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埋葬着我们的一面镜子,一个美丽的中国人。
所有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位曾“痛骂”过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老者。
柏杨先生在国人心目中的位置,在其逝世后各大媒体的反应便可见一斑。
从台湾媒体传出柏杨病逝的消息以后,各大媒体便纷纷在重要版面刊载,回顾其传奇一生;而网络上自发的悼念文章更是铺天盖地,敢于直言、无所畏惧、颇备知识分子傲骨风格的柏杨的传奇故事竟已那么深刻地印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柏杨和他的漫画形象
是的,所有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位曾“痛骂”过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老者。
八十年代,中国大陆百废待兴、人心求变,许多人满怀梦想,“决心追回失去的十年”,有的人把自己的年纪减去十岁,想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发生并贯穿于这个年代的一系列变革,让人们震惊、兴奋和渴望,但柏杨一句“丑陋的中国人”(《丑陋的中国人》原文),犹如一瓢冷水,对华人集体文化和性格缺点进行批派,也唤起中国人对自己进行的一系列的反思:关于动荡、关于理性、关于自我。
一股震动全国的柏杨热,使其名字成为当年大陆文化阶层熟知的核心词汇之一。
有人说,他是一位古怪的老人,古怪得令人讨厌:从小学到大学,屡屡被学校开除,甚至从没有拿过一张文凭。而生性浪漫的柏老,一生结婚五次,先后与艾绍荷、崔秀英、齐永培、倪明华育有二子三女。他最近的一次的婚姻是1978年与女诗人张香华结婚。
他又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人,尽管一生历经波折,他却从未消沉。1967年,柏杨主编报纸“大力水手”漫画时,因被曲解为暗讽蒋介石父子,以间谍及打击领导中心的罪名逮捕,判处十二年有期徒刑。在狱中的柏杨完成《中国人史纲》、《中国历代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中国历史年表》三部书稿。出狱后,柏杨继续写作。1983年起译写《柏杨版资治通鉴》,到1993年共出版七十二册。
1978年出狱,国民党和他“约法三章”,不准他提往事,不许旧调重弹,不许暴露台湾社会的黑暗,才准他为《中国时报》写专栏。
柏杨的一生中遍历中国现代历史中的诸多重大变局,个人命运在大时代中沉沉浮浮。他著作等身,当过各种刊物主编,但他居然到88岁上才得到了一个名誉博士头衔,而此前其一张文凭都没有。
柏杨的好友、远流出版社负责人王荣文认为,“柏杨并非学院派史学家,而是一名野史学家。”
正是这位“野史学家”,给了新时期中国人一次近乎完美而深刻的启蒙。
网络上看到一段意味深远的话,在这个忧伤的日子,值得我们回味:“这里埋葬着我们的一面镜子,一个美丽的中国人。他在世的时候,让所有人觉得刺痛。而没有了他,又让所有人怅然若失。”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