,把原来不在这里消费的人群吸引到这里来消费,做出了增量市场,各方就能给你很大的支持。当你能做出增量市场,你就有机会,这是一个转型。”

“原来传统地产全部是靠销售来发展,主要的利润、现金流是靠销售,这个路径循环下来,是没有资产的,资产全部卖掉了,你又没有做经营。这条路现在明显走不通了。”转型之后,有了经营性的收入,经营逻辑就不一样了,可以提供投资和新的融资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潘玲宣 审校:武瑾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