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翔输了,他仍然是我们最优秀的运动员,他创造过的成绩,仍然是激励这个民族年轻人进去的动力,我们仍然要为他欢呼鼓掌。他肯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胜利。
关于刘翔的长文报道,是古德博蒂结合他多次在中国采访完成的,专门选择在7月13日,刘翔生日这一天的《星期日泰晤士报》上发表,而且把握住了一根十分敏感的新闻神经:刘翔是中国的民族骄傲,刘翔不能输。
这一天,当我打通古德博蒂伦敦手机时,他告诉我说,当初产生刘翔特写念头,就是因为“这个田径天才的独一无二,他在中国公众心目中不可替代的冠军地位”。古德博蒂的观察十分敏锐,他在文尾表露出来的忧虑,同样也是真实的。
如果刘翔输了……
在刘翔生日的这一天,触及这样一个话题,似乎是最不合时宜的。幸运不会垂青于悲观者,因此幸运的人总是幸运。于是刘翔的2008,大家集体意识中只有一种景像,刘翔夺冠,别无选择。
然而,如果刘翔输了呢……
或许这不是一个合时宜的问题,可是在古德博蒂文章的结尾,他隐约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逃避,绝对不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最佳方式。我们也没有理由逃避这种怀疑。
如果刘翔输了……那么我们应该感谢他带给我们这么多想象的空间,这么多荣耀的激动,我们应该祝福他继续前进,挑战自己以及这项运动的极限。我们也应该更加珍惜他在2004年雅典创造的奇迹,更应该珍惜他在瑞士改写的世界纪录,珍惜他带给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真实的历史,更多的并不是浪漫的激情神话,而是平静理智的延续。
刘翔卫冕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我不知道有没有一种数理逻辑公式,能够将他第二枚奥运金牌的可能性量化。当他站在决赛赛道上时,8名决赛选手每人理论上的夺金可能性都是12.5%。当然,刘翔的可能性不止如此,有许多因素在强化着他夺金的机率:他是卫冕冠军,他已经具备丰富大赛经验,能在压力下发挥,他创造过世界纪录,他有着全世界最好的栏间技术……这些因素累积起来,我们可以乐观地认为,刘翔在决赛赛道上,有25%的模糊胜率。如果这些优势因素都无法被量化成数字,至少还有一条,东道主的优势,是有人进行过量化分析的。
根据英国拉夫堡大学对各种综合性国际大赛的研究,他们得出了一个东道主具备“30%竞技比较优势”的概率,这个结果和最近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奥运奖牌前瞻分析有些类似。倘若30%的东道主因素叠加在刘翔的决赛胜率上,他相对其他7位选手的金牌“比较优势”,也只会在40%以内。
换个角度看,这意味着刘翔有60%的可能拿不了金牌。如果认为刘翔拿不到金牌就是失败的话——刘翔自己都这么认为,那么刘翔失败的可能性,远高于他成功的可能性,不论以上这些数理逻辑分析是否合理。
怀疑刘翔夺冠的可能,提出“如果刘翔输了”这个话题,完全是一种理性思维的结果,犯不上扣任何意识形态的大帽子。倘若我们能理性地面对这样一种可能,那将是奥林匹克精神在东道主身上一次极好的体现,也是我们为刘翔以及其他奥运国手们减轻压力,让他们怀抱健康体育精神去正常地参加竞技。
一个成熟的民族,当然应该用这种积极的方式,去接受所有的竞技体育结果。古德博蒂的观察,体现出了他对我们在刘翔身上倾注过多热情可能带来的消极效应,北京2008,其实正是一个让中国社会真正进入奥林匹克生活方式的机会。
如果刘翔输了,他仍然是我们最优秀的运动员,他创造过的成绩,仍然是激励这个民族年轻人进去的动力,我们仍然要为他欢呼鼓掌。他肯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胜利。
·深圳罗湖商城陷11年来首次退租潮 08/07/28
·北京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或放缓 08/07/28
·番茄炒蛋 08/07/28
·央视新大楼即将落成 库哈斯惹争议 08/07/28
·“奥运蜜月”可能翩然而至 08/07/27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