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派”并不是贬义词,执着于混凝土的史密森夫妇更因罗宾伍德花园极富争议的“失败”染上了恶名。
混凝土建筑
建造于1972年、坐落于伦敦的超级公寓楼“罗宾伍德花园”,是由20世纪英国著名建筑师、波普运动奠基人史密森夫妇设计的。由于种种原因,这座极具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建筑如今一片破败,现任英国文化部长玛格丽特?霍奇决定将其拆除。这一决定,引发了现代主义者与保守势力之间的激烈争论。
译/蔡宸亦
人们总对物质本身怀有一种傲慢的偏见。东方人爱用富有禅意的词藻来形容石、木以及各种自然物质的腐烂和生锈,声称经过自然的洗礼后,它们获得了一种岁月赐予的特殊魅力。可是人造物质衰老以后,却没人造出相匹配的词汇,去赞美它们。一辆开了多年的福特蒙迪欧能扯得上美吗?至于老旧的房屋,那就更缺乏禅意了,尤其,当它是用混凝土造成时。
时至今日,混凝土似乎成了时尚的反义词,它让人联想到的,无非是污秽、肮脏、褪色这样的形容词,人们满脑子的冲动就是拿七彩喷雾式涂料遮住它。现任的英国文化部长玛格丽特·霍奇(MargaretHodge)女士恨极了混凝土,作为她的复仇对象,建造于1972年、坐落于伦敦黑墙隧道北端的超级公寓楼“罗宾伍德花园”(RobinHoodG ardens),正面临被拆除的噩运。霍奇女士的决定显然没有经过众人的投票批准,在无能为力的旁观者看来,这标志着人类在幻想未来时的出尔反尔。
罗宾伍德花园由彼得·史密森(PeterSmithson)和艾利森·史密森(AlisonSmithson )夫妇共同设计,在上世纪50年代,这对夫妇曾经是波普运动的奠基人之一,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定义在50年后听起来仍足够古怪离奇,就好像今天我们读约翰·贝杰曼(JohnBetjeman)的田园诗仍旧摸不着头脑一样。史密森夫妇是英国战后一代建筑师的中流砥柱,这句话,并不像今天听起来这般轻松。事实上,由于政策失误,英国人错过了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现代主义运动,上世纪60年代的人们急需找到自己的文化认同。就在这片只产出“米黄色炸肉球”的单调贫瘠的土地上,“童贞女王”伊丽莎白·大卫(ElizabethDavid,20世纪最受欢迎的英国美食作家)被逼着学会了柠檬、橄榄油以及大蒜的妙用,史密森夫妇则察觉到建筑中所谓“未来设计”的气息。
上世纪40年代后期,正值二战后的恢复期,在经济力量薄弱而又需要大量修建房屋的情况下,史密森夫妇在英格兰东部诺福克郡的亨斯坦顿(Hunstanton)建造了英国第一所现代主义学校—亨斯坦顿中学校舍。1954年,他们提出了“粗野主义”理论,认为建筑的美应以“结构和材料的真实表现为原则”,要从钢筋混凝土毛糙、沉重、粗犷的特点中寻求形式美。1959年至1964年间,史密森夫妇打造了位于圣詹姆斯公园旁的《经济学人》杂志大厦,这座大楼如今仍是伦敦历史上最杰出的商业楼之一。
史密森夫妇是触类旁通的多面手,关于能摇身一变成为变形金刚的雪铁龙名车CitroenDS,艾利森·史密森曾写过和名气响彻云霄的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同样的预言性文章。尽管这对夫妇多年来一直被“傲慢、顽固以及美国化”的恶.所围.,但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建筑与设计应是整个文化意识形态的延续。1956年的展览“波普就是明天开始的地方”(ThisIsTomorrowwaswherePopArtwas)影响深远,史密森夫妇展示的那座塑料房子,带有一间具备自我清洁功能的浴室,被他们的合作者J.G.巴拉德(J.GBallard)记录在他最新的回忆录中;他们的另一位合作者、建筑史学家雷纳·班汉姆(ReynerBanham)则在此之后将“建筑界的野兽派”的称谓赋予他们。于是,历史就这样错误地被记载了下来。
