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意依旧对长租行业充满信心,他告诉我们,今年他37岁,时间还很长。
观点网 八月上旬,海南的高温持续不断地挑衅人的容忍度,偶尔几场阵雨,倒也让人体感更加舒适些。
不过,时好时坏的天气,难免会对嘉宾的行程造成影响。今年是罗意第三年来到博鳌,他这趟来得可不容易,不仅海南“变天”,北京也发布了暴雨预警,提醒市民减少外出。
想来,长租公寓今年也是“雪上加霜”。从最早的哄抬房价,到甲醛超标,到P2P引发的整个行业的次第暴雷,叠加今年疫情带来的重挫,暴雷的速度在不断加快。
对很多长租企业来说,今年能活下来就已是一种实力和幸运。
乐乎如何能在艰难的环境下活下来并且还活得不错?博鳌大讲堂之后,我们有了和罗意交流的机会,希望能从他那里找到答案。
罗意也坦承,疫情确实对行业产生了影响,包括活生生错失了一个春节后的传统旺季。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相较于其他行业,长租公寓行业也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乐乎从4月开始,业务就保持着非常漂亮的增长曲线,我们并没有因为疫情的到来就荒废了业务的增长。对所有创新创业公司来讲,增长有时候就是战略,因为有些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会在增长中得到解决。”
按照罗意的说法,水开始变温了。
据悉,乐乎在北京的100多个项目、2万多间公寓,已达到90%左右的出租率,不过由于经济下行,租金不可避免地下降了10-15%。
作为乐乎的创始人,罗意对疫情期间团队的努力颇为欣慰。他透露,今年3月份乐乎就已实现全面的盈利和现金流回正,6月中上旬业务基本全部恢复,到现在很多门店的综合出租率已经回到95%以上。
“企业还是要专注去考虑怎么盈利,我个人认为,今年融资市场肯定是好不了的,明年上半年都恢复不了,不只是长租。”
出于长远考虑,实现盈利是去年底乐乎管理层定下2020年的第一目标,因为实现盈利后,乐乎能够做更中长期的战略安排。
在罗意看来,这次疫情给行业按下暂停键,反而是一个好的契机,有更多时间去看书、思考和交流。于是,我们问他,规模和质量哪个重要?
“我觉得接下来长租行业,能活下来的一定都会从质和量两个维度去考虑,而不简单是规模,这次挑战对投资机构也是一种教训,对他们的认知也是一种影响,我想会是全行业的一个进步。”
但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罗意调侃称,可以预见的是人类的记忆力会非常短暂,当经济热起来的时候还会重蹈覆辙。
“肯定有规模的目标。但过度关注就会跑偏。我想,经历过起伏之后,可能不把有些事情看得那么非此不可,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企业自身在行业当中的价值。”
罗意将对社会及行业的价值看得很重,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使命愿景,然后是企业文化,接下来才是KPI。
“在这个行业中,有没有你的段位?有没有你的壁垒?有没有明确的方向?有没有你获得高度认同的企业文化?我觉得这应该是企业家想得更多的事情。”
罗意不是一个短视者,他看得很长远,也很坚定。在博鳌大讲堂中,他表示,这次疫情的发生,让他更坚信作为品牌统帅下的轻资产的价值,未来乐乎会继续强化既有的轻资产代运营业务。
“对于所有在这个行业里面投资的人,它的意义都不止是刷个马桶,把房子租出去那么简单。”
罗意从轻资产优劣势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分析,去年是轻资产年,轻资产就是不通过花钱,通过商誉、专业性以及网络组织就可以展业,尤其是行业下行的时候,它越需要品牌、越需要机构。那么,轻资产有没有劣势?劣势就是苦。
除此之外,乐乎也在考虑未来租赁资产门类下的募投管推的地产基金的管理能力。
“也就是说,我们轻重两个轮子会转起来,轻资产不一定会是边界。恰好近期有一个项目机会,在北京和建行联合开发了一个社区,总投入4.5亿,我们出了4500万,做了第一个开发项目。我们想借助这样的机会去建立自己的基金的闭环能力。”
今年是乐乎成立6周年。罗意依旧对长租行业充满信心,他告诉我们,今年他37岁,时间还很长。
撰文:陈玲 利晋
审校:武瑾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