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妇携手共建华懋王国
王德辉祖籍浙江温州,出身于富有家庭,父亲是上海面粉大王,1949年举家南迁香港,改做塑胶进出口生意。王德辉在香港完成了中学学业,毕业那年,正值朝鲜战争爆发,父亲的生意一败涂地,王德辉没能继续升学,来到父亲的华懋公司做事,协助父亲东山再起。
龚如心与王德辉青梅竹马,两人父亲在一家公司共事,所以三四岁时两人即已认识。
1946年,王德辉随父亲到香港读书,2年后返回上海找龚如心,从此开始拍拖,龚如心18岁那年嫁给王德辉。
龚如心为了协助丈夫王德辉发展华懋,在商场上助丈夫一臂之力,特地跑到家居附近的易通英专学英文。在创业过程中,夫妇俩勤奋努力,事必躬亲,不多时就由经营西药、化工原料发展至代理世界著名品牌的新兴石油工业产品、农业产品及饲料等,成为世界有名的大公司。
在协助夫君经营的过程中,龚如心充分发挥了她潜在的才能,主动把握市场经济动向,和王德辉一起作出正确的决策,并逐渐形成华懋集团独有的经营风格。
华懋在两人的合力经营下,名气越来越大。此时夫妇俩看准了地产业的发展前景,将业务的主要方面转向地产。他们在香港经济低潮时独具慧眼,摸准最底层和最广大的消费者需求,开发新界地区,在沙田建造了大量大众住宅。他们充分发挥善于经营的特长,由卖地、建房至销售、租赁、管理、设立财务,一家独揽,而且向买方提供按揭分期付款服务。可以说,华懋在地产界的这种经营方法,在当时开了香港地产界先河。这一成功举措使华懋集团飞速发展,奠定了在香港地产界的地位。
到70年代,华懋集团已成为香港最大的私营地产商之一,集团参与香港700多个地产项目的开发,有华懋集团标志的楼宇几乎随处可见。
在众人眼中,王龚婚后十分恩爱。每天早上,夫妇二人都会牵着狗在山顶百禄径旧居跑步约1小时,之后才结伴返华懋上班。王德辉1990年被绑架前3个月,夫妇二人去欧洲旅行。返港后,王德辉还向朋友展示在欧洲买的两折西装“战利品”。
做生意率性而为异于常人
除了投资地产外,华懋还涉足酒店、生化科技、金融、娱乐、教育文化等范畴业务,更加多元化。全球著名公司的老板,很少有像龚如心这样率性而为。由于华懋不是上市公司,她无须向股东交待,所以做生意也任意而发。她曾把自己的做事风格与丈夫王德辉作比较。她说:“他做事比较计算成本效益,我就没有,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喽!”她不高兴的话,可以把豪景花园、碧涛花园等新楼和王德辉住过的豪宅空置十年八载;高兴的话,又会在楼价高峰期,以55亿元港币的现金扫走浅水湾地王。
因夫被绑票一夜成名
正当华懋的发展如日中天的时候,1983年年初,王德辉与龚如心在山顶百禄径独立花园洋房驾车上班途中,被几名匪徒手持刀、枪绑架。匪徒把王德辉放进一个大冰箱内运返匪穴,把龚如心释放回家,让她准备巨款赎人。等到龚如心将1100万美元汇到指定的一家台湾银行账户后,王德辉获得释放。此案由于绑匪计划周详,案情错综复杂,在当时哄动了整个东南亚。王德辉和龚如心一夜成名,真正成为公众焦点人物。
1990年4月,王德辉再次被劫持,这一次匪徒勒索6000万美元,要求龚如心10天内付半数赎金。龚如心按绑匪指示将3000万美元存入一银行账户,但绑匪却突然取消账户,王德辉亦下落不明。据警方拘捕的绑匪供认,王德辉早已被抛下大海,龚如心虽派人四处搜寻但不得而终。自此龚如心变得更加低调,整整3年深居简出。
直至1994年,独力支持华懋大局的她开始走出幕后,以“孖辫”发型亮相,在商场上大展拳脚。她工作一丝不苟,每天聆听下属汇报业务发展情况的时间都要超过一个小时。经过几年奋斗,华懋比王德辉在世时更有影响力,成为香港土地和物业储备最多的公司之一,还是香港最大的私营地产发展公司。
