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千亿销售后 澄清“违规披露”
作者: 见习编辑 郑鹏     时间: 2013-10-09 00:52:59    来源: [ 观点网 ]

在莫斌所述的其千亿扩张背后,碧桂园其庞大的土地库存,销售去化压力也显而易见。

  观点网 见习编辑 郑鹏 就在十一黄金周接近尾声之际,迎接碧桂园却是来自港交所以及香港证监会的问责调查。

  10月8日中午,碧桂园在早上短暂的停牌后发布澄清公告,截止9月底,首9个月合约销售额达647亿元,已超越620亿元的全年销售目标。

  碧桂园从停牌到发布澄清公告,与日前香港媒体的一则公开报道有关。

  或涉违规披露

  据香港信报10月7日报道,碧桂园于当天爆出长假期间的销售佳绩,令市场质疑集团泄露股价敏感资料,信报获悉总裁莫斌向内部员工发出的讯息,具体的内容如下:“我们创造了集团成立以来的多项历史纪录……今天认购金额已达到超千亿,达到1095亿……国庆日1号至今已认购185亿;加上明天完全有可能创造国庆销售200亿的纪录,单月销售超200亿已经必然;……马来西亚项目今天认购已达到93.8亿,百亿目标指日可待,已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地产商……。”

  不知是否受该讯息的影响,碧桂园股价则在尾市时突然抽升近3%,最高升至5.2港元;成交突然急增。全日收市升1.6%,收报5.14港元,创近1个月高位;成交金额增至5693万港元。

  而截至目前,碧桂园尚未公布9月份的销售数据,最新公开披露的业绩仅到8月底,累计合同销售约为519.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620亿元的84%。

  对于上述数据的披露,有市场分析表示,从现在媒体的报道来看,碧桂园高管的行为已经违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准则,属于提前泄露内幕消息的信披违规。

  同时,有分析还指,如果碧桂园确实信息披露违规的话,更将对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信用产生负面效应。

  对此,碧桂园8日发布的公告中回应称,碧桂园总裁兼执行董事莫斌与高层人员进行内部沟通期间,讨论到某些未经核实的数据,而董事会希望通知股东及投资者,相关数据仅属初步数字,而公司亦将检讨内部程序,确保所有员工保密任何敏感及机密资讯。

  另外,公告还表示,主要股东兼副主席杨惠妍、连同执行董事兼主席杨国强,自公司上市以来持续增持股份,亦未曾出售,并确认在可见未来,无意图减持股份。

  承压千亿销售

  以莫斌发出的讯息来看,若碧桂园今年的认购金额已达千亿元,意味着其或已经超越恒大、保利、中海等跻身内房销售首三位,或仅次于万科和绿地。

  东方证券香港分析师Jack Gong在接受观点新媒体的采访时表示,碧桂园的假日营销比其它上市公司有经验,且采用了大盘营销模式,加上自身的产品定位,碧桂园的十月销售的确比较理想。

  但是,对于是否能达到超千亿的认购金额,其认为尚过于乐观,上述人士进一步称:“相对而言800亿比较保守的数字。”

  对于是否能达到千亿的认购目标现在还未能确切的证实,但值得注意的是,仅从今年碧桂园销售表现来看,碧桂园以呈数倍的增长在扩张。

  不仅在去年430亿的销售目标上上调30%至620亿,此外,碧桂园目今年入市的项目有112个,其中新推楼盘约11个。同时,碧桂园还新进入福建、四川、江苏等省份,不断在实施全国性拓展,目前,已取得施工许可证建筑面积约1824万平方米。

  而在莫斌所述的其千亿扩张背后,碧桂园其庞大的土地库存,销售去化压力也显而易见。

  据了解,目前碧桂园总部成立了12个投资团队,奔赴全国各地拿地。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快速扩张也需要考虑碧桂园内部管理人员的支撑。目前碧桂园拥有一个21人的董事会,是董事人数最多的内地上市房企。这种平衡策略,也给管理带来了挑战。

  除此之外,标普分析师陆枫在接受观点新媒体的采访时也表示,公司在扩张方面有些太快,因为出现负债率上升现场,这也为财务方面带来一定压力。

  陆枫还指出,现在碧桂园的销售规模过快后,将导致未来增长速度放缓,预计盈利在未来2年略有降低,广东省外的项目因是新进入的市场,在刚开始盈利也会偏弱一些。

  据碧桂园披露的中期业绩显示,2013年,碧桂园的负债比率上涨为60.1%,而2012年同期仅为53.9%。净利润率由2012年上半年的约17.8%下降至2013年同期的约16.0%。



(审校:劳蓉蓉)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