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刺激了建材家居市场的扩张,滨海本地建材家居卖场的数量都趋于饱和,相互竞争过程中拼杀程度也异常激烈,本土企业间的竞争或是与其他业态企业(超市类)及国外企业进行激烈的市场份额争夺战,也杀得热火朝天,寒光凛冽。建材家居市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就必须具备创新和发展的意识,适时调整,不断提升,抢占市场发展的先机。这需要拥有高度发达的产品研制开发技术、信息发布技术、物流配送手段、市场营销方法。
塘沽区的美家装饰城成立于1998年,是塘沽区目前较大的一家综合性家居装饰城。装饰城定位中高端市场。在招商方面,装饰城重“精”,主要引进国内知名的大品牌,重环保健康。目前,地板汇聚圣象、宏耐、德尔、大自然、柏丽、竹辉等30余个品牌;橱柜汇聚科宝、隆森、海尔、康居、图腾宝佳、帅康等17个品牌;洁具则有TOTO、箭牌、恒洁等洁具,供消费者选择的余地比较大。
价格同质化趋势明显
服务优劣成选择关键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家居产品价格同质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不同商场同一品牌产品价格基本趋同,不同品牌同一档次商品价格也所差无几。业内人士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服务的好坏成为消费者选择商场和产品的关键。
某家居商场的负责人表示,商场的服务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购物环境的好坏,另一方面是售后服务是否完善。如果商场在处理消费者投诉等问题上反应迅速,处理合理,那么将赢得消费者的信赖。而随着消费者对品牌认可度越来越高,产品的知名度和服务口碑成为赢得消费者选择的重要砝码。售后纠纷和投诉多少,上门服务是否收费等都将成为消费者衡量品牌商家的重要方面。
瓷砖市场需求旺盛
超洁高亮引领市场
作为中国三大陶瓷集散地之一,目前,天津市塘沽区已经拥有了面积超过100多万平方米的两大陶瓷贸易市场。市场辐射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黄河以北以及东北地区,汇集全国几百种知名品牌产品。由于市场旺盛的需求,行业内竞争持续白热化。
目前,滨海新区的各个功能区规划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一些大的居住项目也在建设中,这无疑给瓷砖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由于房地产行业的强力拉动,今年墙地砖行业将继续旺销。
业内人士分析,产品配套是陶瓷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的旺盛需求并不能淡化业内的需求,企业将通过各种措施扩大市场份额,使得行业内竞争持续白热化。瓷砖发展将趋向持续化和高档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厂家已经放弃生产低档砖,今后具有高光防污的超洁高亮度瓷砖将引领市场。此外,一些新规格的瓷砖将不断出现,仿古砖继续走俏市场,简约现代化风格会越来越多,个性化的设计将不断体现,瓷砖行业将进入概念的新时代。
三奇环渤海家居购物中心
去年十一月份刚刚开业的三奇环渤海家居购物中心,位于开发区建材路上,建筑面积达50000平方米,按照国家A级标准建设。环境设计完全按照现代化商场布局规划,内部装有中央空调,内设多部电梯、货梯,并配有24小时的物业管理,具有专业的仓储物流配送区以及展示广场。商场采用的是集品牌展示以及销售为一体,市场、专卖店相结合的运行模式。为了能够充分保证消费者的利益,采取了“全程保证金”的服务策略。
规模受限“大牌”不全
滨海高端市场有待发展
“出于实惠和方便的考虑,我自己会选择在塘沽区的几家建材商场购买产品,但是如果是想买高档的商品,当然还是要去市区建材市场购买了,那里选择余地更大一些。”家在塘沽区、装修在即的王女士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在很多消费者心目中,市区的一些家居购物商场才是“高档的地方”,在购物档次上是滨海现有的几家建材商场无法达到的。