世界华人女首富
起初,人们不能不对龚如心持怀疑态度。从她的迷你裙和T恤穿着来看,她显然是位不屈从传统的女性。而人们无法把她与电影、电视中的商界女强人形象相提并论。《资本家》杂志曾这样形容她:“在上海出生的龚如心,身高仅5尺,穿着银光闪闪的短裙,发上结了两条辫,活像蹦蹦跳跳地赶往商场的时髦少女。”传媒因此冠之以绰号“华懋小甜甜”。
龚如心也曾压力很大。她说过:“我做得好的时候,人家说都是因为我有先生打下的基业;事情不理想时,他们说我拖垮了我先生的公司。”
事实证明,她完全有能力运作华懋,是一位出色的女总裁。经过几年奋斗,华懋比王德辉在世时更加有影响力,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大。
龚如心于1994年开始不断收购物业,斥资逾40亿港元,一口气鲸吞香港中区多栋商厦,成为中环女地王,当年她以6·5亿港元购入华人银行大厦,以8·8亿港元购入宏记大厦,更以10亿港元购入东方有色中心,锋头一时无两。
此外,龚如心又持有尖东华懋广场、华懋礼顿广场、深井豪景花园五座住宅大厦及百禄径15号。除了香港的投资外,她又在上海大肆收购物业,上海和平饭店亦是她数年前购入的物业,此外,她又投资北京小型飞机厂及高科技项目。最近,龚如心对开发中国西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月前她就随香港政务司司长曾荫权带队的香港富豪西征团到西部考察。
至今,华懋集团仍有200多幢楼房出租,每年收租30亿港币。她在海外的投资名单亦可列出一长串。近期,又通过控股的英国某公司,收购了俄罗斯的大片森林、石油、金矿等资源性企业。
1997年7月,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世界超级富豪榜中,龚如心以70亿美元个人资产名列世界华人女首富。
争产九年反败为胜
1997年7月8日,王德辉的父亲王廷歆要求确认1968年儿子所立的遗嘱,及颁令儿子已死。而1968年3月15日,王德辉的遗嘱内容为财产全部留给父亲。1999年,香港高院宣布王德辉已死。
2001年8月6日,龚如心与丈夫王德辉父亲王廷歆的“翁媳争夺遗产案”开庭审理,龚如心被指证1990年王德辉另立的将遗产全归龚如心的遗嘱为龚如心假冒其夫遗嘱签字,遗嘱不能生效。
2002年11月21日,高院裁定王廷歆是王德辉的遗产受益人;龚如心提出的1990年遗嘱则属伪造。龚如心不服提出上诉,不过1个月后,警方正式拘捕她,获准以自签500万元担保外出。2004年6月28日,高院上诉庭裁定龚如心上诉失败,王廷歆仍是王德辉的遗产受益人。
不过,案情在2005年9月16日又有了戏剧性的变化,香港终审法院尘埃落定,龚如心成为其夫王德辉的惟一遗产受益人。香港终审法院5名法官一致推翻原讼庭及上诉庭的裁决,裁定王德辉于1990年3月12日所立的遗嘱为王德辉生前的最后遗嘱。
至此香港历史上历时最长的民事诉讼、耗资最多诉讼费的“世纪争产案”终以龚如心的胜利而告终。龚如心又重新拥有了她奋斗毕生的华懋集团,并又再次戴上了亚洲女首富的王冠。
作为争产案原告的王廷歆,其策略便是不断质疑1990年遗嘱签名为假冒。庭审辩论亦聚焦在对遗嘱签名的笔迹鉴定上。
王廷歆特地从美国请来三位笔迹专家作鉴定,认定谢炳炎签名系伪造,王德辉签名亦有很大伪造嫌疑,而遗嘱第一页更可能出自龚本人手笔。龚如心则聘请内地专家鉴证,认为遗嘱签名真实可信。依据香港法律,作为审理人的法庭仅能审判原、被告双方举证真伪,而无权自行介入举证。
由于双方在笔迹鉴定举证上各执一词,均不能形成压倒性共识,原、被告遂以“环境证供”举证,以期法庭作出有利于己的裁定。由此,围绕遗嘱真实性的法庭论辩,迅速演化为轰动全港的“金钱、权力、性”的家族丑闻。
