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职场道:唐骏翘啊翘,谢文绕啊绕,梁冬找啊找
(职业路上,“知道自己是谁”是个最简单却实用原则,却是无数聪明人沉戟折沙的绊脚石。而且,那些越在乎自己聪明的人,被绊次数越多。)
4月7日,盛大宣布唐骏离职之后3日,IT界的知名评论人士刘韧在自家博客里写了一篇《盛大已不再需要很贵的总裁》。除了题目制作的倾向性,文章结尾,刘韧追加感慨了一句:“我真不知道,一个不打游戏的总裁怎样总裁一个游戏公司的事务。”
显然,刘韧对唐骏出任盛大总裁期间的能力表示质疑。其潜台词估计是为盛大老板陈天桥不值当:给唐骏这么多银子,造就唐所谓“第一职业经理人”的头衔,忒冤!
说实话,唐骏打不打游戏,我会拜托随即要采访他履新的本刊记者问问。但是如果认为史玉柱是先做了超级玩家然后才把征途做得如此富贵逼人,而唐骏不打游戏就活该做不好一个游戏公司的总裁,这种说法只能说是情感大于理智。
譬如,我们都相信西方的职业经理人市场经过160多年的发展,比幼儿园级别水平的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成熟老练得多。但是,商业艺术家乔布斯是怎么勾引百事可乐的CEO约翰·斯卡利的呢?“你希望一辈子卖糖水,还是希望有机会改变整个世界?”——尽管随后他们的共事很快就演变成了权力斗争,并直接导致乔布斯出局。但如果简单地把乔布斯延请斯卡利,一个计算机的门外汉的行为认定是“看走眼”的后果,固然不厚道,也明显欠公平。
同样一个非常著名的门外汉被重金聘用的例子,发生在1999年卡莉·菲奥莉纳的身上。在4个竞争者中,惠普青睐卡莉的理由和卡莉自信的理由高度一致:她可以带给惠普的不是电脑专业,而是新的想法与新的方向。
我不知道500强的大公司聘请职业经理人时,选择门外汉和行业内公认高手的概率各是多少,但是我知道职业经理人的定义只有一个:将经营管理工作作为长期职业,具备一定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并掌握企业经营权的群体就是职业经理人。诸葛亮的鹅毛扇抵挡得了一个小卒的愤怒一脚?但是,不耽误他成为一个出色的政务管理家和军事战略家(虽然《三国演义》和民间共谋,把老夫子神化得像个妖怪了)。
所以,观察、臧否职业经理人的成败,总是以直接聘用他的资方发言为主,同时参照受聘者自己的发言。这种发言,两次足矣。第一次,聘用时,多给予赞誉。第二次,解约时,即使出于传统美德“君子绝交,不出恶声”,老板总归要表态的。至于那种始乱终弃式的盟约,或两败俱伤式的合作,行为本身说明了一切,再发言必是80以上分贝的噪声了。
以此观察活跃在中国职业经理人队伍中的几个明星人物,也许结论是非常有趣的。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