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晶此前参加三届奥运会,但只在2004年登顶。2008年,27岁的郭已是老将,不过她仍然在起跳、动作协调性和动作难度上拥有优势。
和那些还站一班岗的老将一样,郭晶晶身上携带着广告单、新闻料和一本难以尽述的伤病史。她将像花儿,最后一次盛开在喧嚣的舞台
郭晶晶双腿打石膏缠绷带,半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窗外五六米,河北游泳馆跳水台,一群孩子上上下下,练得热闹。这一住一个多月,郭晶晶不过10岁……这个故事被反复提起。郭晶晶启蒙教练、小学班主任和姥姥都把它讲了一遍。他们试图告诉记者,郭晶晶成功绝非偶然,往后的辉煌必然在少年时埋下种子。
郭晶晶曾在保定乐凯小学度过五年时光。上午上课,下午训练。后来她进了河北跳水队,之后上了北京。
乐凯小学大门教学楼顶挂了横幅,“世界冠军的摇篮,放飞梦想的舞台”。在陈列室有郭晶晶首夺世界冠军的照片。另外,郭妈妈范玉梅曾到这里和该校其他冠军家长合影。
吴薇,郭晶晶小学的班主任。郭晶晶腿骨折时,她去看郭晶晶。按理说,小孩子应该在家或医院,听郭妈妈说女儿在游泳馆,她大吃一惊。吴薇走进游泳馆,郭晶晶就躺在小木床上,腿上绑着夹板。郭晶晶一边养伤,一边看队员训练,听教练讲话。多年过去,很多人、很多事淡忘了,但吴薇对这事一直印象很深。那天一直笑着对她说“没事没事”的郭晶晶和那张小木床,给了她强烈刺激。她说:“如果是我自己的孩子肯定舍不得。”
在游泳馆养伤,是启蒙教练李芳的主意。刚开始,郭晶晶是来游泳的,不喜欢跳水。学游泳学了20多天还没学会。李芳问范玉梅,怎么这么慢?范玉梅解释郭晶晶小时候遭水淹过。老早都会游泳的她,因为心理障碍不得不戴游泳圈。后来李芳让郭晶晶练跳水。跳3米板,郭晶晶不敢。李芳将她骗了下去。上来后,问她:“怕不怕?”郭晶晶说:“还好。”悟性不错的她越练越胆大。李芳相中了郭晶晶,觉得她有全国冠军的潜力。
一开始,郭晶晶的膝盖到脚尖伸不直,腿特别硬。为了练韧带,坐老虎凳。一次练习,郭晶晶腿骨摔裂,按理该回家休养。但李芳怕回去“心散了”,照她话来说,郭晶晶性格外向,训练不专心,需要不断提醒。因此,李芳向范玉梅建议,让郭晶晶在游泳馆吃住,边养伤边观察别人训练,主要是把心收拢。那一个多月,郭晶晶没事,就照李芳提议练钢笔字,把心静下来。郭晶晶的钢笔字写得很端正,大约得益于此。
即使在游泳馆养伤,她晚上照样做作业。郭晶晶边学习边训练,每天都能完成作业。这曾让吴薇很奇怪,问她什么时候完成的。郭晶晶说是利用休息的时候。中午,还有下午训练结束后到吃晚饭前都是做作业的时间。实在写不完,就在厕所写,因为宿舍到时间就要关灯。对此,郭晶晶的姥姥很自豪,说,“我们家晶晶是两个脑子,一个脑子跳水,一个脑子学习。”
读完小学五年级后,郭晶晶就基本跟着李芳训练了,1992年成为专业运动员。在李芳眼里,郭晶晶很好强,独立性也强,六七岁的郭晶晶冬天到游泳馆自己脱棉袄,还要求速度快。除了偶尔发烧,她几乎天天训练。若哪天没来,李芳心里也纳闷,不知道该训练谁好。
郭晶晶经历相当坎坷。
1996年奥运会后,郭晶晶训练时又摔坏腿,开放性骨折。据时任中国跳水队副总教练于芬回忆,训练时,一名广东队的教练开灯。他准备开右边灯,结果关了左边灯。当时郭晶晶正起跳,在半空中一下看不见,踩歪了。于是骨折。这是一次相当大的打击。
在北京看病,按常规处理是要打钢钉,一年后再取出。对于运动员来说,多做手术会影响训练。于是采取保守治疗,打着石膏的郭晶晶回到河北。
摔坏腿是1996年12月,第二年10月是全运会。选择保守治疗的郭晶晶,花5个多月时间慢慢愈合。等腿好了,离全运会也只有5个月了。养伤期间,她身高长了5公分,体重增加20斤,而且腿很细。
伤好了,接下来是魔鬼训练,每天6点起床,练习到8点,再吃早餐。中午,别人午睡,她穿着出汗服在外面跑步。顶着烈日炎炎,在晒得发烫、反着白光的马路上跑步。下午继续上高强度训练。1997年夏天,在郭晶晶至今的训练中也是最苦的一段。李芳告诉郭晶晶:“你是能参加奥运会的水平,如果就此放弃,你以后想起会终身遗憾。”