法庭上,王廷歆当众出示七张存放于王德辉在美国亚洲银行的保险箱内照片,大曝儿媳曾在1968年前后与人有染,王德辉曾一度聘用私家侦探调查妻子。也正因此,王在1968年修改了平分家产的1960年遗嘱,分文不留与妻子。
为证儿媳出轨,王廷歆还曝出儿子不育隐私。王德辉之妹王德娴亦出庭作证,指龚喜好模仿王德辉签名,更斥责嫂子“不忠、不孝、不仁、不义”。龚则力证自己与丈夫恩爱,并指控公公玩女人、吸鸦片及不理公司业务,导致华懋损失惨重。
此次庭审共开庭172日,耗时一年,成为香港有史以来审理时间最长的民事案。2002年11月,高等法院原讼法庭主审法官在长达500余页的判词中指出,双方有关遗嘱真实性的举证各有各理,且笔迹鉴定本身并无绝对科学标准。在此情况下,法庭决定采信“环境证供”——王德辉对父母孝顺,并无原因突然憎恨父亲,修改遗嘱将父亲排除在受益人以外;且王德辉生性严谨,断无在遗嘱中自曝隐私可能。法庭据此裁定1990年遗嘱系伪造,龚遭败诉。
之后,香港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以涉嫌伪造遗嘱罪逮捕龚如心,后者以500万港元保释外出。
2003年9月,龚如心向高等法院上诉法庭提起上诉。2004年6月,上诉庭三位法官以二比一裁定龚败诉。其中,王式英法官提出,原审法官所强调的王德辉孝顺父母、生性严谨等证供均属环境证供,但环境证供的疑点与遗嘱真伪无关。在遗嘱真伪并无定论的情况下,原审法官不应对龚如心作出不利揣测。王法官还指出为王廷歆作供的笔迹专家是外籍人士,不谙中国书法。
但是,杨振权、袁家宁两位法官则支持原审法官判断,认为环境证供与裁定遗嘱真伪有关,并非常重要;而龚如心并未出庭解释疑点,则原审法官有理由对她作出不利揣测。这两位法官也同意原审并无足够证供证实1990年遗嘱系龚伪造,但认为此点并不影响原审裁决。
龚由此雪上加霜,非但将失去华懋控制权,且须支付诉讼双方高达2亿港元的诉讼费用。龚决定继续上诉,2004年11月,高等法院上诉法庭准许龚将争产案上诉至终审法院。
今年1月,龚被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正式起诉三项涉嫌伪造文件罪,当月在香港东区裁判法院初次出庭。后被准以5500万港元巨额现金保释候审。尽管龚表示并不担心,但根据香港法律,伪造遗嘱罪最高刑罚为终身监禁。
此时的龚如心,已陷背水一战之境。
香港终审法院受理此起世纪争产案的法官团,罕见地由两名常任法官及三名非常任法官组成。在经过2005年7月11日-15日,以及18日-22日两轮聆讯后,五名法官于9月16日作出一致裁决,判龚如心上诉成功,其所持1990年遗嘱为王德辉最终遗嘱。
不同于原审和上诉法官的是,在253页的判决书中,终审法官并未纠缠于厘清1990年遗嘱的疑点,而是从香港实施的“普通法”的传统原则出发,重新审视这一案件。
根据“普通法”原则,谁主张则谁举证。常任法官李义指出,龚如心只需证明1990年遗嘱乃王德辉订立即可;原审法官则“运用错误举证标准”,把举证遗嘱为真的责任交予龚一方,“竟要求龚推翻涉案遗嘱的多项疑点”,显非合乎法理。
终审法官们认为,由于双方笔迹专家对1990年遗嘱签名真伪各存疑问,不能构成一致压倒性结论,据此推断遗嘱伪造,仅是一种无法证明的“阴谋论”。相反,终审法官认为,谢炳炎尽管未能出庭作证及接受盘问,但其生前提供的证供前后一致,指自己曾亲见王德辉在1990年遗嘱上签字并要求自己作为见证人,证词清晰无可质疑。这份证词亦是龚如心完成自己举证责任的最重要证供。据此,终审推翻原判,裁定龚胜诉。
对于此案原审审讯时间创下纪录,终审常任法官陈兆恺感叹说:“非常遗憾,初审聆讯完全失控,不合理地进行了172天。”另一位终审非常任法官也指责原审法官“纠缠于无关痛痒的问题,不幸地令争议变得如癌细胞般扩散。”
