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年在深圳诞生那天,就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也许花样年并非是深圳二线地产企业当中崛起最快的开发企业。但不能否认花样年在深圳地产界确具有极强的资源整合能力。
2005年,深圳成立了新地产联盟,这个由深圳星河地产董事长黄楚龙及益田房地产集团董事长吴群力发起的深圳房地产商联盟里,曾宝宝担任第一届理事会主席,潘军担任首任秘书长。
在此联盟当中,汇集了花样年、益田、星河、泰华、卓越等五家深圳房地产新晋企业。并规划将在每年吸纳1-2家新的房地产企业加盟。
于是在深圳,已经有了由万科、华侨城、招商、金地、中海等构成的一线房地产开发商阵营的同时,以星河、卓越、京基、花样年、佳兆业等地产企业形成了房地产开发商的二线联盟。同样有趣的是,在深圳新规划的深圳中心区土地中,鲜见五大开发商拿地的身影,倒是京基、星河、花样年这样的二线地产企业储备了珍贵的地块。
迄今为止,大多数人都认同花样年在深圳地产界,尤其是在深圳二线地产企业当中的领袖地位。这一方面是因为曾宝宝,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潘军。
出身世联地产的潘军是深圳地产界的营销能人,正是曾宝宝的人脉与潘军的营销能力的结合主导了企业的发展。潘军在担任花样年总经理的同时担任星彦地产顾问的董事长。他在开发商与地产顾问的双重角色间自如的转换,不经意间就整合了深圳地产的资源。他们一方面为深圳其他的房地产开发商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他们自主开发。
烦恼
然而,花样年大规模进入房地产开发行业的时间毕竟较晚,因而花样年的发展速度也远远不及2000年之后崛起的卓越、京基、星河等深圳房地产企业。
也许花样年的烦恼就在于,当其大规模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并认真梳理旗下产品品牌的时候,深圳各区域的主导开发商已经将地盘瓜分完毕。
因而花样年只能见缝插针。时至2007年,花样年不得不将自己在深圳的发展重点放在了盐田。但深圳依然流行“盐田不成市”的说法。
此外,花样年自身的定位在开发中档楼盘,目标消费者的定位为自住型的买家。但在2008年,在万科、中海、招商主导的深圳楼市降价浪潮当中,因为产品定位的原因,花样年成为受害者。
同样在2007年,依靠其2002年左右在成都储备相当规模的地块,花样年已将目光放到了那里,花样年预备其未来的发展重点在深圳之外。
然而天不遂人愿,汶川地震又一次打破了花样年的发展计划与时间表。事实上,花样年在成都的相关项目是受此次地震影响较大的成都地产项目之一。
与此同时,尽管潘军宣称,对于品牌地产商而言并不存在融资困难。但2008年初,曾有传言花样年北上京城寻找买家,期望将成都一地块转让。而2006年,花样年的资产重组并随后成立花样年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则被认为是花样年为其IPO计划做准备,最近有消息称花样年今年将赴港上市融资大约5亿美元。但新一轮美国房贷危机又来临了,今年的资本市场确实前途未卜。
在整个花样年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依然无法清晰的判断这个公司未来的走向,在走向品牌房地产开发商的道路上,花样年的道路并不顺利……
·深圳岁月 花样年成长的烦恼 08/07/16
·花样年 潘军 08/07/15
·花样年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08/07/15
·京基倒影:抹平城中村的蔡屋围金融中心 08/07/13
·徐教授再道歉 08/07/10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