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意识到这是中国向全世界进行宣传的国家项目,但是我们并没有考虑吸收中国文化的因素。比如模仿一些中国传统的要素,或者混搭等等.还是从他们没有中国特点来考虑为好。”
奥运建筑鸟巢的设计者瑞士建筑家赫尔佐格和德穆隆(57岁),2007年获得日本每年颁发一次的世界文化奖,他们两位都同时在10月到东京领奖.在共同记者会见上,像通常一样,赫尔佐格都是这两位合伙人事务所的发言人.赫尔佐格是这样向记者们描述他们在北京设计的奥运建筑鸟巢。
赫尔佐格说:“我们意识到这是中国向全世界进行宣传的国家项目,但是我们并没有考虑吸收中国文化的因素.比如模仿一些中国传统的要素,或者混搭等等.还是从他们没有中国特点来考虑为好.”
我以为这一发言不符合事实,当时鸟巢的设计方案在北京公开展出时,我在现场,虽然赫尔佐格和德穆隆俩人并不在现场,可是他们的中方合作团队可是统一口径说,鸟巢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因素,特别是那些器物的造型和纹样.而且我也私下看过当时他们在巴塞尔设计团队工作状态的照片,墙上贴了许多中国古代文物造型的图片,一看就是研究用资料,怎么能说没有考虑吸收中国文化的因素?
但是赫尔佐格又说:“当这件作品映入中国观众的眼帘之后,开始关心这个设计,中国人立刻给它取了一个外号叫鸟巢.从而它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和中国的一部分被接受了.并受到特别的称赞,我们也感到高兴.但那不是我们的意图.”
赫尔佐格的这段发言最后的意思是,我们的设计最终被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接受了.但他们在最初的设计阶段是完全超脱的设计,应该不是这样吧?现在这样说,中国人心里不会爽快.我们知道赫尔佐格和德穆隆在中国建造这样一个巨大的项目是不容易的,而且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在西方受到很高尊重的建筑师的功劳,在中国的宣传方面却被淹没了.但越是面对这种现实,建筑家越要保持其高尚的情操,独立于意识形态之外.因此我对赫尔佐格在东京发表这样的讲话感到失望.
赫尔佐格强调:“我们的建筑设计和意识形态完全无关,我们一直对中国按照他们的方式,来操作我们设计的这个项目而感到不安,如果他们只使用我们的名字,而无视我们的策划和设计,而把它变成一种冒牌货,而我们却忠实地实现了这些那正好是一种意外.”说这话时赫尔佐格好象是在开玩笑,但这可不是一个轻松的玩笑.听众大都不知道他们这两位明星建筑家是如何在中国现场进行博弈的。
·志愿者风景线 08/07/27
·建筑评论:哈利·波特在北京飞翔? 08/07/24
·盘古大观 盖茨1亿租四合院新闻作假 08/07/24
·魔力北京 08/07/22
·夺标 鸟巢管家争夺战 08/07/16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