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前,梁先生持有那么理性、善良的土地观念,那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个知识分子凭良知秉持的—种乌托邦想法,而如今仍然有许多人坚持这种想法,就让人感到有点悲哀。
中国建筑界现代学术的开山祖非梁思成先生莫属。梁先生在民国初年归国,钟情于宋代《营造法式》的研究,抗战时期碾转于西南西北,探索历代遗存的建筑。解放军进攻北平之时,曾派人找梁先生点出北平城的文物古迹之精华,以免炮火之燹,这一点深深打动了梁先生。威猛之师不破坏古代菁华瑰宝,确实能令视中华民族建筑文化之传存为生命的学者动“士为知已者死”的念头。梁先生不跟国民党去台湾的另—个理由是,公有土地制度似乎正是现代城市规划与建筑理念能很好地施展的舞台。这一点,梁先生可能比学经济学的大学一年级学生还幼稚。
这也难怪,其时,经济学尚未在中国萌芽呢。不过,亚当斯密的《原富论》早在那时的百多年前对世界发生了重大影响,惜未为梁先生所读,或许是读而未以为然。其时,现代主义建筑思想正开始广为传播,现代主义建筑的乌托邦从根本上批判资本主义制度,鄙视私有制,建筑师们的普遍理想是为广大劳苦大众服务,通过大规模的住宅建设来解决大量人口的居住问题。因此,土地公有制似乎是最理想的选择。这就是梁先生土地观的学术与道德根源。
梁思成
而梁思成先生的父亲梁启超以其犀利的目光,看到了亚当斯密所看到的根本,启超先生认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有赖于土地及财产私有制的建立。一百多年后,今日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在酝酿着修宪以保护私有财产,但尚未触及土地私有制的问题。五十年前的梁先生亲身经历土地公有制条件下的北京城市规划与建设,这是一个非常痛苦、非常不符合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念的过程。土地公有的北京被划分为近25000个大院,蚕食了古城。这是一个典型的公共财产悲剧。毛泽东想要把北京城建成社会主义新城市,爱好古诗词的他却不喜欢封建帝王所留下来的古建筑。大院林立,城墙倾毁,文物殆危,古城新貌的北京成为梁思成的伤心之地。
梁先生本来的愿望是,在公有的土地上做一个优秀的规划,再由代表公意的权威政府按照规划来划拨建设项目用地,如是,城市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土地也得到有效集约的利用。然而,这一理性的愿望与北京的观实差得太远。毛泽东说,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北京城市规划的问题,可以说正因为不是一张白纸,所以画不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其实,如所周知,即使是开创一个新城,也难以做好这—点,因为城市规划与建设毕竟不是画画,人类生活的痕迹毕竟不是颜料的痕迹。
五十年前,梁先生持有那么理性、善良的土地观念,那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个知识分子凭良知秉持的—种乌托邦想法,而如今仍然有许多人坚持这种想法,就让人感到有点悲哀。
·贺承军专栏:梁思成的土地观 08/05/11
·社科人生――访建筑大师吴良镛 08/05/11
·见证30年重庆建筑变迁 08/04/25
·不能毁掉北京的城市记忆:金融街西扩后的深思 08/04/14
·新北京 08/04/0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