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导报》:您曾对中国发展的经验进行了理论概括,您认为中国有哪些经验可以通过世行的平台传播,从而造福其他国家的人民?
林毅夫:从世行所需知识的角度看,中国可以提供有益借鉴。从中国的改革发展看,改革之初市场有很多扭曲,为此中国先放开计划经济下受到抑制的服务业和轻工业部门,允许私营企业进入,使这些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同时仍然对缺乏自生能力和效率的国有企业予以必要的补贴,这种“双轨制”保证了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在获得更多资源后,中国再逐步解决旧体制下的问题,包括价格扭曲、国企改革等。通过实行“渐进式改革”,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从计划向市场的转轨,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对世行来说,只有提出这样确实有效的扶贫减贫措施,才能继续发挥领导者的角色。
所以,问题不是有没有愿望,而是知不知道怎么做。一个国家社会长期经济发展总是来自技术的不断变迁,以及随着经济基础的提高进行制度的不断完善,发展中国家在技术的创新和制度的完善上是具有后发优势的。但他们在追赶发达国家时,容易产生赶超的思想,照搬发达国家的经验,拼命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不顾自己的发展阶段和禀赋条件,结果拔苗助长,欲速不达,付出沉重的代价。
从潜力上讲,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并不是命中注定的,是完全可以改变的。重要的是有正确的认识,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中国的经验是什么?形象地说就是邓小平讲的“摸着石头过河”,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即是要从传统计划经济的此岸走向完善的市场经济的彼岸。在过渡时采取“摸着石头”的渐进方式——先看当前的问题和机遇何在,找到有效的措施解决了问题向前推进之后,又出现新的问题,就再根据当时的条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一步一步迈向成功的彼岸。
这是一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改革策略。而所谓“休克疗法”是想一步跨到对岸,没想到河那么宽,结果就栽下来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实现市场化、全球化是理想的目标,但不能一蹴而就,要看现在的障碍是什么,解决的条件是什么,能动员的力量是什么,渐进式向前。这样的指导原则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是会有所帮助的。
促进中华民族复兴是非常大的幸福
《国际先驱导报》:您曾引用卢卡斯的名言:“一个经济学家只要开始思考这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就再也不会思考其他问题”。为什么国富、国穷的问题这样令您着迷?
林毅夫:“国富、国穷”,是自亚当·斯密《国富论》以来,经济学家一直研究的重要问题,目前人们已经有很多认识,也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如果能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做出分毫的改进,也会带来人类财富的巨大增加。对一个经济学家来说,这是一个回报非常高的研究题目,也极具挑战性。
中国的知识分子一向以天下为己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果能够以自己的研究促进中华民族的复兴,那也是非常大的幸福。
《国际先驱导报》:您将在何时履新?您对自己的学生有何希望?
林毅夫:我准备5月底上任,一方面是因为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春季学期的课程已有安排,总要教完再去;一方面是在教书之外,补上世行的课,关注国际特别是非洲、南亚、中亚、拉美这些地方的事务,尽量多吸收、多了解、多向人家请教。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取得的成就很大,但存在的问题也非常多。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大家发挥智慧,根据中国的状况,找出解决办法,需要几代人不懈努力,一棒一棒地接下去。从经济学研究的角度看,中国存在的问题、走过的道路、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解释,但也可说是充满了理论创新的“黄金机遇”。
深入研究中国的现象,提出新的理论,不仅对推动中国下一步的改革和发展会有帮助,也会推动经济学的发展,还可以给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借鉴,这是一个利己、利国、利民、利世界的机遇。希望中国的年轻学子把握住这个机遇。
·林毅夫现象背后的佐利克思维 08/02/17
·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 08/02/17
·国土资源部《2005年工作要点》 08/02/17
·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 08/02/17
·林毅夫:从台湾游到世行 08/02/17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