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法国人来说,“Mai68”(1968年五月运动)是学会叛逆的一代人跨越时代、冲破国界的胜利。
法国总统萨科奇
对很多法国人来说,“Mai68”(1968年五月运动)是学会叛逆的一代人跨越时代、冲破国界的胜利。法兰西在这场世界性联动的社会思潮大转型中脱颖而出,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与旧的社会秩序决裂、并向个人主义过渡的典型。虽然承载在学生肩膀上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在转眼间就失败了,然而它反叛的个性还是在当今法国社会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法国的五月风暴本身并不像它所传承的历史意义那样光辉耀眼。曾经由学生们设置路障,占据索邦大学而引发的热烈开端,不过是拉丁区一场带有观众参与性质的机遇剧。很快,工人阶级就从大学生的手中接过了高举的大旗,以欧洲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罢工运动和其排山倒海之势取得了最切实的好处。他们开始对社会权力有了新的理解,对争取自身权利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社会秩序里旧的统治关系并没有因此被推翻,以致于工人阶级也无法为五月运动代言,历史的画面还是只能定格在转瞬即逝的学潮上。
也正是这由觉醒的青年左翼知识分子发起,融入工人阶级参与的五月社会思潮,引起了法国社会的悄然变化。年轻人开始对父辈们唯诺是从的社会秩序力量说不,工人们对工作环境和工资水平的要求提高。渐渐地,社会的组织从集体意愿开始向觉醒的本我意识转移,形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商品社会中向个人享乐靠拢的消费模式。虽然在政治上是失败的,但是五月风暴却摆脱了基本生存权的纠缠,成为了一场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质量革命”。
四十年后的今天,烙有“68思想”印记的法国当代年轻人继承了父辈们叛逆的个性,带着愈加强烈的自我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的设计和运作。他们在同受“68思想”解放并逐渐成长起来左右翼党中寻找着自己的身份归属。
2007年总统竞选时,萨科奇曾公开对左翼运动“Mai68”表态,指“是你们毁了社会”,而事实上,作为右翼总统的他,本身就遗传了五月运动中最典型和标志性的特征:决裂的决心和对自我的表达。在竞选总统时,萨科奇曾向法国人保证通过一系列快速有效的社会改革来改变法国不乐观的现状,正如五月运动中的青年学生想要在一夜之间改变世界的决心。他的每一次媒体上的讲话,对自己私生活的曝光,无不是在公众的视野里对自我意识的坚持。这样矛盾的结合,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在“68思想”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法国人无法避免地接受了这场思潮里的理想性和空想性,让萨科奇总统许诺的“Tout,toutdesuite”——“所有,迅速地(改革)”成为不切实际的空头支票。曾经以绝对优势当选总统的萨科奇,如今却在当选一年后的民意调查中一滑到底,成为第五共和国史上支持率最低的右翼总统,也只能算是这个无法褪去的青春胎记留下的无奈了。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