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被看成房价杠杆因素之一。重庆经验告诉市场,大的土地供应量,对于房价抑制能力显而易见。
在这条理论下,11月20日武汉市土地中心透露,本月28日和下月27日,共有15宗地块挂牌出让,涉及居住、商业等多种类型,其中不乏是中心城区的大型地块,总面积超过1000亩。
入市面积近千亩
进入11月,土地入市已现放量的苗头。
据官方消息:本月28日出让的7宗地块中,中北路、中华路、彭刘杨路、天门墩均有涵盖商业居住的地块出让。后湖竹叶山钢材市场地块也将露面,搬迁后的钢材市场将建设面积1.7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项目和部分住宅。下月27日,挂牌出让的8宗地块中,有两宗大地块。其中,洪山区团结村地块由6宗小地组成,总面积232亩;汉阳铁桥村的地块也是由6宗小地组成,出让面积310亩,是今年挂牌出让的中心城区最大地块。
而其实在此之前,已有讯号表明,政府有意放量土地。但背后透露的信息是:武汉并非没有土地可推。
“捂地”的利润学
“金九银十阶段,各开发企业的重点在于如何提高销售总量,与此同时,自然也紧盯着新推出的地块。无奈6月、7月、8月及10月都没有新交易推出,虽上月共成交了8块新地块,但却远远不能满足众开发企业的胃口。浦江筑城置业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章建雄说,虽然目前有关部门不断推出新的地块,却存在着一定“捂地”行为。如今,地价上涨迅速,“捂地”让利润不断推高。
一位有意参与拍卖的开发商一针见血地指出,出现后市土地集中放量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是为了保障限价地的供应,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政府土地调控的有意安排,因为集中放量比分散供应能起到别样的效果。
两个方面稳定市场
尽管土地可能会继续涨价,但李国政认为:“不可能完全从地价去得出未来房价一定大幅上涨的结论。”他的理由是,在当前市场下,包括土地、税收、金融在内的基本政策都有可能不断变化。
李国政说,“今年大量供地,明后年市场供给也会有相应增加,特别是今年城区供地增加很大,可以降低市场的增长预期,促使开发企业加快供应节奏,减缓市场价格涨幅,保持市场稳定发展。”据统计,今年武汉市公开出让土地已经超过去年2225亩的水平,全年预计超过3000亩。
李国政表示,从土地出让到形成住房上市供应,在这过程中缺少有效监管,这也造成不少存量土地没有变成有效供应,造成实际供应不足现象,所以说,加大土地供应固然增加了未来供应,也可以改变市场预期和信心,但若要真正解决供需矛盾,还牵涉到其他很多因素,包括对开发周期、产品销售等环节的诸多监管,才能实现增加土地调节市场的目标。
“囤”面包还是“囤”面粉
有一次与钟伟聊天,他说了一个观点:目前国内开发商在土地储备上沉淀的资金已高达1.5万亿元左右。“未来三年房价必须保持15%—18%的增长率,才有可能支撑目前的地价。”
在当时,我的脑海里有一个印象:在一片沙滩上,有沙堆的城堡,海浪袭来,沙丘坍塌。这个看上去完美的循环中,只要有一环泡沫破裂,都很有可能会引发其他环节的彻底崩盘。
这就是说,土地市场已经出现“两极”。一方面是地王迭出,面粉贵过面包;另一方面是土地被“囤”,开发商的资金链依靠房价上升来支撑。
有数据证明目前的严峻:7月份,上海社科院房地产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上海历年积累存量土地有近一半未形成有效供应。“1988年-2005年上海出让的土地使用权面积共43666.37公顷,可建面积42131.96万平方米,而上海商品房建设新开工面积仅为25698.58万平方米,两者相差近1.7亿平方米。”
1.7亿平方米?在这个数据背后,是武汉市两个月推出近1000亩土地的黯然失色。
在另一方面,地产公司愿意囤积土地的原因是:香港上市公司财务准则规定,地产公司的土地储备可以每年进行价值重估计算成本,所以开发商都愿意囤积土地,随着土地价格的上涨,可以减少计税利润。今年年初,国内修改会计准则,地产公司的土地成本计算方法也效仿香港准则,房地产上市公司囤地的热情直接造就了“面粉贵过面包”的笑谈。
在这个笑话背后,有一条线路:股市高涨,上市地产公司获得巨额融资收购土地,再引发土地价格高涨。
“房地产上市公司被普遍高估,市盈率动辄50、80倍,100倍以上的也并非少数。要维持这样的高市盈率,就要给投资者增长的预期。增长预期怎么来,当然是土地储备。”基于此,一直声称不圈地上市的小潘,也说:“有了土地储备,市场就给你更高的市盈率,你就有了更大的放大能力去融资,然后又可以进入下一轮土地储备。”
土地-高市盈率-再融资-土地,股市和地市之间就这样形成了自我循环。10月8日,SOHO中国在香港上市融资19亿美元。
又一个面包商诞生,面粉又要涨。
·《物权法》细则悄悄落定上海物业仍有“悬案” 07/11/29
·内地房企A股IPO审核程序骤紧 07/11/29
·深圳本月开征土地使用税 07/11/29
·雷曼:预计中国央行明年上调准备金5次 07/11/29
·碧桂园拿地再调查:透视地产行业隐秘色彩 07/11/2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