全运会预赛,她还是拄着双拐看比赛,石膏还没有取。当时人人都想,还有几个月了,在全运会取得好成绩是不可能的。但是到了全运会,就不一样了。郭晶晶体重减了15斤。腿也练成一条粗一条细。当年的郭晶晶给全场留下很深印象,李芳告诉记者,连裁判长都说,没想到她恢复得这么优秀。伤后复出的郭晶晶,拿下3米板亚军。冠军是谈舒萍。
1993年初,不到12岁的郭晶晶进了国家队,跟着于芬。在李芳的手下,郭晶晶边哭边练。到了于芬那里,也是边哭边练。提到郭晶晶,于芬对她评价很高,“和教练很配合,对她压得很紧,她也能承受。哭着也是练,一边哭也要一边练。”郭晶晶十二三岁时,于芬就让她跳107。在于芬的博客上,还有一段录像,郭晶晶一边练一边哭。
郭晶晶姥姥却说,郭晶晶小时特别好哭,但一懂事就不哭了,五六岁时就不爱哭了。
小时玩铁环,郭晶晶不小心把上牙巴磕得流血,血糊得满脸都是。郭晶晶的姥姥和姥爷赶紧抱着她往医院跑。她都没哭,“一声都没有”。郭晶晶姥姥抱着她往医院跑时,她还说:“姥姥,你别抱我啦,我太重。”当时她才6岁,还没到游泳馆训练。
悉尼奥运会,郭晶晶在预赛和半决赛都是领先,但到决赛,伏明霞迎头赶上,以微弱优势夺冠。据郭晶晶姥姥说,郭晶晶一宿没睡觉,在奥运村转悠,教练担心她想不开,即使这样也没见她哭。
在保定乐凯二区生活区有幢老楼,这是郭晶晶姥姥家。郭晶晶姥姥姥爷至今仍住这里。郭晶晶的童年在这里度过。在姥爷姥姥眼里,郭晶晶素来话少,进屋就学习,该干什么干什么,从小就这样。现在也这样,见面就打声招呼,“姥姥”。逢年过节,她会打电话问,“姥姥最近身体怎么样啊?”就完了。郭晶晶姥爷说:“她对事业认真,对亲情相对淡薄。实际就是通过她妈妈来孝敬我们。她母亲也是沾她的光,我们也跟着沾点光。”
郭晶晶不直接关心家里人的事,将钱拿给她妈妈就是了。“转移,如果不这样,也练不出来。”这是她姥姥的想法。12岁在北京训练,郭晶晶父亲郭树忠给她送钱去。她对远道而来的郭树忠说:“拜拜,我开会去了。”郭晶晶的父母去了,大老远的,她也不怎么搭理,坚决不耽误学习、开会、训练。郭晶晶回保定,也是一回来就上游泳馆,2004年奥运会后,她一回来就上游泳馆,游泳馆临
时给她腾了间办公室,给她住,她不住家都住游泳馆。
“这都是正常的,忠孝不能两全,干大事的人顾不上这些。”郭晶晶小时候,姥爷姥姥给她买吃的,她会说:“放着吧,我先学习呢。”虽说如此,郭晶晶到日本比赛,还是买了当地点心托母亲范玉梅带回给姥姥姥爷。
虽然平日疏于联络,不善表达;但郭晶晶姥爷认为,她干好自己的事业就是对老人最大的安慰,主要是精神上的满足感。“不能成材的人,成天围着你,烦着呢。”
郭晶晶的教练于芬觉得“这孩子很有良心”。那时候,于芬训练很辛苦,很累,郭晶晶会主动把于芬的拖鞋、水杯送到她手上。河北出产的草莓,郭晶晶家人给她带来,她就转送给于芬。
吴薇虽然教郭晶晶时间不长。但她还记得,一次中秋节中午放学,郭晶晶悄悄走到吴薇身边,递给她一包小东西。吴薇打开一看,是月饼。问她哪里来的,她说是训练队发的。“很懂人情。”吴薇说。
目前,郭晶晶父母住在保定市四里营小区,是铁路机务段的职工宿舍。郭家位于5楼。这是一幢相当老旧的楼。楼道墙壁上,到处贴着疏通广告,郭家门口至少有二三十份这样的小广告,贴了又撕、撕了又贴。7月9日下午,记者再次到郭家时,就发现有人在郭家门口贴广告。在郭家门口走道上,有几个破败的花盆,花盆上放着当地产的衡水老白干包装盒。
7月8日上午11点,记者到达5楼,不知一左一右哪个是郭家,只好选择敲一个装修比较豪华的防盗门,敲了几声,没人应,没想到对门装修较差的那家开了门,一个1.75米左右的中年人正要出门,看他脸型和郭晶晶有点像,记者赶紧从包里拿出郭晶晶当封面的《体育画报》,递给他,并说:“你是郭晶晶父亲吧?”这位中年人表情比较尴尬,接过杂志没有出声,我俩对视了一段时间。
他既没承认也没否认,记者跟着他下楼,边走边问,他说:“我肯定不会接受你的采访。”记者问:“为什么?”
