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广州来计算,目前广州在区划调整后总面积为7434.40平方千米,市辖10区面积为3843.43平方千米(未计入增城和从化)。换句话说,就是整个广东城市建设剩余可用土地还不足广州市辖的10个区的面积。
广东城市建设用地告急!记者25日从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获悉,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广东城市建设可用地已被开发利用94%,目前储备土地仅剩6%,总计剩余3000多平方公里。专家称,用地缺乏将成广东城市进一步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城市规划师温春阳在论坛上表示,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广东城市建设可用地已被开发利用94%,目前储备土地仅剩6%,即3000多平方公里。由于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不少建设用地已经占用了农田耕地、生态用地,这将有损长远的利益。
3000多平方公里是个什么概念?以广州来计算,目前广州在区划调整后总面积为7434.40平方千米,市辖10区面积为3843.43平方千米(未计入增城和从化)。换句话说,就是整个广东城市建设剩余可用土地还不足广州市辖的10个区的面积。
“珠三角的城市发展应走紧凑型路线。”温春阳表示,紧凑城市是国际上针对城市无序蔓延提出来的新概念,注重城市功能的恰当密集,反对城市区域范围的无序扩张。通过建立紧凑的城市中心,提高城市中心及周边的居住密度,同时利用完善的公共交通把各功能区域连接起来,就能够很好地在不扩张城市区域范围的前提下实现发展。
温春阳表示,应该在城市规划时就确立城市的绿色区域、生态区域等,确保城市建设用地不占用这些区域。但目前不少地方的做法却与此背道而驰,比如从化、东莞利用市政府外迁,实现城市扩张,广州提出居住郊区化,这些措施都是不合适的。
相关新闻
粤GDP水平与“绿色化”程度成反比
据新华社电记者从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获悉,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匡耀求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曾对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绿色GDP进行了评估。据匡耀求介绍,其评估体系建立在对固定资产折旧、自然资源消耗造成的资源价值减少及环境损失的评估的基础上。评估结果显示,2005年广东省人均绿色GDP为18505元,珠三角地区人均绿色GDP为28650元。其中,深圳的人均绿色GDP最高,达42627元,而最低的是粤北的河源市,人均绿色GDP为6050元。
但从绿色GDP占GDP的比重看,2005年广东全省为73.72%,珠三角地区为71.17%。经济绿色化程度最低的是东莞市,仅为53.93%,其次是佛山市和深圳市,均为珠三角重要的工业城市,而最高的是粤西的阳江市,达到88.95%。总体来看,经济相对落后的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绿色GDP占GDP的比重一般均在80%以上,而经济比较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则一般都低于80%。但也有例外,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中山市和惠州市的经济绿色化程度均超过了80%,显示了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成效。
·群体突围 珠三角民营地产商排队赴港上市 07/11/26
·广东省土地储备仅剩3000多平方公里 07/11/26
·碧桂园:忧思备忘录 07/11/26
·陈淮:郑州市以及城市发展问题 07/11/26
·城市·观点论坛秘书长陈诗涛致辞 07/11/26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