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控股在香港上市半年盈利增长1.64倍,达14.21亿元人民币。图为8月27日,碧桂园主席及执行董事杨国强在发布会上。
正当人们对房地产成本及价格、利润的高低议论不绝、莫衷一是的时候,号称全国“最大地主”的碧桂园因涉嫌“零地价拿地”而受到媒体质疑。如果这一质疑被证实,它一定会成为近期国内房地产业的一个重磅新闻,萦绕在人们心头日久的房地产市场诸多谜团,或许能有澄清之日。
首先,房地产开发中的地价成本到底有多少、商品房价的水分究竟有多大,人们一直心存疑问,房地产商们又总是遮遮掩掩、讳莫如深,让成了“房奴”或欲做“房奴”的人们如看雾中花、水中月,难明就里、莫衷一是。如果碧桂园一次就能以“零地价”拿到上千亩地,那么,一些开发商对“地价成本”上升叫苦不迭,不过是得了便宜又卖乖罢了。
第二,房地产市场里到底有多少官商勾结倒腾国家土地资源的罪恶?这一下似乎有一个案例了,至少它已是一个爆炸性的线索。如果存在两份主宾颠倒的秘密协议,在让碧桂园“白”拿上千亩地的同时,有权签此协议的人员到底扮演了何种角色,无疑是公众急于弄清的问题之一。顺藤摸瓜,或许可以探明开发用地“招拍挂”中的许多内幕。一些房地产富豪们神话般的发家史,也可能因此而变成很现实的黑色故事。
第三,可以加深人们对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严格控制开发用地必要性的理解。据报载,当地政府有关负责人在解释“送”地给碧桂园时理直气壮,就是要通过吸引碧桂园这样有实力的开发商投资来发展当地经济,为此不惜搞“零地价”、假“招拍挂”、规避国家有关停止建设别墅项目的禁令。可见,一些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冲动与房地产商唯利是图的冲动一旦珠胎暗结,房地产业就可能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让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和群众“住有所居”的理想双双落空。
有人白拿了一块地并不可怕,查处了就是,怕就怕这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因为媒体记者的能量毕竟有限。希望有关部门和地方尽快介入调查,并顺次追查下去,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以解民疑,以慰民心。(新华社)
新闻背景
两份秘密协议引发“地震”
▲知情人士提供给记者的两份协议曝光“白拿地”内幕。
▲这就是碧桂园在张家界拿的那块地。
据南方周末报道日前,两份秘密协议引发悬疑,“全国最大地主”碧桂园被指零地价拿地。这块白拿的地位于张家界风景区保护规划之外的一个缓冲区,面积1039.15亩(约69.28公顷),地属张家界市永定区沙堤乡板坪村罗家岗。此地经张家界市土地交易中心挂牌转让,2007年6月6日,碧桂园竞得成功,转让金额1.18亿元。
但知情人士向记者提供了一组名为“张家界凤凰酒店项目土地储备出资协议”和“合作开发合同书”的复印资料。这两份分别签发于2006年12月16日和2006年10月18日的协议,均为张家界市永定区人民政府(甲方)与张家界高骏投资有限公司(乙方)签署,并签字盖章。
这些资料显示,在土地挂牌出让前,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政府已与张家界高骏投资公司签订了“秘密”协议。协议上赫然列明:“该期用地成功出让后,按出让成交价款的25%计土地出让金,该25%出让金的15%部分上缴省政府。甲方将该两笔款项(一、成交价款扣除上缴省政府的土地出让金15%部分,二、竞得者上缴的契税),于竞得者支付完该地块地价款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全额支付给乙方,作为偿还乙方对该地块的投资款和收益及对该地块公建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据此计算,该地块上缴给省政府的仅为成交价款的3.75%,即442.5万元。其余的96.25%将全部返还给高骏公司。
记者查到的工商登记信息显示,张家界高骏公司的两个出资人杨继东和欧光毅,均为佛山市顺德区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员工。据最近公开的新闻信息,杨继东为碧桂园控股集团投资部经理,欧光毅为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助理。
如果确实存在这两份协议,那么牞“这基本上是零地价拿地。”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政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健说。
·碧桂园6300亩土地遭调查 管委会称可分批出让规避 07/11/19
·碧桂园模式再反思 07/11/19
·“零地价”背后的博弈 07/11/19
·上海外资地产上书吁请“国民待遇” 07/11/19
·忧思碧桂园 07/11/1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