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板
  • >> 观点网 >> 建筑·城市 >> 正文
    城市,你应有什么颜色?
    https://www.guandian.cn 2007-12-17 17:44:29 来源: [ 中国文化报 ]
    发表评论 打印文本 关闭

      色彩规划制衡主观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色彩规划正在中国的城市中兴起。所谓“城市色彩规划”,就是以城市的建筑、公共设施、景观小品等重要组成部分为载体,根据城市的发展理念、历史人文以及自然环境的视觉需求,加上现代元素,进行可持续的色彩规划与设计,消除不合理的色彩因素,使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得以保全,并进一步统一和延伸,最终提升城市形象。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色彩杂乱、趋同与滥用的现象日益严重,“千市一面”“乱哄哄”是人们对很多城市的看法。一方面是城市建筑缺乏整体协调,一些单体建筑本身不错,但由于缺少城市界面的管理,这些建筑组合到一起之后效果往往并不好;另一方面,城市对色彩缺乏管理,有的地方色彩太丰富,显得乱糟糟,有些地方又灰蒙蒙,显得萧条冷清。

      “由于没有统一的建设色彩规范和监督管理,建设领域的色彩应用比较混乱。”一位规划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虽然一些大中城市的规划主管部门曾经对城市的色彩提出过一些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少刚性制约,大多“色彩建议”实际上只得屈从于房地产开发商或建筑师们的个体思路。

      目前在很多城市正在开展或者即将进行的城市色彩规划,实际上是用科学的手段对主观设计行为进行制衡。据业内人士介绍,进行城市色彩规划,一般要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大量调查研究,包括考察城市的历史、人文、发展、气候等多重因素,此后经过科学分析建立城市主、辅色系,再通过电脑模拟和室外模拟对颜色进行修正后制作出城市色彩规划方案,然后征求国内外专家及城市居民的意见,充分的研究、论证和比较,基本能够保证色彩规划准确地反映城市特点。

      发达国家先行一步

      从欧洲的德国、法国、意大利到亚洲的日本,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重城市的建设和色彩规划,特别是发达国家,色彩规划已经卓有成效。

      早在1961年和1968年,法国巴黎规划部门就先后对大巴黎区域规划进行了两次调整。调整过后,巴黎老城以米黄色为主色调,从凯旋门到卢浮宫,建筑色彩大都是红砖顶或金顶、白色大理石墙、红铜色或绿色门窗,体现着华贵与浪漫;而工业新城的色彩则以现代感、工业化的白色、蓝色、灰色为主,并辅以现代风格的城市雕塑作为点缀。

      德国很多城市则以有色金属和红砖为主要建筑材料,以蓝灰白系列和红砖色系列为主要城市的规划色彩,其中工业区以蓝灰白系列为主,老城区和乡镇地区则以红砖色和原木色为主。

      相比而言,美国的波士顿以承载着历史的暗红色为主调,纽约以光怪陆离的霓虹灯色最为突出,华盛顿灰白的花岗岩色与湛蓝的天空色则构成了首都明朗的主色谱。

      统一颜色并非不要创意

      在我国,目前已有不少城市开始着手在城市规划中引入色彩规划。2003年,武汉市色彩规划方案为城市提供了分区色谱;2004年,南京就城市主色调进行专家讨论,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征求居民意见,最后将浅绿色定为城市色彩基调;2006年,杭州市将灰色系定为杭州的主色调,并总结出了“城市色彩总谱”,作为今后城市建筑用色的指导;同时,重庆也完成了城市色彩规划,主城区的城市色彩将以淡雅明快的暖灰为主,辅以局部冷灰色调。

      尽管如此,对城市色彩规划的认识,各界看法并不一致。有设计师认为,设计师已经考虑到了单体建筑融入周边环境,实在没必要再加以色调上的限定。同样持反对意见的还有房地产开发商,“如果真要统一颜色,对一个城市将是灾难性的打击”。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开发商言辞激烈地表示。

      走访中,笔者注意到,尽管城市主管部门大力推介城市主色调,但对很多市民来说,城市主色调仍是个陌生的词汇。“什么是主色调?为什么要定主色调?”这往往是接受笔者走访的市民的第一反应。但也有市民认为,“色彩是文化的一种体现,赞成对城市色彩进行统一规划。”

      色彩规划,不是说马上就会出台一个控制城市色彩的规划,把城市重新粉刷一遍,主色调也不意味着限制。这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政府监管协调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相关文章

    ·《作文本》 张永和的纸上建筑 07/12/17

    ·华盛顿“间谍博物馆” 07/12/17

    ·高压之下顶风作案 全国违法占地350万亩 07/12/17

    ·中锐地产集团获上海金山区核心商贸居住区地块 07/12/17

    ·重庆博士农园廉价租千亩良田建别墅 07/12/17

  •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

观点 © 2005-2006 guandi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B2—20050206] 关于我们 | 业务联系 | 友情链接
网上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