“虽然滨海的几家建材商场品牌入驻情况良好,但是对比市区的建材市场,仍然存在不小差距。”开发区一家建材商场的负责人也坦言,规模不大、商场知名度不足、品牌特别是国际级品牌不全正是滨海建材商场难以留住很多高端消费者的“硬伤”。他表示,相比较滨海的建材商场,天津市区的一些建材市场不但在规模和硬件设施上更胜一筹,而且有的还是全国著名的连锁品牌如红星美凯龙等,具有很强的品牌号召力。这种品牌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能够吸引到更多著名品牌商家甚至是顶级品牌商家入驻其中,进一步促进商场产品结构的完整和趋于高端化,另一方面,高端商场品牌的形成,能够吸引到不少高端消费者,成为他们心目中理想的购物场所。同时,经营运作模式的完善以及服务上的到位也是市区一些大建材商场具有权威性和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业内人士认为,滨海新区发展日益受到世人瞩目,开发区和塘沽区等区域又拥有数目庞大的高收入人群,这使得滨海新区的高端建材市场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对有实力的商家来说,填补这一空白将有可能成为一个重大的发展商机。
环渤海家居购物广场
拥有家装、家饰、家用13个专业商城,15万平方米的超大卖场,实现了一站式服务。环渤海家居购物广场充分利用规模和网络优势,不断吸纳建材一线品牌及高级代理商,保证了货进源头,逐渐形成了优质、低价的环渤海市场经营特色。聚集人气,给消费者真正的实惠是环渤海营销活动的准则。
“软件”改革吸引研发机构进驻
随着行业竞争逐渐激烈,滨海的建材市场纷纷推出人性化的服务以吸引商户和消费者,然而业内人士表示,“软件”改革才能带来真正的“便”与“利”。
从上个世纪末建材超市在中国出现至今,众多资本进入建材流通领域,行业竞争加剧。环渤海家居购物广场副总经理冯凭介绍说,在发展初期,他们从事的是粗放型的经营模式。近年来,开始着力在软件建设上下工夫。首先在市场管理上,建立健全完备的规章制度,用一系列制度来约束、规范商户的经营行为,加强对商户的检查、监督。如“市场准入制”、“先行赔付”。在市场的服务上,他们也在延伸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法,不仅使商户的经营无后顾之忧,而且对消费者的利益也进行多方保障。在市场的经营方面,相继开展的“主题文化节”,组织商户深入到小区开展促销宣传,举办团购活动等,都是在软件建设上深入的例证。
中国建筑装饰材料市场信息网常务副理事长梁剑章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应用先进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提高市场的科技含量是努力的方向。广东佛山市华厦陶瓷博览城就是这方面的典范。许多大的生产厂家把公司的经营中心、研发中心甚至总部都设在那里。从产品的设计研发到产品的销售及信息价格的发布和市场反馈全通过这个平台实现,这就大大拓展了市场的功能。
现代化市场最重要的是用现代化的管理和服务手段实现现代化的经营,拥有高度发达的产品研制开发技术、信息发布技术、物流配送手段、市场营销方法,这恰恰为滨海建材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竞争深化推行现代营销模式
消费者对家居条件要求越来越高,材料环保化、装修个性化和服务系列化,加上家居超市兴起,迫使摊位制建材市场必须升级改造。通过推行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加快摊位制建材市场的改造升级,逐步实现从传统建材市场向现代家居超市转化,是滨海当前建材产业发展的重心。
值得关注的是,建材市场的竞争已由单一的品种竞争和以低价格竞争,转向以经营理念、购物环境、系列服务、绿色安全的立体竞争,对经营者和购物环境,对商品和服务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经营者要通过合资、合作、转让,特别是通过建立加盟的自由连锁等途径,实现不同形式的资产重组,达到规模经营的目的。把目前的租赁关系变成合作关系,统一品牌、统一战略、统一布局、统一进货、统一形象,共同为市场发展负责。
随着建材产品生产和建筑行业新技术不断创新,新材料、新品种、新工艺不断涌现,不仅要求经营者不断扩大新品种、增强新知识、掌握产品的新功能,而且也要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逐步推行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应用电子技术,实现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这就要求建材市场必须创新、必须改革、必须提高科技含量。
·建材市场谁主沉浮 08/03/25
·正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08/03/25
·改革三十年 大变局下中国房地产新契机 08/03/25
·济南楼市 房价合理一片“卖方声音” 08/03/25
·关于博鳌房地产论坛 08/03/25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