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之下,政府部门的本能反应基本上是一样的:增加一系列新的规定。所以不久之前保尔森的建议一点都不奇怪。让人奇怪的是这个计划所涉及到的范围。这次不仅仅是对于危机的水来土屯兵来将挡的小打小闹,而是对于整个系统的改变。
就像已经公布了的消息所正式的那样,新计划将使得监管者更加集中。不过最有趣的是这样一件敏感的事儿:这计划将我们目前的管理系统——通常认为它是以“规则为导向”转变为以“原则为导向”的方法。在前者的情况下,监管者更加注重于细节的具体指导,什么是公司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以此来保证投资者的利益。而在后者的情况下——它们大多在英国和欧洲的其他一些国家比较流行,监管者不会去照看如此星罗棋布的小细节,而是通过更加抽象化的原则来评估企业的具体行为。英国的相关部门有11条这样的原则,它们通常被故意描述的十分模糊(“公司必须遵守恰当的市场经营行为”等等)。这样的措施给企业在处理具体问题的时候更多的自由度,因为并不是每一个公司都应该遵守同样的规则的。但是别忘了,同样模糊的规则也让监管者能够有更大的余地去判断,该公司是否尽最大的努力去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了。
当然,在实践中这些具体的差别不可能如此清晰:以规则为导向的监管者依旧有权去具体阐释规则,而以原则为导向的监管者却没有创制规则上的自由(所以英国的监管部门相应的有数以千页计的数不清的规则的指导文件)。不过这样两种不同的形式代表的是完全不同的进路。有时候,你可以把它们之间的差别比作是英式足球和美式足球之间的差别。美式足球就像绝大多数的美国运动项目一样,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规则为导向的。有一大堆细致的关于运动员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的规则手册,而它们也被小心的遵守了。相较之下,英式足球就是以原则为导向的运动。规则很少,而裁判员们和美国的裁判相比,也被赋予了更大的权威去决定具体的比赛进程。比如说,英式足球的裁判掌握比赛时间,最终加时赛的时间具体加几分钟,这也是得靠主裁判来定夺的。发任意球的时候,到底球放在什么地方,只要主裁判不反对,放在差不多的地方,也就成了。
“华尔街客”们肯定是衷心的英式足球粉丝,因为他们都是原则导向管理的拥趸。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怀疑:当狐狸为鸡窝的安全措施拍手称赞的时候,我们还是当心吧。当然,欧洲的经验说明以原则为导向的确有它独到的价值在里面。这将让那些诚实的公司的日子变得更加好过,因为它们可以不用在过分复杂的规则体系下耗费太多的时间来应对。而这也使得失信者的日子不好过,因为监管者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照看大的方面,而不是仅仅注重小细节之处。有论者说,那些好搞小动作的公司将在以原则为导向的监管下很难立足。晚近时候,意大利的银行监管者们,因为遵循的是以原则为导向的监管措施,成功的将那些意大利的主要银行从次贷危机中挽救出来,尽管看上去,它们的这些投资并没有违背任何的法条。
所以什么是重点?仅仅是这个:以原则为导向的监管系统借助的是具有专注的献身精神、专业熟练的监管者,并且他们致力于监管。而直到目前,在华盛顿你是很难找到这样的人的。近些年来,监管失败发生的更少,是因为糟糕的监管者而不是糟糕的规则。这部分是源于国会,在布什政府的领导之下,监管机构的经费总是不足。举个例子来说,消费者产品安全协会有能力去监管来自中国的产品问题,而金融系统的监管者们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它的雇员数量已经是1980年代数字的一般而已了。更糟糕的是,太多的监管者已经成为了被监管者的俘虏,或者对自己要施行的措施本身充满敌意。联邦银行的监管者们能够发现次贷的风险,但显然他们给忘记了。在所有类似的例子中,规则本身没有问题——是监管者本身成了问题。
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需要一个监管规则的改变了。将目前过度复杂的措施简化就是一个好主意。但假如我们不去委派足够的人手和资源来做这些事情的话,这将导致更多的问题。以原则为导向监管系统提供了更加智慧监管的可能性——这也会使得市场的工作更加有效。
但是有一点别忘了:世上再好的原则,假如实施者不想去遵守的话,也根本没用。
·都市时报:大变局下的中国地产新契机 08/04/21
·房价 从美国跌到欧洲 08/04/20
·长江商报:地产在“拐点”中迎来变局? 08/04/18
·上实发展收购两家公司股权 08/04/17
·奥园07年净利增长101% 08年不排除竞投双限地 08/04/16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