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石油价格管制政策正在补贴全世界,不光是交通工具,还有石油作为原料与能源的一个产业链。
上周五,石油价格再次教训中国投资者。
这天下午,愤怒的中国A股以暴跌近6%的收盘,起因看起来只有一条已经麻木的消息:全球期货油价已经狂飙到142元/桶。这已经不是一桶能源制品的价格,而是像缅甸赌玉人对集市上一块丑陋的石头随意报出的天价。犹如惊弓之鸟的A股大型蓝筹股票,两天内冰火两重天,前一天涨停的股票,当天又打成了跌停。
过去的几个月里,华尔街显示屏上石油期货的那条走势线,起起落落,已经让中国A股蒸发了数万亿的社会财富。石油正像一个1:5倍的杠杆,随意将A股撬起,又重重扔下。
以对今天早上在马路上的每一名开车的中国人或者坐在电脑前盯着股票的中国投资者来说,石油期货不是华尔街的游戏。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游戏,也许将像恶梦一样在10年里追随这个国家的经济起落。
我在此前的专栏中写道:1970年代美国遇到的石油问题,是阿拉伯人为要挟西方解决阿以冲突而掏出的现货石油武器。2000年代的这一场石油危机,可以看出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了向全世界转嫁自己的金融损失,同时打压中国与印度这样的战略对手时,动用的石油期货武器。
这一次,国际投机资本没有看到美元要准备立即加息,美国仍然在用疲软的美元躺在全世界的身上,把在次贷危机中的经济损失一点一点地摊销掉。从当前到美元加息前的这一段最不确定的时期,是石油投机资本仍然展开想像的良机。
美元与石油的这种微妙的充满了政治含义的互动,很让中国的石油价格管制政策头痛。两周前,中石油与中石化的成品油出厂家上调前,摩根斯坦利已经有报告准确预测到了这一消息。现在倒过头看,与其说这是外国投行的一个研究预测,还不如说是一个政治预测,摩根斯坦利闻到了中国可能会对石油价格的管制政策做出一些调整的政治信息。
石油价格管制的初衷与结果,就像播种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稳定CPI的良好愿望下的石油福利,可能是一个错误的产业发展价格信号,从而生产出扭曲的结果。不仅如此,石油走私问题一定会接踵而来。几天前的一则新闻十分刺激人,深圳口岸今年前5个月的成品出口激增3800%,主要是为境外的飞机与船舶加油。
“加油”是一个技术行为吗?香港和货车司机到深圳加足油再走,可以看作一种变相的“走私”。2005年时,广东已经发现了这样的走私团伙。目前,越来越多的境外飞机、轮船、货车在中国内地加满油才离境。这样的现象在2005年的广东石油紧缺时已经出现,最近变本加厉。上周五,在和讯网组织的“全球金融危机包围下的A股走向”研讨会上,一大批专家在席间抱怨,我们的石油价格管制政策正在补贴全世界,不光是这些交通工具,还有石油作为原料与能源的一个产业链。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