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开发商被逼无奈,还是另有盘算?
“我们现在还有房子卖,但是月底我们会有一个价格调整,您把电话留给我,价格调整后我再告诉您。”昨天,记者致电洪山区一家楼盘,这家原本正在销售的楼盘明白无误地告诉记者,暂时并不出售。随着楼市渐入颓势,武汉市场上少数中小开发企业楼盘开始“封盘”,尝试以“休克疗法”自保。
迫不得已才封盘?
目前武汉市场上,记者了解到的封盘楼盘主要集中在武昌,但时间长短不一。
记者电话联系其中一家楼盘时,电话那头还有嘈杂的音乐不断响起,记者不得不一再核实电话是否准确,待记者核实电话无误后,接电话的置业顾问显得颇不耐烦,“想买房就过来看吧,电话里也说不清楚。”
而位于汉阳墨水湖旁的一家楼盘的置业顾问则明确表示:“我们现在不卖房子了,9月份再开盘。”
“准确地说,这样的现象,不是捂盘,而是迫不得已进行封盘。”有分析机构这样来定性。“捂盘”是开发商在楼市热销时惯常的营销手法,越捂价格越高,开发商获利越丰。“封盘”则是伴随成交下降甚至价格下跌,是开发商不得已采取的应急举措。一字之差,凸显楼市生存环境大变。
对目前住宅销售市场把握不大,很难准确定价,高开还是低走?弄不好就成了“夹生饭”,对于手上资金还不是太紧张的中小开发商来说,“没有必要把盘推出来卖太低的价钱,后期我们需要做的是研究市场和做好自己的内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商的这番话,颇具代表性。
看好后期市场
封盘的目的是什么?有开发企业只是借助短期封盘打下时间差,利用团购客户或者营销手段的变化来扭转市场格局,但无疑,更多的开发企业还是看好后市。
在亿房举办的“汉阳:地产360”活动上,汉阳一楼盘相关负责人的说法颇具代表性。“我们暂时封盘了,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我们推出的价格自己都觉得很难接受。如果我们预期后面的市场会比现在好,我们现在何必推盘呢?当然我们还是看好后期的市场。”
开发商越是降价,消费者就越会觉得“现在房子不好卖了”,认为现在促销不到位,期待更大幅度的优惠或者价格大跌,于是暂时“冻结”了购房计划。市场上既跑不出量,又卖不出价,业内便将现阶段楼市喻为进入了“冰封期”。
长期踩盘的民间人士“楚楚看房”表示,封盘后再销售也比较随意,一般来说外界不太容易观察到,“毕竟这个没有政策上的约束,而且有时候时间很短,外界也无法准确掌握”。
如今的封盘与去年的捂盘在具体行动上有些类似,但意图天壤之别,显然大环境已经逆转。
记者了解到,汤逊湖旁的某楼盘,去年楼市火爆的时候,很多人想买却被捂盘的开发商告知“明年才开盘”,而今年风水轮流转,开发商也不得不打折“渡难关”。对此,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分院分析师李国政表示:“地产行业还处于粗糙的起步阶段。没有技术含量、没有科学决策和运营的开发商,只能赚一时的钱,不长远。”对于目前暂时封盘的楼盘来说,也需要结合自身形式对未来做出判断,避免坐失良机。
◇记者走笔
去年大量捂盘留下后遗症,今年只好降身价
开发商的肠子都要悔青了
去年有房捂着不卖,今年想卖卖不出去,当下的开发商正艰难地咀嚼着当年“捂盘”的苦果。
纳明代理的楼盘位于武昌二环以内,原本该项目在去年5月就已经进行销售了,但是那时候楼市正火,房子一天一个价,价格再怎么高都有人捧场,捂一个月就意味着项目能够多挣几千万。所以,开发商决定拿出很小一部分进行销售,其他全部“囤积居奇”。可没想到的是,捂到11月份后,楼市开始变得冷清,好不容易熬到今年5月份,售楼处的人开始逐渐增多,但销量依然没上去。现在想想,纳明最后悔的就是没有在去年5月的时候全部开盘销售。
不愿卖与不愿买的变化
“去年5、6月份稍微好点的地段,5000元/平方米以下的楼盘其实还是有,但根本买不到,不管在哪里,不是要等下期就是已经卖完了。据说全捂在开发商手里了;到了去年年底时,我们看中的一个楼盘已经涨到了7000元/平方米。不过现在这里最便宜的房子已经降到了5200元/平方米。”记者在采访一对看房夫妇时,他们向记者表示,去年想买买不着,今年他们倒不着急了。
据这对夫妻介绍,他们一直关注着雄楚大街一带的楼盘,但开发商此前一直捂盘不对外销售,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不过如今即使面对5000的均价,还加上其他折上折的优惠活动,这对夫妻也没有立即购买的打算,并劝说记者,“再等等,房价还会下跌的”。
打折救市,死马当活马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商向记者“诉苦”,去年年底之前,绝大多数开发商都认为2008年由于众多利好的影响,房价会有更大的涨幅,因此选择了延迟开盘,但没想到的是突如其来的政策、金融变化,彻底打乱了开发商的步骤,持币观望成为了买房者的共识。目前他们能做的就是调整价格策略,重拾营销至上的路数,争取在同档项目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徐南目前接到公司的指令是“走量”。但在现有的各种策略中,他始终感觉,除了价格降低,其他方面好像都显得不太合时宜,且没效果。此前,由于周围楼盘频频打折和低价入市,已经让他感觉自己的客户已经被“拦截”了不少了。所以,最终,他们在销售策略上,还是采取了降价销售,而且比同等楼盘折得更厉害。
“刚开始降价时,效果还不错,马上销售回升,但维系不了多久,降价手段就慢慢失效了。”徐南告诉记者,不得已而为之的降价策略,还是犹如“饮鸩止渴”。“谁都知道降价会有这样的结果,但不降的话,我们又能怎么办呢?”徐南说,这才是让开发商最痛苦的事情。
业主与开发商关系紧张
打折之后有两种后果,首先是销售有了一定的好转,但是好转过后,业主的心理预期更大了,有些业主已经觉得目前的折扣幅度不够大,纷纷选择退房。令开发商担心的降价后遗症还是来了。
王先生在光谷订了一套房子,价格6500元/平方米,有点偏高。现在,王先生看到房价都在下降,而且他所购买的楼盘也“明折暗扣”地降了不少,这让他心里十分懊悔,打电话向记者咨询退房问题。
根据武汉市工商局和省消委的消息,随着近期武汉房价下跌,房产消费纠纷呈现出消费者主动要求退房的新动向。据该负责人透露,之前他们接触的购房合同纠纷,往往是交房太慢等,但消费者几乎均不希望退房;今年房价出现下跌,特别是6月以来,因房价下跌消费者想退房而引起的纠纷有所增多,本月该局已收到3起。
一位业内人士形容如今开发商的心情是,“打掉牙往肚里吞”,当年“捂盘”的苦果自己尝。“很多开发商肠子都要悔青了,但还不能说,要不面子上挂不住。”这位人士说,降价,明知是毒药,还得喝。
·美克美家:来自中国的巨大呼唤 08/06/18
·东方今报:博鳌归来 解读风尚楼盘DNA 08/06/18
·沈阳碧桂园开盘几售罄 低价吸引购房者 08/06/16
·第30届深圳春季房交会分析报告 08/06/16
·2008年4月武汉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08/06/16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