值得注意的是,终审判决字里行间亦流露法官相信王、龚夫妇恩爱,王有理由更改遗嘱。法官李义指出,龚不忠夫婿未经证实,且夫妻二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即已重修旧好,以恩爱夫妻示人。他相信,时至1990年,王足以忘怀22年前的婚姻问题;并且此时,王、龚已成不可分割的生意伙伴,共同建立了被他们称为“宝贝”的华懋王国,而王父其时已年届八旬,王德辉更可能将自己的生意交给妻子继续运营。
龚如心获得终审胜利后,香港律政司亦表示将研究终审判决,以决定是否中止对龚有关伪造遗嘱的刑事起诉。根据既往经验,龚极可能摆脱刑事起诉,一劳永逸。
由胜转败的王廷歆,将以94岁高龄承受约2亿港元的诉讼费用,而王目前仅向华懋公司每月收取1.1万港币生活费。根据终审法院判决,有关诉讼费用争议,双方可在判决后28天内向法院提交书面陈词后由法院决定。
争产案胜利后,龚如心通过助手向传媒发表声明称:“因为我们一直都有信心取得这判决,所以为这冗长的争议得到一个成功的总结而感到欣喜。”如此寥寥38个字,极为简洁地对这场峰回路转的争产案作出评价。
数以亿计金钱换来的这场胜利,实在令世人唏嘘不已。
身家数百亿月花仅三千
龚如心身家估计高达300亿港元,但日常生活却非常节俭。她透露,她每月的个人支出不足3000港元。她平时不上街也不买东西,有好多朋友亲手做衣服和皮包给她,头发自己剪,护肤品也只用非常简单和普通的产品,甚至都不会到美容院去洗面。她经常工作到凌晨二三点钟才睡觉,早上9时前又到了公司,“根本就没有空闲时间可以花钱!”她只是在周日放假时稍稍起晚一点,但是下午会重新开始工作。至于消遣,她觉得工作本身已是“最好的消遣”。
年过花甲心态很青春
她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才睡觉,觉得工作本身已是“最好的消遣”。全球著名公司的老板,很少有像龚如心这样率性而为的,她曾把自己的做事风格与丈夫王德辉作比较。她说:“他做事比较计算成本效益,我就没有,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她不高兴的话,可以把豪景花园、碧涛花园等新楼和王德辉住过的豪宅空置十年八载;高兴的话,又会在楼价高峰期,以55亿元的港币现金扫走浅水湾地王。
龚如心天性开朗,喜欢青春的妆束,这使她觉得自己很年轻。在公司里,她也不摆上级长者的架子,很喜欢也很容易与年轻人沟通。面对媒体镜头,她多是脸上写满灿烂的笑容,交谈中每每以微笑作为一句话结束时的表情。
龚如心曾说,她自己最开心的事就是投资,“我觉得现在还有许多事情可做,需要做。但在很多事情上没时间,用不上力。用不上力的地方就该出钱,这样赚钱就很有用。要赚钱才能帮助更多的人。还有,我是做生意的,生意也就是我的事业,事业能成功,才能很开心,才有成就感。所以要奋斗!要成功!”。
离去的地产女王
2007年4月3日,龚如心在香港养和医院病逝,享年70岁,留下的巨额资产预计超过400亿港元。这位因常以两条小辫子示人而被世人称为“小甜甜”的亚洲女首富,在半个月之前还认购了由中信泰富分拆上市的中信1616控股1500万美元的股份,这极有可能是其生前的最后一笔投资。
·地产女王的传奇一生 07/12/28
·龚如心千亿遗产案开庭聆讯 07/12/28
·香港裕景将成辽宁最大地产投资者 07/12/28
·陈振聪擅心理战 龚家严防“内鬼”泄军情 07/12/28
·龚家要为龚如心“精神验尸” 07/12/28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