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大厦的全称是信兴广场深圳地王商业中心,它是在我国建国后第一块对境外公开招标拍卖的土地上建造的。1992年,这块1.8万平方米的土地为香港祈福投资有限公司以12.7亿港元购买,并于1993年4月开工,历时三年,耗资40亿港元,完成了这个总计69层、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高383.75米的建筑杰作。地王大厦以它特殊的时代背景和非凡的建筑气势,已经成为深圳的标志性建筑,被人们称为“亚洲名厦”、“深圳第一楼”。
它建在我国第一块面向国际公开招标拍卖的土地上
它在1996年建成时是亚洲第一高楼
它是深圳二次创业的标志性建筑
作为深圳一大地标,地王大厦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产物。对于老深圳人来说,“80年代看国贸,90年代看地王”的观点深入人心。上世纪80年代,国贸大厦创下了“三天一层楼”的记录,在当时的建筑史上绝无仅有,国贸也成为特区精神和深圳奇迹的载体。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以后,深圳掀起了二次创业高潮。同年,深圳市政府特将被誉为深圳金三角的“地王”地块推向市场,在全国率先组织土地使用权的国际招标。
1993年,这块1.8万平方米的土地被香港祈福投资有限公司以12.7亿港元买下,并于4月开工,历时三年,耗资40亿港元,完成总计69层、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高384米的建筑,成为当时亚洲第一高楼。
从上世纪90年代起,直到今天,在各类风光图片中,地王大厦都是深圳不可或缺的符号。上世纪90年代的深圳历史,几乎就是罗湖的历史,矗立在罗湖最繁华地段的地王大厦也见证了深圳的辉煌岁月。
黄土高坡上耸起亚洲第一高楼
深圳熊谷组物业管理公司的董事副总经理陈浩斌见证了地王从图纸设计、施工建设到火热招商的全过程。他告诉记者,地王所在的蔡屋围是当时罗湖有名的黄土高坡。“包括书城、万象城、市公安局等附近建筑,都是在这片黄土高坡上建设起来的。”在地王现址,则是一座抗日英雄纪念碑和6支队营房,为了建设地王,抗日纪念碑迁移到了今北环路烈士陵园,而旁边现公安局所在地则是当时建设者们的棚屋和铁皮房。
他回忆,1992年9月,深圳火车站配套楼“罗湖商业城”地块的招标出让,创下了楼面地价每平方米8361元人民币的记录。当时不少业内人士都在热议,作为国内首次实行国际性招标的地块,有近200家中外公司接标的“深圳地王”中标地价高得使国人瞠目。然而,1992年10月28日的开标结果却让等着看“天价”好戏的人们出乎意料:与深圳前几次拍卖、招标不同,5家竞投者都是实力雄厚的老牌房地产公司,没有失去理智的竞价,他们异常平静谨慎,不约而同抛出极其接近的标书底价。让局外观众纷纷称赞不愧是一场充满智慧的高水平较量。
他说,“从标书上看,报价最高的是深圳市物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47亿美元),但他们却提出了让政府无法接受的附加条件。于是最后确定由叫价第二的深业(集团)有限公司和熊谷组公司联合以1.42亿美元中标。中标的楼面地价为每平方米5320元人民币,与第一标仅差180元人民币!”“深圳地王”在看不见的刀光剑影较量中尘埃落定。
作为跨国公司的熊谷组,其董事长于元平有着浓厚的深圳情节,在建市之初就开始投资深圳,对于“地王”这种超大规模投资项目心仪已久,从夺标的那一刻起,建设亚洲第一高楼作为独特卖点的计划已经在他脑海中成形。
深圳速度:从国贸到地王
于元平的分析是这样的:“地王”地块推出之前,有关深圳特区二次创业、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战略部署,已经引起全国瞩目。首次采用国际招标,无疑是二次创业战略的步骤之一。因此,应该全力利用土地招标本身具有的特殊宣传效应,再以最短时间使工程迅速上马,能进一步扩散宣传效应。
他对工程建设提出四个“一流”的要求:一流的建筑、一流的速度、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管理。迅速组建起来的项目组着实是一个“多国联军”:来自中、英、日、法、德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因“地王”相聚,每天在简易搭建的工棚里忙碌。陈浩斌回忆:除了设计审核采用深圳市建筑设计院,其他全部采用国际有名设计院的方案:美国建筑设计公司负责整体设计方案、茂盛工程顾问和新日铁株式会社负责结构设计、日本统一能科株式会社负责电气工程……
深圳市政府部门对“地王”工程的建设审批大开绿灯:一般的建筑在提交完整设计图纸后才能进场施工,为了争取时间,有关部门破格允许“地王”的施工图与结构设计图设计与施工同步进行。
当时国内,在超高层钢结构建筑领域一片空白。曾建设我国第一座钢结构大厦深圳发展中心的中建三局一公司,其项目经理鲍广鉴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投入“地王”建设。
在工地的网络施工图上,记者看到这样几个记录:1994年5月27日,专程从东京运过来的6颗金螺栓被拧在了巨大的钢架上,钢结构施工开始,中建三局建设者们像“铁军”般日夜奋战,创造了9天4层楼的钢结构安装、焊接新速度,整个工期仅用了一年零一个月。混凝土工程,则采用了11项先进技术和工艺,采用地下建设和地上建设同时进行的爬模技术达83次,用一年零27天完成了298米的施工高度,最快时2天半一层,刷新了当年国贸大厦创下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不仅创下了新速度,1996年竣工的地王大厦还成为当时亚洲的最高楼,这座耸立在深南大道旁、绿色玻璃幕墙的大厦,采用美籍华人设计师张国言的方案,整体融合西方建筑简单清秀的风格,远观又有中国古代对襟衫的神韵,立即成为深圳的新地标。即使在10多年后的今天,还有很多设计师认为深圳尚没有建筑能超越这个任何侧面观看都挺拔俊秀的杰作。
