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近日,京东物流马来西亚2号仓正式开仓运营,为其在马来西亚第二个自营海外仓。
这只是一个京东海外仓布局一角。
多年来,京东物流进行全球供应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并持续将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能力进行复制,以海外仓为核心,编织了一个海外供应链网络。
10月15日,京东物流宣布继续加码海外仓,计划至2025年底全球海外仓面积将实现超过100%增长。
同时,进一步布局建设保税仓、直邮仓。
海外仓面积要翻番
京东物流称,将会进一步提升国际快递覆盖范围,年内全球近80个国家的消费者均能够收到来自中国的京东快递。同时,加快供应链技术的海外布局。
产城园区评论获悉,目前京东物流已构建以海外仓为核心,包括海外仓网、国际转运枢纽、海外国家本土的运配网络及跨国运输网络于一体的全球供应链网络。
上半年,京东物流已在美国、阿联酋等地开设新的海外仓。截至2024年6月30日,全球拥有近100个保税仓库、直邮仓库和海外仓库,总管理面积接近100万平方米。
通过扩大海外仓面积,京东物流能够更好地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提高货物存储和配送效率,为出海品牌和海外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物流服务。
在海外仓库的选址上,京东物流以欧洲、美洲和亚洲为核心,选择了欧洲的德国、法国、英国、荷兰;东南亚的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以及北美的美国等国家作为枢纽,通过干线和航空运力建立端到端的供应链体系。
在海外仓的分类上,目前市场上的海外仓运营模式主要分为平台仓、第三方海外仓和卖家自营海外仓三大类。
具体来看,平台仓是平台的附属产物,自带流量,仓库无需担心获客问题;仓储费和附加服务费非平台的主要盈利来源,主要通过完善的仓储物流体系吸引卖家入驻和买家下单。
因此,大平台如亚马逊的平台仓对卖家话语权较大,对入库的产品规则、储存时间等均有较严格限制。
第三方海外仓两极分化严重,赛道壁垒偏低,但头部壁垒极高。小供应商不具备全链路的服务能力,只能卷价格吸引客户;大供应商主要依靠尾程派送规模优势及各类型附加服务盈利。
卖家自营海外仓主要为顺应家具、家电等产品卖家出海的产物,该类卖家一般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规模较大的自营海外仓一般会给第三方卖家使用,凭借品牌优势和自用积淀的信息化能力吸引部分中小客户,加强规模效应。
京东物流出海野心
国内快递市场面临存量竞争的背景下,各大物流巨头确实纷纷瞄准海外布局。
顺丰、菜鸟、极兔等头部企业均在加速全球化布局,升级海外快递物流服务。
出海同样是京东物流近年来发展的“关键词”,并且在出海方式上延续国内的供应链模式。
体现在业绩贡献上,来自海外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收入保持增长趋势。最新业绩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京东物流总收入863亿元,经调整后净利润为31.2亿元,同比增长2631.2%。
单就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而言,京东物流上半年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达到418亿元。
其中,来自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的收入达到154亿元。截至2024年上半年,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达到6.4万名,单客户平均收入23.9万元。
布局之初,京东物流便以海外仓为依托,打造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海外仓为中国出海品牌提供了强大的物流支撑。产城园区评论获悉,海外仓能够缩短物流配送时间,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其次,海外仓提供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包括国内工厂提货、海运出口、目的港清关、海外本地入仓和仓配服务等全链路物流服务,能够有效缩短海外经销商采购周期和交付时效,降低运营周转压力。
比如为某中国汽车出海品牌客户提供门到门、全链路汽车配件供应链服务,从“国内工厂提货、海运出口、目的港清关、海外本地入仓和仓配服务”的全链路物流服务均由京东物流负责,该项产品服务成功打造了中国汽车品牌备件出海的新模式。
此外,京东物流的海外仓还能为中国出海品牌提供售后技术、售后客服、质检、维修、现场技术支持等一揽子售后维修解决方案。
据了解,2023年京东快递先后推出“国际特快”和“国际标快”两大服务,欧美主要国家均可覆盖,最快可实现3日即送达。在美国、荷兰、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京东物流为多个海外品牌提供了一体化仓配物流服务。
该公司管理层曾表示,国际业务,体量比较低,但增速很好,并且长期来看,增速会比国内更高。
除了海外仓布局,如今京东航空已顺利开通多条国际航线。京东集团CEO许冉曾表示,未来二十年,京东供应链服务将基本实现覆盖全球,在占全球80%体量的经济体里建立供应链基础设施。
为扩大国际快递覆盖范围,京东物流亦在持续加强与海外本土快递物流企业的合作。
2023年三季度,京东物流同法国邮政旗下国际快递公司Geopost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国际供应链物流的多个领域展开合作,打造覆盖中欧的国际快递服务,提升京东物流在欧洲多国的履约时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