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华的传统
一
我一直认为星河湾希望寻找的是一个国家新兴的贵族传统,这与黄文仔的形象颇有些类似:一丝不乱的头发,考究的着装与港派富豪般的绅士风度。这大约是星河湾骨子里所冒出来的东西,一种奢华印象中的贵族派头。
2005年开盘的北京星河湾已经成为今天北京最具知名度的高档社区。一个很显然的事实是:关于房子,黄文仔所考量的东西远远不是住宅那样简单。
事实上将名利双收的广州星河湾复制到北京,本身就是充满困惑的。在2000年后变得更为国际化的这个都市里,建一个高档社区所要考虑的客户群体与广州有着天然的不同,因为北京是一座更加贵族化的城市,政治与社交是其生活的基因,这与广州骨子里的商业基因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时代早已将留着辫子的中国贵族们的传统彻底的抛离了时间的轨道,大多数京城里的新兴贵族似乎迷失了自己的生活。于是2005年,星河湾上演北京的倾城故事的时候,那些京城里的新老贵族们像是找到了一个理想去处。
二
尽管大多数中国人不认为我们有自己的贵族传统,但到现在我还认为在中国社会里应该有自己的贵族的传统基因,最为合理的承担中国贵族的生活状态的建筑应该是四合院抑或是传统的中国大宅。在上世纪90年代一部知名的电视剧《皇城根儿》似乎并不全然地诠释了这样一种基因,但最起码是对这种基因的表达。可是今天大多数生活在京城的现代人也许像审视故宫一样去审视今天的四合院了。
在北京四合院成为被断代的记忆时,星河湾弥补了一个空间。事实上,在一个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贵族的新兴都市里,星河湾成为一种必然的城市映像。
其实,在我的了解中,有些许品味的富豪们今天欲寻一处好的四合院而不得。当代开发商们所拿出的仿制作品一则实在太过拙劣,二则建筑本身缺乏传统。
到现在我依然不认为星河湾是会被历史承认的作品。也许这与我更多的倾向于中国人将回归自己历史观与文化观有关。西化的建筑风格与生活追求本身则意味着对待历史态度的浅薄,而对建筑的偏执又局限了它应该具有的纵向视野。
三
有时觉得很奇怪,黄文仔和梁上燕本应该是矛盾的两个个体生命,但他们成就了今天的星河湾,广州星河湾如是,北京星河湾亦如是。梁上燕适应力极强,本身有着充满挑战与体验的欲望,她能将自己视野及营销技巧地运用到了极致。黄文仔有些偏执,但完美主义者似乎有着天然的局限性。
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对细节的投入与狂热也许是两人的共同点。于是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星河湾成了一个后工业时代下的精神符号,一种新兴的贵族化生活。我们不知道这种贵族化生活能否成为传统,但我们显然不希望它会成为传统。
在一个有着自己传统的民族里,星河湾本身便如张爱玲笔下的旗袍,一种奢华的苍凉。
建筑的历史存在
很偶然地在《四季》里看到这样的文字:“建筑师必须摆脱那种令人舒适的虚荣心与自恋,它们一直庇护着建筑师,使他们远离历史形成的严酷现实;而建筑思考必须有意识的注重在鲜有条件下,挖掘新的潜力和调整并发现一种清晰的表达方法,以适应无可回避的现代化力量。”
这本是星河湾的困惑——“如果失去了链接功能,那么建筑何为?”
建筑本身的横向链接体现了时代命题的话,那么更多的建筑空间所要思量的也许是纵向空间——历史的、现在的和未来的。
在大多数人的考量里,今天的中国建筑关注未来,未来的产品与概念是今天这个时代的命题。
星河湾在更大的横断面上加上了一种生活的纵向感,西方的传统与今天中国财富人群的生活的结合造就了星河湾。西方传统精品住宅的概念与主义在星河湾流行,例如Art Doce和巴洛克。
但星河湾显然没有更好的诠释自己的建筑空间,建筑品质与生活的联系远不如传统来得有力量,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空间存在的星河湾。星河湾用细节与色彩覆盖了建筑太多的内涵,建筑本身的生命力在细节中得以保存的同时,也在细节中流失了自己的空间……
品读黑金砂的光华、沙岩的光芒……
古罗马的建筑师比较早的在它的建筑史书中定义了建筑的品质:坚固实用美观。
星河湾费尽心思由世界各地采集一砖一瓦中感受到一份对完美的关怀与执着的用心良苦!就连石中极品的黑金砂和澳洲名贵沙岩也是随处可及,大到景观黄蜡石,小至园区的小径黑卵石,就连外立面的涂料都是从百家世界名厂中精挑细拣出来的具有几十年不变色的德国名贵矿牌涂料;用于私家路沿的麻石与园林小径的石英岩,更是时时可从中领略一种手工之美。
星河湾自称社区中没有一寸地方是不经过装饰,在这里甚至找不到一条水泥路——星河湾的路面处理使用了多种材料。
于是,细节成为星河湾的独到之处。
建筑的生活存在
一位前辈在解读《走出非洲》的时候将其意义赤裸裸地归结为逃离:人们因为逃离贫困而选择进入城市,又因为逃离繁忙与劳累而回归乡村。
也许是吧,人类未必都能勇敢地面对内心的挣扎,于是建筑选址所表现出的态度在诠释生活的时候本身就是矛盾的。
建筑和生活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建筑营造生活,这是今天大多数中国开发商诠释的概念,星河湾将其演绎到了极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星河湾是为生活而存在的,这是她所提倡的生活理念与品味。
建筑外形与室内装修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星河湾为生活而存在的概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星河湾给的就是生活。
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中国小资与新兴贵族们日渐强调品位与格调的生活中,中国人开始追求精致化的生存。但大多数时候中国人并未真正找到品位与格调的传统标准。建筑与生活有着天然的冲突,这种冲突经千百年的演变成为传统,但我们今天的建筑似乎完全忽略了这种传统与标准,小资与新兴的贵族们大多数并不知道什么是标准。
在其中加入更多奢华的因素:园林如此,社区的色彩如此,室内装修更是如此。
所谓品质阶层的“栖息地”,北京星河湾在二期样板房中,地板、门套、房门、柜门……几乎所有木面的地方都使用了黑檀木、大理石、高档壁布、实木地板、精致的铁花、考究的门窗套线。
星河湾在讲述品质的背后讲述的更多的是奢华的精致,但事实上我们发现即便是西方传统的精致与奢华也是有传统可言的,方寸之间的规矩与考究形成了多年的建筑传统。
·北京星河湾 07/11/09
·星河湾两年争议 07/11/09
·山水黔城 前三季个盘销售“双料冠军” 07/11/09
·2002的广州地产 07/11/09
·上海中锐:开发商量力而行 07/11/0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