“神秘”的地盘管理
著名城市研究专家、厦门大学文学院教授易中天在他的《读城记》中写道:“在建造地王大厦的两年多时间里,人们没有听到过喧嚣和噪音,没有看见过肮脏和杂乱。它四周的马路在凌晨时分总是被冲洗得洁净如初。人们说,这就是深圳,只有深圳才有这样的效率,也只有深圳才有这种文明。”据深圳市规划局有关人士介绍,地王大厦最令人称道的是其建筑的流程管理、质量控制,是中国当时超高层钢结构工程的代表作,全过程采用计算机控制,智能化程度在今天也堪称先进。
陈浩斌回忆,建设中的地王工地上没有任何堆料,事先已经在盐田租下几万平米的大仓库,所需物料均在一个星期以前从海外运抵盐田港,夜深人静之时,壮观的大货柜车队静悄悄载着物料进入施工现场。卸货完毕的货车必定用高压水冲洗干净后才允许驶出工地。另外,工程队还率先在深圳使用进口密封混凝土搅拌站,传统工地上隆隆作响的搅拌声音在地王工地上是不允许听到的。
在“地王”工地的“多国联军”办公室,会议之多同样创下了深圳之最:每天必须召开的例会有4个。上午召集分包商会议,安排当日进度、质量管理及材料运输等施工细节,细化到两个运输电梯的安排,各个施工队的使用时间精确到了分钟,从没有出现过“撞车”和“空当”的现象;到了晚上,项目经理与分部主管围坐在一起,对整个项目进行分析,当天问题当天解决。
促使以上奇迹产生的动因是什么?时深圳市建设局总工程师一语破的:彻底的总承包制。在“地王”破土动工之前,发展商委托熊谷组作为总承包,通过国际招标,确定了11家中外分包商,分别从事基础工程、主题工程、装修工程、水电工程及电气工程;分包公司又根据需要,和专业公司联袂,从而形成类似树枝状的多层管理体系。而总承包公司作为建设总指挥,全局统筹,安排工期,组织进料,可以不受任何牵制——地王项目给当时的深圳建筑业工程管理树起了全新典范。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组装摩天大楼需要连接钢构件的熔焊栓钉、高强螺栓共100万颗。最大的螺栓重500多克,小的也有350多克。当一个重250克的螺栓头从300米高空掉下来时,它的落地力量可以达到4吨,这时的小螺栓威力不小于子弹!工人们都说,地王有100万颗“定时炸弹”。如何管好100万颗“炸弹”?生产方派专人管理螺栓、栓钉,每天用几个,就发几个,绝不多发一个,而且每个人都有专门的工具袋来装。他们甚至想到给每个人的手动工具都配上小安全带,挂在各自的安全带上以保证小工具也不往下掉落!
此外,建筑过程中的地王工地筑起了围墙,既保证了安全,又美化周围环境,发展商还创造性地在外墙上画起了宣传企业文化的可爱卡通人物形象,引起每一位路人的关注!后来,国家建设部号召此法在全国推广,从而形成今天我们在建筑工地随处可见的外墙风景线!
1996年3月,工程主题建筑通过建设局、消防验收,办公楼入伙。麦当劳、IBM、普华永道等跨国企业把办公室设立在这个摩天大厦,世界500强企业有30多家在地王设立“根据地”。各国领导到了深圳,往往把地王大厦作为定点参观地点。
有人曾问:一个地王大厦,如何引来这么多关注的目光?
答案不难找到,深圳人的开拓精神、创业精神、开放精神,在这里淋漓尽致地发散出来。
相关链接: 地王大厦
地王大厦的全称是信兴广场深圳地王商业中心,它是在我国建国后第一块对境外公开招标拍卖的土地上建造的。1992年,这块1.8万平方米的土地为香港祈福投资有限公司以12.7亿港元购买,并于1993年4月开工,历时三年,耗资40亿港元,完成了这个总计69层、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高383.75米的建筑杰作。地王大厦以它特殊的时代背景和非凡的建筑气势,已经成为深圳的标志性建筑,被人们称为“亚洲名厦”、“深圳第一楼”。
【地王大厦小履历】
-1992年10月28日深圳市政府组织“地王”地块的国际招标,深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熊谷组(香港)有限公司中标
-1992年12月地王大厦设计方案在香港招标,美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中标
-1993年2月1日成立熊谷组(深圳)有限公司,祈福房地产(深圳)有限公司
-1993年3月23日深圳市规划国土局组织建筑结构、设备、消防等专家对初步设计进行评审,同意桩基础提前开工
-1993年4月1日桩基础提前开工
-1994年5月27日钢结构开工典礼
-1995年6月钢结构封顶仪式
-1995年10月地王大厦管理处成立并开始员工培训
-1996年3月21日主体建筑通过建设局、消防验收,办公楼可以入伙
-1996年10月第一家商用租户麦当劳开业
-1997年4月地王大厦正式营业
-1998年获得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示范大厦称号
-2004年被国家建设部定为定点培训单位
·施永青:“限外令”有利市场规范 07/11/11
·香港裕景将成辽宁最大地产投资者 07/11/11
·恒基兆业:融资上百亿欲全投内地 07/11/11
·“限外”范围扩大专家称广州房价上升将放缓 07/11/11
·凯德商业地产真相 07/11/1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