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板
  • >> 观点网 >> 地产中国 >> 正文
    “零地价”背后的博弈
    https://www.guandian.cn 屈虹晖2007-11-22 10:04:43 来源: [ 长江商报 ]
    发表评论 打印文本 关闭

      11月19日,张家界市永定区政府发布了声明称,政府出让给碧桂园的张家界凤凰酒店项目“公开、公平、公正”,不存在“零地价”出让土地,对协议否定。

      “地主纠纷”还在喧嚣,张家界又见“零地价”,主角仍是碧桂园

      10月25日至11月7日,国土资源部的“百日行动”进入第二阶段互检互查,重点调查对象是中国最大的“地主”——碧桂园在重庆长寿圈下的6300亩土地。而与此同时,张家界又传出消息,两份秘密协议“透露”碧桂园在该市“零地价”拿地。

      11月19日,张家界市永定区政府发布了声明称,政府出让给碧桂园的张家界凤凰酒店项目“公开、公平、公正”,不存在“零地价”出让土地,对协议否定。

      “秘密协议”真与假?

      塔斌聪是福建地产商,为了张家界这块地,他现场考察过三四次。这也得到张家界国土资源局土地交易中心主任黄祖平的证实:“挂牌公告后,打电话来了解这块地的人比较多。

      5月28日,塔斌聪交了1800万保证金。碧桂园于次日交纳保证金。

      6月5日,起始价9.3647万元/亩的土地,张家界碧桂园凤凰酒店公司一次就报到每亩11.3万。塔斌聪未应价。

      次日,碧桂园与张家界土地交易中心签成交确认书。一次性付清1.18亿元。

      看起来,一切符合“招挂拍”的规则,但塔斌聪说,挂牌截止前两天,他就知道“罗家岗地注定归属碧桂园”,原因是,他在“湖南有很多朋友”。

      “典型的房地产企业与地方政府勾结,黑。”在一次网络调查中,85.27919%被访者持此观点。土地拍卖又一次遭遇口诛笔伐。

      作为当事方的碧桂园选择了“沉默”,而当事另一方张家界永定区政府于11月19日发表声明,否认“协议”。

      至于土地出让金的流向问题,公告解释:“张家界碧桂园凤凰酒店有限公司一次性支付的土地出让款1.18亿元已进入我区财政收入专户。该地块并非“零地价”出让,也不存在出让成交价款的96.25%返还给高骏公司。”

      “圈地模式”无法复制

      11月11日,碧桂园总裁杨国强在中山大学对于媒体质疑其“拿地模式”,作出回应:“我们在香港上市后取得150亿现金,买了些便宜的土地。有媒体说我们囤地多,土地可以开发27年,但他是按照我们以往的发展速度来算的。我们上市后发展的速度很快,明年我们计划开发1000万平方米,近两年要开发2000万平方米。我们也希望尽快地把土地建好,房子卖出去,这也是调整房价的一个办法。”

      湖南一位地产圈的朋友告诉本报记者,碧桂园在张家界之所以“栽”了,与一些没抢到地的开发商“报复”有关。

      这股“恨”最直接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嫉妒。碧桂园的模式,已经是难以复制。

      在此不久前,政府已有预警。国土资源部近期下发的“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土地供应调控的通知”(236号文)指出:考虑到大宗土地出让不利于市场竞争及市场调控,要合理控制单宗土地出让规模,以增加土地供应的宗数,吸引更多的中小开发商参与竞争,防止形成“垄断”。同时规定,每宗土地的开发建设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3年,确保供应出去的土地能够及时开发建设。从这个角度来看,开发商大面积圈地的行为有望得到遏制。

      而关于地方政府“零地价”招商,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从2007年1月1日起,任何地区、部门和单位都不得以“招商引资”、“旧城改造”、“国企改制”等名义减免土地出让收入,实行“零地价”,甚至“负地价”,或者以土地换项目、先征后返、补贴等形式变相减免土地出让收入。

      相关链接:碧桂园的武汉动作

      碧桂园低价拿地的模式,在武汉并不合适,所以,直到今年才首次在武汉参与土地拍卖。其下属子公司7月3日在汉南竞得该区607余亩土地,根据要求,碧桂园将在该宗地范围内建设一座五星级酒店。

      本次拍卖背后,代表着碧桂园正式进入武汉市场。早在5月份,碧桂园与武汉市政府签订了合作意向书。这是碧桂园首次透露将进入武汉发展。据了解,碧桂园投资的这个酒店项目土地面积达5000亩,地价为15亿元,计划建设一个有2000套以上标准间的低密度五星级酒店。

      据了解,在酒店投资方面,碧桂园并不是生手。碧桂园目前已拥有凤凰城酒店等7个酒店项目。

      土地背后的利益分割

      在中国地产发展的这些年,从来不缺乏“模式”,从顺驰的高价到碧桂园的低价。他们从两个极端出发,试图获得同样的利益:用大量的土地,来奠定自己的“话语权”。

      我们不要用一味地批判来看待问题,尽管,这些模式的理想往往转化成毫无顾忌地侵害他人。但在当时来看,他们的出现无疑刺激了行业的发展。如今来分析“顺驰”模式,换到当时的背景,可以发现,在地产起步时,国家正在大力推进,顺驰以一种招摇的姿态,为行业提供“养料”,虽然后来证明,这样存在了一系列弊端,但所有行业都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进步的,不是吗?

      而碧桂园的模式就更简单了。在“招拍挂”实行后,一些大开发商的发展目光锁定着一线城市,疯狂抢夺时,碧桂园正在二三线城市称王。碧桂园一方面欢欢喜喜地收着土地,另一方面积累着自己的“帝国”。

      如果换到行业的角度,碧桂园无疑是有眼光的。如果不是最初在那片新土地上的发展,或许就没有现在的美国。美国去了新大陆的模式,正应了中国的俗语: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如果碧桂园一开始就在一线城市与人竞拍土地,或者也就没有今天的碧桂园。

      但可以预见的是,碧桂园的模式已经有“寡头垄断”的嫌疑。尽管,在房地产行业越来越发展时,二三线城市已经成为新的战场,竞争越发激烈,但已经完成第一轮土地积累的碧桂园,还会在意这些吗?已经占山为王的他们,会怕谁?

      在这场资本运作中,谁也说不清,地方政府的“零地价”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但对于国家而言,无疑是一种尴尬:“一些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冲动与房地产商唯利是图的冲动一旦珠胎暗结,房地产业就可能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让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和群众“住有所居”的理想双双落空。”

      新华社如是评论“零地价”。

    相关文章

    ·碧桂园模式再反思 07/11/22

    ·碧桂园“零地价”拿地分析 07/11/22

    ·韩世同:碧桂园面临改变战略决策的选择和考验 07/11/22

    ·土地革命再革命 还有多少漏洞可以钻? 07/11/22

    ·土地执法不能绕开碧桂园 07/11/22

  •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

观点 © 2005-2006 guandi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B2—20050206] 关于我们 | 业务联系 | 友情链接
网上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