郭树忠想了好几分钟,边走边回答:“一、关于郭晶晶的假新闻太多,香港的、大陆的媒体为了好看,为了吸引读者,纷纷用了很多耸人听闻的标题,见风就是雨。我们被记者搞怕了,躲还来不及呢。二、晶晶马上就要参加奥运会了,女儿在备战,父母说什么,都会对她有影响,我们不希望在奥运会前对她带来任何影响。三、家里都是晶晶妈妈说了算,迄今为止,我从未接受过采访。”
后来记者和郭树忠交谈时,他说:“我当时如果承认是郭晶晶父亲吧,我知道你肯定是记者,是来骚扰我的;如果我否认是郭晶晶父亲的话,那还像人话吗?”
郭树忠脸型和郭晶晶有点像,都是长脸型。不过,后来记者见了郭母范玉梅照片后,才发现郭晶晶和她妈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郭树忠当天上身穿红色T恤,下身着绿色短裤。记者问了好几个问题,他都未回答,有时还要考虑好几分钟才有反应。后来郭树忠楼下的邻居,还有小区车库门卫告诉记者,郭树忠口吃,说话有些结巴,平常也不善于谈话,和邻居说话也就是“上班了、吃饭没有”等。邻居还介绍,如果有推不开的采访,都是范玉梅出面接待。尽管郭树忠未能接受记者采访,但他从头到尾堆笑,令人无法强求。离开时,他说了一句:“我对你什么都没说过,也没有接受你的采访,你别写什么。”
7月10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小区,待了一个多小时,看到郭树忠,当时离他大概有50米远,记者马上过去,他发现了记者,拔足狂奔,记者也没有跑,只是跟着后面走,由于是老式小区,规划并不整齐,有很多小巷,郭树忠每到小巷拐角处时,都会回头观望,看到记者还在后面跟,他再走,最后,他仗着熟悉地形的优势,将记者甩掉了。
在郭家楼下,停着一辆红色MiniCooper。这是郭晶晶的车,现售价约35万元,后来转送给郭树忠。但记者看到郭树忠外出,是骑单车。
记者在小区里转悠时,和郭家邻居拉家常。其中,一位陈女士向记者介绍,两年前,经常有香港狗仔跑到小区采访。这大约是郭父见到记者望风而逃的缘故,被记者搞怕了。记者两年前做娱记时,曾和一位香港记者并肩战斗采访过《满城尽带黄金甲》,据他说香港记者到大陆只关心三个人:王菲、章子怡、郭晶晶。
有个香港记者给陈女士留下深刻印象,“那个记者来小区转悠了三天,郭树忠和老婆闻风而逃。末了,那个记者一无所获,离开这里时,他还要我帮他在楼梯口照了张相,他还说,‘一无所获没法向老板交差啊,只好照张相证明自己曾到郭晶晶家一游。’”
陈女士还说,2004年奥运会后至2005年底田亮被中国跳水队开除前,郭晶晶曾和田亮回过一次家,“当时我和孙女还找田亮签过名呢。”
·敏捷身手与商业头脑的结合 08/08/14
·穿着隐身衣的欧盟 08/08/14
·中国企业海外突围 08/08/14
·盘点奥运赞助商:谁吃到这块超大“蛋糕” 08/08/14
·“吃得咸鱼抵得渴” 08/08/14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