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指数(GDIRI) 东北地区,作为中国的传统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一直面临产业结构老化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偏重化工型和资源型的产业。尽管东北振兴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关心的话题多年,并且有多项支持政策相继落地,但该地区在经济转型和发展速度上仍相对落后。
这种历史遗留的产业结构问题,加上“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负面印象,使得东北地区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以摆脱过去的固有印象,实现经济的全面振兴。
需要关注的是,出身于中部城市的中电光谷却一直看好东北。
3月15日,中电光谷与沈阳市沈北新区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拟投资100亿在沈北新区打造新型产业综合体——中国电子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根据协议,双方将从“区域规划、产业咨询、产业园区开发、产业招商运营、产业政策设计、产业金融及投资”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
资料显示,项目规划总占地3000亩(分期建设,一期用地约300亩),计划投资约100亿元,项目将在沈北新区打造一园四区,其中包括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首发展示区、研发创新区、高端定制区、中央商务区,拟引入“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及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相关领域企业。
该新园区的合作开发苗头最早出现在去年11月29日,当时在中电光谷大本营武汉举行了沈阳市沈北新区产业资源对接会,活动由沈北新区人民政府、沈阳市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中电光谷承办。
活动上,中电光谷与沈北新区签署了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合作协议,中电节能、创鑫医药、零度资本等也与沈北新区签署了入区合作协议。
实际上,中电光谷已深耕沈北新区超十年,最早于2012年开发了沈阳光谷联合科技城项目。这标志着中电光谷在东北的首个项目落户沈北新区,开启了其在该地区的产业开发。
回顾此前中电光谷在沈北新区的开发经历,以沈阳中电光谷信息港为代表的项目大都属于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项目,然而开发进度并不尽如人意。
中电光谷信息港是中电光谷在沈阳重点的项目之一,也是公司在沈北新区的第二个项目。中国电子在2016年8月5日与辽宁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6年10月就已完成土地摘牌。不过有消息人士透露,这个当地推进东北振兴的代表性项目一直到2017年3月仍未开工,拖慢整体开发进度。
2020年,中电光谷与沈北新区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双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沈北新区12平方公里的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示范片区提供规划咨询、运营服务,在城市空间规划、开发建设、街区改造、城市运营、产业园区整体开发及策划、风险投资等领域与沈北新区展开深入合作。
除了纯产业项目,中电光谷还为沈北新区打造了商业项目——OVU沈阳创客公社,项目位于沈北新旧动能转换示范片区的文创区,是中电光谷在东北地区建设运营的首个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城市站。
创客公社涵盖“创孵办公、青年公寓、金融服务、专业培训、创业辅导、众筹众包”等功能,并引入主题餐厅、咖啡书吧、便利店、商务培训等商业配套
2023年中报显示,中电光谷在沈阳开发有4个项目,分别为沈阳光谷联合科技城、沈阳中电光谷信息港、沈阳创客公社和沈阳中电光谷科技城,均位于沈北新区的城市四环线与七星大街附近,现存土地储备为15.29万㎡。
目前,中电光谷在沈北新区已构建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全链条产业孵化和服务体系,已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效应,4个已落地项目联动,借此构建“产业集群—产业基地—产业社区”三级产业空间布局体系。
据了解,中电光谷此次与沈阳市沈北新区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后,除新项目的建设落地外,还将以沈北新区为核心建设集团北方大区总部,辐射整个北方区域。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电光谷北方区已出售及交付建筑面积为3.51万㎡,入账平均售价4429元/㎡;产业园销售签约金额3.34亿元,签约面积6.78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