“野兽派”并不是贬义词,执着于混凝土的史密森夫妇更因罗宾伍德花园极富争议的“失败”染上了恶名。在热衷于讨论欧洲时尚的好事者看来,罗宾伍德花园是勒·柯布西耶在马赛的集群住宅(Unitéd'Habitati on)的翻版,而夫妇俩的国际地位本该与这位明星建筑师难分高下。在马赛,集群住宅里有商店、学校,是一幢集结整座城市所有功能的结构微妙的大楼。在霍奇女士和她小女巫般的助手决定罗宾伍德花园的命运前,我真心建议她们能去马赛度个假。当我居住在集群住宅里时,我果真如同身临一个乌托邦小社会。
然而,为什么勒·柯布西耶移师英国就成了可怕的“混凝土泥堆”呢?罗宾伍德花园公寓由两幢分别高7层和10层的大楼组成,每层楼有213套公寓,而每3层楼中间,建有被夫妇俩称之为“空中楼阁”的走道。可惜的是,花园公寓的设计体量远远超过了当时施工力量的最大负荷,罗宾伍德从一开始就面临原材料紧缺以及坚固性差的致命问题。更糟糕的是,陶尔哈姆莱茨区(TowerHamlets,位于伦敦东区)失败的住房政策影响了花园公寓的居住条件,时常更换的租户阻碍了公寓功能性的发挥,而马赛集群住宅的成功却正是因为居民皆为生活稳定的教师、心理学家、医生、设计师,而非推着折叠童车的单身妈妈。
如今,要拯救罗宾伍德,看来只有发动一场战役了。霍奇女士的智囊团认为,重修花费代价过于高昂(其实每套公寓仅需7万英镑),而部长本人则声明,公寓的历史价值完全可以通过数码技术保存下来,无需实体的存在。这个理由我看也同样适用于伟大的阿帕克宅第(Uppark)、温莎古堡和巨石阵。支持者称,为何不找个赞助商出钱把公寓重新修缮一下呢?就像由汤姆?布洛克斯汉姆(TomBloxham)领导的UrbanSplash公司正在修缮的建于1961年的谢菲尔德古堡花园那样。可惜,在英国遗产管理委员会3月21日递交报告前,罗宾伍德花园的“范儿”还不够,仅名列二级保护建筑的名单中。
史密森夫妇,在他们那个年代是激进艺术家的代表人物,混凝土和“野兽派”映衬了他们当时年轻气盛的心。然而,到了今天,当初的那些追随者纷纷逃出了阵营,得过普利策奖的大明星们、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Rogers)和罗伯特?文丘里(RobertVenturi)都已经不在支持者之列。他们都签署了行业杂志《建筑设计》上的意向书,认为罗宾伍德是应史密森夫妇一时之兴建造的,日用性和牢固度都有缺憾。这是一场多么不公平的战役啊!的确,勒·柯布西耶的设计风格在被照搬时总是很失败,但那往往都是由于他的徒弟们的信手拈来造成的。在罗宾伍德的例子上,这更像是整个街区的灾难,而不是建筑本身的错。当人们批评邻街BalfronTower的姐妹楼、坐落于诺丁山的Trellic kTower时,别忘了它们刚开盘时遭人哄抢的胜景,此后的臭名昭著完全应归罪于该地区日益上升的犯罪率。这就像马克思问的那样,到底是“存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存在”?或者简单地说,到底是猪造就了猪圈还是猪圈造就了猪?
玛格丽特·霍奇对混凝土的蔑视观点是全然无礼的。混凝土是绝佳的建筑材料,它同大理石或者橡木一样需要持久的维护和保养。丹尼斯·莱思登爵士(SirDenysLasdun,20世纪最重要的英国建筑师之一)曾经告诉我,如果当年用石灰来建造国家剧院(NationalTheatre),成本更便宜,但谁说不能在泰晤士河南岸建造一座美妙的混凝土建筑物?诚然,这个时代总有些扭曲的时刻,这边现代主义者正与保守势力争斗,挽救老建筑,而另一边,劳动局则在严令禁止新房屋造价低廉。罗宾伍德是一场关于品位的实验,也是一场关于智慧和远景的实验,它考验了政府能否引导英国城市重建的良性循环。史密森夫妇曾说:好的建筑应该是轻灵和平实的合体。我怀疑文化部长能否明白这么一个近乎常识的观点。
·孟买:城市重建的实验场 08/03/21
·恒大概况及发展历程 08/03/21
·改革三十年 大变局下中国房地产新契机 08/03/21
·保利林语山庄新推山居组团 08/03/21
·住房保障体系配套政策启动 08/03/2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